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子宫内膜组织学

子宫内膜组织学

1、和异常子宫内膜出血的鉴别诊断
2、观察排卵后子宫内膜分泌状态
49
萎缩的子宫内膜
内膜薄 腺体稀少 腺上皮细胞呈矮立方状 间质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50
单纯萎缩
51
囊性萎缩
52

若最后一次月经有排卵 —— 单纯萎缩 若最后一次月经无排卵 —— 囊性萎缩
53
子宫内膜组织学特点
具有周期变化 具有明显的年龄变化 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对性激素有特殊的敏感性
67
子宫内膜疾病超声诊断
68
子宫内膜增生症
• 概述:是子宫内膜腺体和基质的异常增殖,内膜增厚可达3-25mm不等, 引起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分四型: 单纯型 增生、囊腺型增生、腺瘤型增生、非典型增生。 • 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子宫出血,或闭经后持续子宫出血, 月经周期紊乱,月经过频,经量增多,经期缩短或明显延长,伴贫血症 状。 • 超声表现: • ①子宫内膜均匀性增厚、对称,宫腔线居中,绝经前厚度>12mm、绝 经后厚度>5mm。 • ②增厚内膜周边整齐,内膜基底层与肌层分界清晰,内膜外形轮廓规整, 内膜周边有时可见低回声晕。单纯型增生其内膜呈均匀高回声,形似棱 形;囊腺型增生其内膜内见到散在小囊或筛乳状无回声区;腺瘤型增生 其内膜呈高回声团块状;不典型增生其内膜回声不均,可见斑块状与低 回声相间。 • ③多数伴有单侧或双侧卵巢增大、卵巢内潴留性囊肿。 • ④彩色多谱勒:轻度增生者无异常血流信号,难以测到血流频谱;重度 增生者内膜内可见条状彩色血流信号,测到中等阻力的动脉血流频谱, RI:0.5±。
37
分泌晚期
38
39
40
41
42
排卵后子宫内膜每天的变化
第16天:出现核下空泡 第17天:大量整齐的核下空泡
第18天:空泡缩小,核靠近基底部
第19天:空泡几乎消失,腔内见分泌物
第20天:腔内嗜酸性分泌物达到高峰
第21天:组织水肿
43
排卵后子宫内膜每天的变化
第22天:水肿达到高峰
第23天:螺旋小动脉十分显著
54
子宫内膜上皮的细胞组成
透明细胞
分泌细胞
纤毛细胞
55
56
57
58
腺体
间质
59
60
61
62
63
雌激素
• 子宫发育 • 体积增大 • 血供增多 • 肌层增厚
• 提高肌层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64
雌激素
• 促使子宫内膜的修复及增殖 • 使间质细胞增生、间质水肿 • 使子宫颈变软、口变松、腺体分泌增加 • 有利于精子穿透
第24天:前蜕膜细胞积聚在螺旋动脉周围
第25天:表面上皮下出现前蜕膜细胞
第26天:可见多形核粒细胞浸润
第27天:多形核粒细胞浸润明显,开始出
现灶状坏死与出血
44
三、月经期子宫内膜
腺体皱缩、破碎 细胞核崩解 间质出血、水肿、见中性粒细胞 总之为一片凄凉景象
45
46
47
48
月经期子宫内膜的临床意义
75
• 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显示为不均质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 可见。 76
• 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显示为增强回声团块,边界与正常内 膜清晰可见。 77
子宫内膜息肉
78
子宫内膜息 肉
79
80
• 子宫内膜息肉囊性变
81
• 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
82
• 子宫内膜息肉并宫腔积液
83
84
85
70
• 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内膜厚约13mm,呈棱形,回声均 匀性增高,分层清晰。 71
• 囊腺型子宫内膜增生:内膜厚约16mm,内散小囊状或筛孔状无 回声暗区,暗区大小大至相等,或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呈蜂窝状。 72
• 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增厚的内膜回声不均,可见斑状强 回声和低回声相间。注意与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晚期(月经 73 前)的内膜改变鉴别。
69
• 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 ①子宫内膜增生属良性病变,首先需要排除子宫内膜癌。当内膜不规则不 均匀增厚,彩超检测到内膜内丰富血流与低阻型频谱,RI<0.4的对诊断 内膜癌有帮助。 • ②内膜息肉:系内膜局部受激素刺激而形成,非弥漫性子宫内膜增生可产 生内膜息肉,是非赘生性占位。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局限性增厚隆起(乳头 状突起),呈中等回声,基层较窄,一般很小,多在10mm以下,最大可 达50mm。可伴有宫腔积血。 • ③当发现内膜增厚,应注意辨别宫腔线的走行,绝经后子宫内膜超过8mm 的应提示诊断性刮宫,如发现较小高回声团块的建议宫腔声学超声造影, 可区别内膜增生、息肉、粘膜下肌瘤、内膜癌等。 • ④因乳腺癌治疗长期使用他莫昔芬(雌性激素拮抗剂)者,常出现内膜过 度增生,内膜明显增厚,回声不均,类似子宫内膜癌声像改变,需要结合 病史、彩超、诊断性刮宫病检等鉴别。 • ⑤正常分泌晚期内膜厚可达6-12mm,增厚的内膜中间可见宫腔线回声, 内膜与肌层间有低回声晕,呈“多层征”或“三线征”。 • ⑥内膜增生过长多见于长期无排卵患者,少量持续的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 所致,内膜厚可达20-40mm,呈棱状,多合并多囊卵巢、小卵泡周期。 • ⑦另外还要注意与药物所致内膜高度分泌反应、异位妊娠内膜高度分泌反 应的内膜增厚鉴别,必要时进诊刮以获得病理结果作出明确诊断。
74
子宫内膜息肉
• 概述: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增生隆起而形 成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它不是真正的肿瘤,以40-50岁妇女多见。好 发于宫腔底部,可单发或多发,质软可变形,外观呈粉红色,长蒂息肉 可脱至宫颈口外,息内可继发坏死、出血。 • 临床表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白带增多,绝经后子宫 出血等。也可没有症状,超声体检时发现。 • 超声表现: • ①单发息肉:宫腔内见一不均质低回声或增强回声团块,豆形似水滴状, 当内膜增厚时可发现不对称,息肉与正常内膜分界清晰,当息肉有囊性 变时可出现暗区。 • ②多发息肉:内膜增厚,回声不均,仔细辨认可见内膜内不规则团呈簇 状高回声斑,与正常内膜界限模糊。 • ③子宫内膜基底层与肌层分界清晰,无变形。 • ④当合并宫腔积液时,息肉显示会更清晰。 • ⑤CDFI:少数病例可于蒂部见点状或短条状彩色血流信号。 • 鉴别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宫内早早孕、子宫内 膜癌。
子宫内膜
1
子宫内膜组织学
2
如果想做一名优秀的妇产科专家,务必
懂得病理学的重要性。 J. Donald Woodruff
3
子宫内膜的分层
正 常 子 宫 内 膜 基底层 仅对雌激素有微弱反应
功能层
对雌、孕激素均有反应
致密层
海绵层
4
正常子宫内膜的分期
一、增殖期
二、分泌期
三、月经期
5
一、增殖期
增殖早期:第4 — 7天
增殖中期:第8 — 10天 增殖晚期:第11 — 14天
6
增殖早期
月经第4 —7天 腺体稀少、细小
上皮细胞呈立方状
间质细胞疏松
7
增殖早期
8
9
10
11
12
增殖中期
月经第8 — 10天 腺体增多、弯曲 上皮细胞呈柱状 间质水肿
13
14
增殖中期
15
16
增殖晚期
第11 — 14天 腺体更弯曲 上皮细胞呈高柱状假复层、可见核仁 间质水肿
≥50%的腺体出现整齐的核下空泡
26
27
分泌早期
28
29
30
31
分泌早期子宫内膜的临床意义
提示卵巢排卵
32
分 泌 中 期
月经第18 — 25天 腺腔扩大呈锯齿状 出现顶浆分泌
33
分泌中期
34
35
分泌中期子宫内膜的临床意义
是孕卵着床的时期
36
分 泌 晚 期
月经第24 — 28天 腺腔更大、核圆而色浅 间质细胞蜕膜样变、见颗粒细胞
17
增殖晚期
18
19
20
21
22
23
增殖期子宫内膜临床意义
1、正常月经周期排卵前的改变
2、外源性雌激素治疗
3、无排卵月经
24
二、分泌期子宫内膜
分泌早期:第15 — 19天 分泌中期:第19 — 25天 分泌晚期:第25 — 28天
25
分 泌 早 期
月经第15 — 19天 腺腔扩大 细胞核圆位于近腔面
65
孕激素
• 使基础体温升高 • 使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
• 妊娠后使分泌期子宫内膜转变为蜕膜
• 有利与孕卵着床
• 孕激素可使宫颈口缩小、黏液量减少并粘稠
66
孕激素
• 孕酮有抗雌激素、抑制雌激素受体的作用 • 孕激素减轻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 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 从而有利于孕卵的发育孕 • 激素可使宫颈口缩小、黏液量减少并粘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