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间现场管理规范

车间现场管理规范

班前履行五常
1、常组织:
对自己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盘点需要物品的存量及预见需要量
2、常整顿:
目视责任区域内各类物品是否落实定置定位,有名有家
3、常清洁:
目测责任区域内的环境是否整洁、明亮,随手清楚掉不需要物品
4、常规范:
检查所在工作场所地面、台面、墙面、物品的定位、划线、标示是否正确、清楚、符合。

5、常自律:自查个人卫生,自省五常守则。

班中履行五常
1、常整理:
用完物品的包装及时处理掉。

2、常整顿:
用过的物品、用具及时放回原处。

3、常清洁:
保持所在工作场所卫生整洁,地面干燥,发现脏乱现象及时清洁。

4、常规范:
经常性查看并整理工作现场定位、划线、标示中的“异类”物品,使之及时归位。

5、常自律:
严格遵守工作岗位卫生管理制度及五常制度。

班后履行五常
1、常整理:
抛掉不需要的物品或回仓库。

2、常整顿:
所有用过的物品、用具都放到各自婴房的位置。

3、常清洁:
清理自己的工具、物品、仪器和工作台面、责任区等。

4、常规范:
固定可能脱落的标签、检查整体是否规范、不符合的及时纠正。

5、常自律:
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检查责任区清洁整理工作是否完成,工作服是
否需要更换,并为明天工作做好准备。

标示、标签标准
1、所有物品和原料的存放位置都有标示;
2、标示内容齐全(如最高存量、最低存量、左进右出等标示);
3、所有的设施都有标签、责任人、工作职责、操作及使用流程等有关内容齐全;
4、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的加工工具和容器有明显区分标示;
5、冰箱外原料打标示,与内部保险盒所盛原料小标示一致;
6、如遇到难以用标签或文字达到目视管理目的,可以在同一地点、同一角落对现场或操作流程进行照相,用照片作为限定的标准或规范管理的依据;
7、制作标示、标签的材料牢固、不宜脱落或破损;
8、标示、标签的规格和样式统一、齐整、划一。

物品摆放标准
1、库房台账齐全(存量表、进出登记等);
2、食品与非食品,分区隔离存放;
3、各功能间内物品按标签、划线定位、让物品便于管理和方便拿取,可采用彩色胶带《黄色、蓝色、绿色、红色等不同颜色》应容易识别,
或比较醒目,易寻找、易操作、节省时间、充分发挥标示的目视管理效果;
4、操作区域内的散装食品放入统一规格的容器;
5、用于清扫清洗和消毒的设备、用具,用完放置在专用的场所或区域。

清洁实施标准
1、墙面、屋顶、墙角无积尘、五油渍、蜘蛛网;
2、墙面、屋顶、门窗等无破损、无发霉、发黑;
3、工作冰箱、冰柜、台面、物品架(柜)、仓库物品摆放整洁清洁;
4、除粗加工、消毒间外地面应无水渍、干燥;
5、固体废弃物分类整理、当日清运;
6、工作现场垃圾桶加盖、表面清洁;
7、水池内外壁清洁,无残留物、无污垢;
8、切配工具,各车间的用具、墩头及时洗清、归位;
9、废弃物及时清理,废弃物容器及时加盖;
10、盛放已经清洗净菜的箩筐不着地堆放;
11、油烟罩、排烟管、排气管、灶台等设备表面光亮、无油渍;
12、调味品排列整齐有序、容器表面清洁;
13、冰箱、冰库内原料有序存放,保鲜盒无油渍、设备表面光亮、无油渍;
14、各种用具、整盘清洗后表面无残渣;
15、餐具表面无油腻、热力消毒后餐具表面无水渍;
16、消毒用具及时放置保洁柜,内部整洁,与标示相符;
17、下水道定期清理,无沉积污水、污物,各工作区域内及时消除“四害”
5s管理----五常管理法
工作常整理
[减少消耗,降低成本、腾出有效空间]
发动全体员工,人人都有分工,对所有工作区域的物品与环境开展分类整理,确定每项物品的使用作用、使用频率、坚决丢弃或去掉不需要的物品。

创造一个清爽、整洁的工作环境:
“什么样的环境,生产出什么样的品质”这绝对是不容存疑的,试想一个污垢丛生、脏乱的车间可以制作出精美的产品吗?事实上产品品质要求越高,越不允许灰尘及污垢的存在。

判定物品基准(参考表)
天天常整顿
[让物品有名有家、提高工作效率]
经常分类后确定需要留下的物品予以命名,给每一件命名物品和原料贴上标签,确定位置,让每件物品和原料做到有名有家。

让所有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物品和原材料。

《时间:3秒》
充分发挥标签的目视管理效果
整顿的目的
是在塑造一个一目了然的工作场所,无论是冰库、车间物流、仓库等原料、调料架、小件物品、…等都要标示得一清二楚,即使是一个刚进入本工作场所的新人,也能很快的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在工作时,就能做到大家一起动手,而不只是看领导在表演,其他人则
袖手旁观,因而延误了工作的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环境常清理
[保持环境整洁、舒心]
全体员工定期开展相应区域大扫除,包括对厨房各种设施设备、地面、墙壁、天花板、台面、货架等每一个角落的正面、背面、顶面、底面进行全面清扫,营造全新的清洁环境。

如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清洁实施的观念
1、清洁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2、清洁是检查和减少设备故障,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利器;
3、清洁不只是部门主管和经理的责任,而是我们大家一起来。

事物常规范
[做到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体现视觉管理和增加执行透明度,主要区域有五常责任人分工示意图,设备、设施均有五常责任卡,制定五常管理制度上墙
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

规范实施的方法:
1、认真落实前面3S工作
2、分明责任区、分区落实责任人
3、视觉管理和透明度
4、制定稽查方法和检查标准
5、维持5S意识。

坚持上班5S一分钟,下班前5S五分钟,时刻不忘5S
6、记住:不搞突击,贵在坚持和维持。

人人常自律
[提升员工素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每一位员工自从事工厂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需要让他们自觉遵守“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的工作原则,人人做到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员工素质,提升管理效率。

要求每个人应具备按规定方式做事的能力。

自律是主动性行为而不是被动性纪律的约束,要求人人按规定行事。

创造一个人人具有良好工作习惯的工作场所。

自律实施的方法:
1、持续推动前4S至习惯化
2、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
3、持之以恒:坚持每天应用五常法,使五常法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4、加强五常法管理:每季度一周为“5S加强周”,纳入质量检查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