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解答题 (共8题;共97分)1. (18分) (2017八下·固镇月考) 某校以“走进中国诗词”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班级准备以“走进中国诗词”为主题举办主题班会,作为主持人,请你拟写一段开场白。

(2)在飞花令(诗词背诵游戏)环节,张明同学想不起含有“水”字的诗句了,请你帮他想一句。

(3)假如让你去采访“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武亦姝同学,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问题行采访?(4)下面是李薇同学写的关于阅读古诗词的好处的一段话,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能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变得更加文明、高雅。

【A】学习古诗词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

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B】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视野、净化自己的灵魂,求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A】处句子成分残缺,应改为________。

【B】处句子有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2. (3分)(2012·吉林) 阅读名著就是感受百味人生。

通过阅读我们会不断地丰富人生,收获成长。

在你喜欢的名著中,哪一部让你有成长方面的心得?请根据这部名著回答下列问题。

(1)书名:《________》(2)作者:________(3)请结合书中内容写出最主要的成长心得:________。

3. (7分)名句积累。

(1) 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2)岂不罹凝寒?________。

(刘桢《赠从弟(其二)》)(3)纤纤擢素手,________。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4)《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湖东一带景色迷恋,并照应诗题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4. (10分)阅读唐朝贾至的《春思二首(其一)》一诗。

《春思二首①(其一)》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朝诗人,唐肃宗时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

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贾至所写的一些绝句“皆谪居楚中而作”。

这首诗大概也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

②历乱:纷乱。

(1)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两个字是________和_______。

(2)开头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鲜明的春景图,有哪些色彩?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5. (14分)(2015·孝感)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乙】世言晋王①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②以一少牢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雠④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

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注】①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

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

②从事:一般属官。

③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④仇雠(chóu):仇敌。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必先苦其心志尔其其无忘乃父之志B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沉溺声色C . 及凯旋而纳之庄宗受而藏之于庙D .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终至一夫夜呼(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甲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与乙文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明了忧患意识对国家或个人的重要性。

B . 乙文中庄宗起初牢记父亲的遗志,在打仗前,会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父亲赐给的箭,用它去射死三个敌人。

C . 甲文中列举的舜等六位贤士都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D . 乙文中“可谓壮矣”“何其衰也”分别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和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

兴与亡、盛与衰的前后对照极为强烈,发人深省。

(4)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有什么启发。

6.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蝉的卵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

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卵就产在这些孔里。

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

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

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

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

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

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

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

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

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

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

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

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不久,它落到地上。

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

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

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

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

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

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

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

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4年。

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5星期。

4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4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1)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2)理解文中两个句子的含义。

①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②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3)本文尾段说:“4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7. (20分)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刘继荣女儿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号。

久而久之,便有了“23号”这个雅号。

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

中秋节,亲友相聚。

众人的话题渐渐转向各家的儿女,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

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十二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

人们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

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

”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

①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亲友愕然,面面相觑。

丈夫的神情,极为尴尬。

回家后,他叹着气说:“咱们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

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

孩子像一只疲惫的小鸟,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

没多久,孩子就病倒了。

我和丈夫,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恢复了女儿正常的作息时间。

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带着丈夫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两个小男孩,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

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

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可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

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

到了下车时,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

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

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

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

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

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

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

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