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加工组织性能控制讲义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1520.1 1.1508:3208:32 :4608:3 2:46No v-20
•
相信命运,让自己成长,慢慢的长大 。2020 年11月1 5日星 期日8时 32分46 秒Sund ay , November 15, 2020
•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 0.11.15 2020年 11月15 日星期 日8时3 2分46 秒20.11. 15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8:32:46 08:32:4 608:32 11/15/2 020 8:32:46 AM
•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1.1508 :32:460 8:32No v-2015 -Nov-2 0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8:32:4608:3 2:4608:32Sund ay , November 15, 2020
4.4.2 终轧温度的影响
实验条件:碳钢加热至1100℃, 于800~700℃间改变终轧温度。 结果:(1) 800℃终轧,生成 等轴组织,多边形铁素体量减 少,水冷温度对材料组织的影 响变小,韧性的变化基本相同。 (2)700℃终轧,水冷温度低, 生成细小的铁素体+马氏体组 织;水冷温度高,组织为珠光 体+铁素体。
1- 1-珠光体转变开始线;2-珠光体转变 终了线3-珠光体转变终止线;4-马氏体 转变开始线;5-马氏体转变终了线
图4-3 0.30%C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奥氏体化温度:930C;时间:30min
4.2控制冷却各阶段的冷却目的和冷却方式 的选择 各阶段冷却目的: 1)高温终轧: a)奥氏体状态: b)慢冷的结果:
4)层流冷却:给以一定压力的水从喷嘴喷出形成 喷流,当喷射的出口速度比较低时,形成平滑的 喷射喷流,平滑的层状喷流落到一定距离时,由 于水的加速度影响而破断成液滴流,破坏了层流 状态。 优点:喷流可在一较长距离内保持水的层流状 态,获得很强的冷却能力。 应用:一般在要求强冷时使用。目前钢板生产中 采用管层流和板层流二种方式。
图4-7 各种冷却方法的冷却能力
热轧宽带钢机组输出辊道上冷却布置
4.3 显微组织对控制冷却材的强度和韧性的影响 4.3.1 铁素体晶粒度的影响
图4-5 再结晶晶粒度与晶粒度的关系 冷却速度:1-44C/s;2-22C/s ; 3-14C/s ;4-0.7C/s
现象:(1)铁素体晶粒 度与vTrs 关系。(2)在 相同的铁素体晶粒度下, 降低终轧温度可使韧性得 到改善(原因)。
2)喷射冷却:将水加压由喷嘴喷出的时 候,如果超过连续喷流的流速时则水流发 生破断,形成液滴群冲击被冷却的钢材表 面。 应用:一般冷却及各种用途的喷嘴。 缺点:控制的冷却能力范围不太宽,需要 比其它方法施加更高的压力。
3)雾化冷却:用加压空气使水雾化,水和 高压高速气流一起从喷嘴喷出形成雾状。 缺点:系统比较复杂,设备费用增加、噪 音大、车间雾气较大。 优点:调整冷却能力的范围较大,可以实 现单独风冷、弱水冷、喷水冷,且冷却比 较均匀。
0
1
10
100
264 263
263
1000
10000
时间 s
转变中止线:表示冷却曲线 与此线相交时转变并未最后 完成,但奥氏体停止了分解, 剩余部分被过冷到更低温度 下发生马氏体转变。 两个临界冷却速度:
图4-1 共析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图4-2 冷却速度对共析钢奥氏体转变 温度区域(a)及转变产物(b)的影响
图4-6 晶粒度与脆性转化温度的关系 (Si-Mn)
1-轧制温度1000C ;2-轧制温度950C ; 3-轧制温度850C
4.3.2 贝氏体的影响
图4-7 抗张强度随贝氏体和 (或)珠光体的体积分数的
变化
图4-8 贝氏体(+珠光体)的体 积百分数与vTrs的关系,N-
晶粒度
4.3.3 马氏体的影响
图4-6 控制轧制CCT曲线在不同冷却 速度时的组织形态 实线:Nb钢;虚线:Si-Mn钢
三次冷却(空冷):相变后至室温范围内的冷 却。 目的: 对低碳钢:没有什么影响。 对含Nb钢:发生碳氮化物析出。 对高碳钢或高碳合金钢:
冷却方法:
1)喷水冷却(喷流冷却):水从压力喷嘴中以一定 压力喷出水流,而水流为连续的,没有间断现 象,但是呈紊流状态。 优点:穿透性好,在水膜比较厚的时候采用。 应用:中厚钢板轧后冷却和钢板淬火时;在型钢 冷却中进行局部冷却。 缺点:水的喷溅利害,水的利用率较差。
4.4 控制轧制工艺参数对控制冷却材料的强度 和韧性的影响 4.4.1 加热温度的影响
图4-15 不同加热温度对强度 和韧性的影响
图4-16 加热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1-0.7C/s,850CF.T,2-10C/s,850CF.T;310C/s,710CF.T,4-0.7C/s,5-15C/s,6-20C/s
谢谢大家!
•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 020年1 1月上 午8时32 分20.1 1.1508:32November 15, 2020
•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 年11月1 5日星 期日8时 32分46 秒08:3 2:4615 November 2020
•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8 时32分 46秒上 午8时3 2分08:32:4620 .11.15
生成10%的马氏 体可使vTrs提高 30℃。因此,作 为控制冷却材料, 基本上不应使其 生成马氏体。
图4-9 马氏体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4.3.4 混合组织的影响
总结: (1)细小铁素体生成量较少的轧制条件(高温加 热、低温区压下率小、高温终轧等)下,多边形 铁素体生成量少,控制冷却时未转变的晶粒粗 大,易生成比较粗大的贝氏体+铁素体。 (2)细小铁素体生成量较多的轧制条件(低温加 热,低温区压下率大、低温终轧等)下,多边形 铁素体生成量较多,控制冷却时未转变的晶粒 细小,发生铁素体+马氏体的细小混合组织,抑 制贝氏体的转变。
图4-17 热轧的终轧温度 同抗拉强度及夏比断口
转折温度的关系
4.4.3 压下率的影响
图4-19 低于再结晶温度时机械 性能与压下率的关系
4.4.4 冷却开始和停止温度对强度和韧性的影响
图4-20 加速冷却开始和停止时的温度对强度、脆性断口转 变温度的影响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 11.1520 .11.15Sunday , Nov度
温度 ℃
80℃/s 50℃/s 30℃/s 10℃/s 5℃/s 1℃/s 0.5℃/s 0.08℃/s
原始状 态 : 热 轧
1000
Ac3=902℃
800 Ac1=750℃ F
600
Ms=477℃
(计算 )
B
400
奥 氏体化温度: 950℃,10分
F+P
200
M
HV 559 381 344 265 261
4.轧后冷却过程中钢组织变化
控制冷却概念:热轧变形奥氏体向铁素 体转变温度(Ar3)相变后的铁素体晶粒易 长大造成力学性能降低。 控制冷却实质:对控制轧制后的奥氏体用 高于空冷的速度从Ar3以上的温度控制冷却 至相变温度区域,使铁素体进一步晶粒细 化。
工艺:从Ar3以上的温度开始,在相变终了 温度附近(550500℃)结束,然后进行空 冷。 组织:细晶粒铁素体和微细弥散型贝氏体 的混合组织。 对强度及韧性的影响:
2)低温终轧: a)奥氏体状态: b)变形的影响: c)慢冷的结果: 3)高碳钢和高碳合金钢:
轧后控冷分三阶段: 一次冷却:从终轧温度Ar3或Arcm温度范 围。 目的: (1)控制变形奥氏体的组织状态; (2)固定位错;(3)降低相变温度。 一次冷却开始快冷温度的影响:
二次冷却:从相变开始相变结束。 目的:控制相变过程 (具体:),保证钢 材快冷后得到所要求 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 能。
实验步骤:
选定奥氏体化温度及保温时间: 确定冷却速度: 实验数据处理:
膨胀率x10-3 膨胀率X10-3
12
5℃/s
10
8
6
4
2
0
-2 0
200
400
600
800温度 ℃1000
12
0.08/s
10
8
Ac1=750℃
Ac3=902℃
Ar1=764℃
6
Ar3=823℃
4
2
0
-2
-4
0
200
400
600
控制冷却设备:必须能均匀控制长、宽、 厚方向钢板的性能。 冷却方式:同时冷却型、通过冷却型。
图2-9 轧制后冷却对抗拉强度、断面转 变温度的影响
4.1 CCT曲线及转变产物 目的: 等温转变曲线(TTT曲线):反映过冷奥氏体等温 转变的规律;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在连续冷却转变 过程中,钢中的奥氏体在不断降温的条件下发生 转变的。 CCT曲线的测量: 膨胀法测CCT曲线原理:各相具有不同的比容: 马氏体>体素体>珠光体>奥氏体>碳化物 。
•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1.15 20.11.1 508:32:4608:3 2:46No vember 15,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15日 上午8时 32分20 .11.152 0.11.15
•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 0年11 月15日 星期日 上午8时 32分46 秒08:3 2:4620.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