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材料的强化与表面处理

第九章材料的强化与表面处理

当晶体中的位错的分布比较均匀时,流变 应力τ和位错密度间存在培莱赫许(Bailey, J. E-Hirsch,P. B)关系式,即
τ = τ0+αGbρ1/2
式中:ρ为位错密度;G为切变模量;b为柏 氏矢量;α为系数,多晶体铁素体α=0.4;参 量τ0表示位错交互作用以外的因素对位错运动 所造成的阻力。
形,例如宏观塑性变形不小于5%; 脆性断裂则包括解理断裂、沿晶断裂。韧性
断裂是微孔形成、聚集长大的过程,在这种断 裂机制中,塑性变形起着主要作用。
金属材料的韧化原理
改善金属材料韧性断裂的途径是: ①减少诱发微孔的组成相,如减少沉淀相数量: ②提高基体塑性,从而可增大在基体上裂纹扩展
的能量消耗; ③增加组织的塑性形变均匀性,这主要为了减少
8/20/2019
概述
好材料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具有好的性能 。 人们在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时,总是希望所用 材料既有足够的强度,又有较好的韧性。但通 常的材料往往两者只能居其一,要么是强度高 韧性差;要么是韧性好,但强度却达不到要求。 寻找办法来弥补材料各自的缺点,这就是材料 的强化和增韧所要解决的问题。
钢的热处理主要有普通热处理(退火、正 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 和表面化学热处理)。
钢的普通热处理—退火和正火
1. 钢的退火和正火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1、A3、 Acm)以上或者在临界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 定时间后,以十分缓慢的冷却速度(炉冷、坑 冷、灰冷)进行冷却的一种操作工艺。最常用 的退火工艺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 火。
回火是将淬火钢重新加热至A1点以下的某一温度, 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的一种工艺操作。 根据回火温度及组织的不同,钢的回火可分为:
1)低温回火 150~250℃ 2)中温回火350~500℃ 3)高温回火 500~650℃
铝合金的时效强化
(二)铝合金的时效强化 淬火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而
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称为时效强化或沉淀硬 化。室温下进行的时效称为自然时效,加热 条件下进行的时效称为人工时效。
铝合金的时效强化与两个因素有关:时间 和加热温度。
若人工时效的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反而使合金软化,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
两类典型钢种的强韧化
金属材料的强化原理—位错强化
由上式可见,当增高时,τ也增大。在金属 晶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增殖大量位错。位 错的增殖是塑性变形造成的,所以流变应力的 增大率与塑性应变的增大率有关,即流变应力 的增大率取决于塑性形变引起的位错密度的增 大率。
金属材料的强化原理—沉淀强化
(四) 沉淀强化 沉淀强化,即材料强度在时效温度下随时
金属材料的强化原理—细晶强化
(一)细晶强化
细晶强化是指通过晶粒粒度的细化来提高 金属的强度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塞 积位错,塞积位错应力场强度与塞积位错数目 和外加切应力值有关,而塞积位错数目正比于 晶粒尺寸,因此当金属材料的晶粒变细时,必 须加大外加作用力以激活相邻晶粒内位错源, 从而达到了强化的作用。
应力集中; ④避免晶界的弱化,防止裂纹沿晶界的形核与扩
展; ⑤金属材料的各种强化方法都会对其韧性产生影

金属材料的韧化原理
(一)位错强化与塑性和韧性 一般地,位错密度提高,其金属材料的拉伸塑性和
韧性都降低。 (二)固溶强化与塑性
1.强度若保持不变而提高塑性,则可以提高材料的韧 性。 2.低碳位错型马氏体的强韧配合 (三)细化晶粒与塑性
间而变化的现象,是铝合金和高温合金的主要 强化手段,其基本条件是固溶度随温度下降而 降低。
实际的材料往往会综合有多种强化机制在 起作用,钢中马氏体相变强化就是这样一种强 化机制,它实际上是固溶强化、弥散强化、形 变强化、细晶强化的综合效应。
金属材料的韧化原理
二、金属材料的韧化原理 金属材料的断裂类型: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 韧性断裂系指在断裂之前发生一定的塑性变
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Ac3、Accm以上30 ~80℃,保温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正火和退火都是使钢件非正常的组织常态化, 细化组织,适当提高硬度和强度。
钢的普通热处理—淬火和回火
2. 钢的淬火和回火 淬火就是将钢件加热至Ac3(对亚共析钢)或Ac1
(对共析和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 后快速冷却(一般为油冷或水冷)以获得马氏体(或 下贝氏体)组织
细化晶粒既能提高强度,又能明显优化塑性和韧性 (四)沉淀相颗粒与塑性
总的来说,析出相沉淀强化危害塑性。
金属材料强韧化常用方法
三、金属材料强韧化常用方法 (一)钢的普通热处理
热处理是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一种重要加 工工艺。它是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 却的方法,改变合金的内部组织,从而获得 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操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8/20/2019

第九章


材料的强化与表面处理 论

Hale Waihona Puke 础8/20/2019
材料的强化与表面处理
内容简介:
本章对工程材料强化及表面处理方面的有 关知识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使我们对工程 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有了更好的了解。
本章重点:
9.2 非金属材料的强化与韧化的途径; 9.3 金属材料的表面强化与表面改性技术。
8/20/2019
第一节 金属材料强化与韧化的途径
学习目标:
1.了解金属材料强化和韧化的原理; 2.掌握金属材料强化和韧化的主要方法。
金属材料的强化原理
一、金属材料的强化原理 提高金属强度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完全消除内部的位错和其他缺陷,使 其强度接近于理论强度,目前实验室条件可 以实现,但实际大量应用还存在技术困难。 二是在金属中引入大量缺陷,以阻碍位错 的运动,例如加工硬化、合金强化、细晶强 化、马氏体强化、沉淀强化等。
金属材料的强化原理—固溶强化
(二)固溶强化 纯金属经过适当的合金化后强度、硬度提高
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固溶强化的原因可归结于溶质原子和位错 的交互作用,这些作用起源于溶质引发的局部 点阵畸变。固溶体可分为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 溶体,其强化机理各不相同。
金属材料的强化原理—位错强化
(三) 位错强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