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

4、初步领略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通过朗读、批注、做标记、思考等学习活动,揣摩课文写作顺序,把握课文大意,能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通过图片与视频,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声形美。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迁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壮丽的山河,锦绣的河山,本单元的主题就是祖国各地,上节课我们到安徽的黄山观赏了奇松,领略了黄山松的千奇百态,今天我们继续南行,一起去贵州安顺,去见识一下生命之源------水的别样风姿。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借助媒体,感受瀑布。

1、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与收集的资料,来说说自己对黄果树瀑布的了解。

2、播放视频,欣赏瀑布。

3、黄果树瀑布是如此壮美,那么我们的文人墨客都是以怎样的笔墨来描绘与赞美它的呢?大家走进课文,一起来欣赏李有贵的《黄果树瀑布》。

出示自学要求:
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在精彩处(好词、句子、段落)、疑问处做出不同的标记。

(2)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3)大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三、组织交流阅读收获,并理清写作脉络。

1、说说大家的预习成果。

(生字的认识、画了哪些好词、好句、好段)
2、引导说出疑问
师: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阅读过程中大家有哪些问题?说一说。

视情况做出评价
3、组织学生美美地读一读你认为精彩的地方。

(1)读给同桌听。

(2)读给全班听。

4、师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

师:如果说好词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珠的话,那么写作的顺序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精美项链的丝线。

浏览课文,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

启发学生(提示:找出作者的观察点)
板书:移步换景
5、按照观察点的转移,也就是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段意。

6、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把书读厚是自己找乐的一个过程,把书读薄则是自己提炼的过程,你能把书读薄,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试一试吧!
7、通读全文。

师:接着我们再把这几个字都成一篇文章来。

指名读课文。

四、读写结合,描红生字。

学习语文,需要朗朗读书,也离不开沙沙写字,接下来请大家描红课后生字。

板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
所见所闻所感
移步换景
第二课时
一、视频欣赏导入,课件1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它离我们很远,今天,老师利用电脑网络把它带到了我们大家眼前,让我们一起走近瀑布,去欣赏、领略一番吧!
2.看瀑布视频。

欣赏黄果树瀑布后让学生齐读: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作者从哪几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学生回答后板书:形态声音
二、学习课文
1、课件2思考:认真阅读课文分别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描写声音,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形态。

2、学生画好后指名读出声音及形态的句子。

3、品读感悟形态的句子
课件4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学生读后思考:读了这个句子,你从哪些词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你从这些中你感受到瀑布什么特点?泻下的“泻”能否换做“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根据学生回答后板书:宽宽幅白练
课件5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1)学生读后思考:“银雨”、“金街”是什么意思?“银雨撒金街”是怎样的奇观?找有关句子描述
(2)现在谁能通过朗读把大家带到那种境界?
(3)再观看旁边的画面后,让学生从高达数百米感受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板书: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课件6观看后读第6自然的段的第一句话: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让学生知道这是“对比”的写法
看课件7让再学生再复述描写瀑布的形态再齐读: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过渡:课文从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来写黄果树瀑布,我们领略了瀑布的形态美,接下来让我们去听听瀑布的声音。


4、品读感悟声音的句子
(1)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男女生读)
A.学生读后思考: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这句话描写声音的词有哪些?这声音像什么?你发现这些声音有变化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响哗哗
B.我们该怎样把这种变化把我们的体会读出来?
(2)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思考: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那么声音的词是什么?接着板书:大合奏
(3)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A.思考:此时此刻的作者来到哪里?听到怎样的声音?学生回答后板书:雷声轰鸣
B.这瀑布是多么富有生命力呀,每一颗跳动的小水珠,就是一个欢快的音符,让人感觉到了它那无限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刚才的句子中说(引读: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过渡:听得出来,同学们已经和老师一样深深的爱上了黄果树瀑布,已经把自己和黄果树瀑布融合在一起了。

那作者有没有我们这样的感受呢?
(4)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A.学生交流体会(作者已经全身心地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学生回答后板书:訇然作响
B.练习朗读。

5欣赏瀑布的声音,小结。

6、为什么同样写瀑布声,作者用不同的词句呢?
7、过渡:如果说好词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珠的话,那么写作的顺序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精美项链的丝线,本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呢?出示课件13请大家迅速地浏览文本,想一想。

8、出示课件14进行小结。

板书:从远到近移步换景
9、学习最后一段(懂得“衬托”写作方法)
三、看板书总结。

四、作业
1、把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介绍给他人,注意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用移步换景法描写一处秋天的景物。

17、黄果树瀑布
大自然的杰
形态:宽宽幅白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声音:响哗哗大合奏雷声轰鸣訇然作响
从远到近移步换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