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智慧城市互联网+与GIS关系
智慧城市互联网+与GIS关系
• 智慧城市借助ICT技术为支撑的大数据时代机遇,将改变 城市将建设、运行、管理方式,成就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层面的进步
• 智慧城市离不开GIS,必然带来GIS的发展新机遇
谢谢聆听,敬请指正!
力
数字城市
发展城市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平台
智慧城市对GIS的技术挑战
城市中的监控摄像机、传感器、RFID、数据中 心、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移动和手持设备、电脑 和多媒体终端。
宽带、无线和移动通信网络以及城市内各先进 的感知工具的连接使市民可以远程管理工作和生活。
通过使用传感器、先进的移动终端、高速分析 工具和集成IT,可以实时收集并分析城市中的所有 信息,以便政府及相关机构及时做出决策并采取适 当的措施。
属性
多媒体 三维模型
智慧城市对GIS的技术挑战
数据(云)平台: 数据中心、工具平台、应用环境的在线集成
• 数据共享平台:上传、下载、利用 • 数据更新整合平台:多源、多路径更新与整合 • 数据处理平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在线处理 • 集成应用平台:应用在线
空间数据平台逻辑架构
运维管理
监控
平台应用
维护
智慧城市发展中的 大数据及GIS
目录
1. 前言 2. 时代发展机遇 3. 技术挑战 4. 基本应用
前言
城市人地关系越来越紧张,人地矛盾日益激烈
前言
城市人地关系越来越紧张,人地矛盾日益激烈, 城市地理空间与人类生存要求差异逐渐增大。【以上均为图片】前言发展理念
人口素质
管理水平
城市问矛 城市盾题
管理
运维人员
更新
数据获取
数据集成
数据更新
生产库
发布库
内业人员 外业人员
数据生产
数据处理
数据管理
数据交换
数据上传 部门用户
服务注册 服务
数据服务 功能服务
部门用户
目录服务 设施服务
应用服务
数据共享
部门应用
GIS应用
应用案例:内涝分析
连续强降雨情况下城市内涝分析
应用案例:交通流量分析
应用案例:人口分布
应用案例:公共卫生
综合医院服务区域
<1公里 510万人
1-2公里 530万人
2-4公里 390万人
4-6公里 140万人
6-8公里 40万人
>8公里 10万人
城市规划的学科进步: 人工绘图→CAD →GIS
CAD提高了规划编制效率,降低成本 GIS提高了数据分析处理的精确性,可靠性
城市规划/问题认知
社会矛盾
利益冲突
环境容量
资源承载 力
降低系统复 杂性(控制 城市规模)
提升 复杂问题处 理能力
前言
• 智慧城市需要数据资源的支撑 • 世间一切事物均发生和存在于特定地理空间,
具有空间属性,因此空间信息是数据资源的重 要组成部分 • 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应用技术,GIS必然是智慧 城市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
大数据时代机遇
从能力角度看 计算能力 感知能力 传输能力 存储能力
从资源角度看大数据时代: 数据资源 用户资源 设施资源
智慧城市对GIS的发展要求
地
更高效的地理信息分析与更智能 的数据挖掘能力
理
更全面、更实时、更高精度的地
信
理信息数据获取能力
息
更快速的信息传输能力、更广泛
技
的地理信息服务能力
术
更海量的信息存储和数据保障能
智慧城市对GIS的技术挑战
自适应数据综合:连续动态综合
智慧城市对GIS的技术挑战
动态制图:传统地图制图模式
地图设计 与制作
数据
地图 (预制)
地图 分析
应用
自动语义关联:通过空间编码关联多源信息
图形与编码
44100004 440004
编码、名称、地址、建筑 面积、分类用途、结构、 层数、建筑年代、停车位、 业主名... ...
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
挑战 发展
城市发展的智慧化、智能化,计算能力的提高。
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
数据获取处理能力
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
中国移动网民超过有线网民,物联网规模超过互联网 规模
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
储存能力的发展
科学性存疑
某居住区出行分析:
运送人口14万,每辆车运载能力为70人,需要2000车次。 6点到9点共180分钟,发车2000车次则需每分钟约12车次。 该地区有12个车站,每个车站一分钟发车1市规划需要数字化转型:
在线协同 大数据支撑 定量化分析 全过程动态感知、持续更新
一个U盘: 一台电脑的硬盘: 人类所有的IDC)
16 GB 1 000 GB 480 000 GB 5 000 000 000 GB 4 400 000 000 000 GB
数据量每年递增40%,每两年翻一番 数据获取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内容增加……
城市规划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新
…
图层
数据中心
图斑1
图斑2 图斑3 图斑3
结语
• GIS技术出现近50年,是测绘和地理学领域的技术进步和 学科提升
• GIS技术的应用惠及范围远远超出测绘和地理学领域,但 总体上是手动到自动、模拟到数字、定性到定量的效率提 升,是生产力层面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