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岗位分级

工作岗位分级


第二节 工作岗位分级的意义和功能
一、工作岗位分级的意义
1、工作岗位分级是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实行工作岗位分级后,就可以避免人力资源管理工 作中的“才职不称”、“权责不清”、“劳逸不 均”、“待遇不公”等弊端。
2、工作岗位分级是实现对工作人员有效管理的保障 3、工作岗位分级为实现人力资源业务的简化和公平
四、工作岗位分级的步骤
1、岗位调查
进行岗位分类首先应了解岗位的内容,调 查收集有关岗位的各种资料,以作为分类 的依据。
2、岗位的横向分类
岗位调查完成后,就要进行岗位分析。岗 位的横向分类就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岗位工作性质的相似程度,将岗位区 分为职门(职类)、职组(职群)、职系 等类别的过程。
而企业岗位分类无论在实施范围方面,还是 在考察对象方面,都相对比较容易。
(三)岗位分级与品位分类
品位分类是指以人的学历、资历和贡献大小为 条件,将人员分成不同的品级,为人员聘用、 考核、晋升、培训、奖励和薪酬等各项管理 提供依据。
岗位分级和品位分类的区别: 1、分类标准不同 岗位分类以事为标准,事在人先,以事择人;
❖ 岗位分类是工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作分 析、工作评价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岗位分类为工作分析提供各种必要数据、资料,而 工作分析又是岗位分类的重要前提,为岗位分类与 工作评价奠定了基础。
❖ 从广义上理解,工作评价是岗位分类分级的一个部 分,是对相同性质的同类岗位相对价值的衡量、比 较和评定,而岗位分类是对一定范围内所有岗位的 多层次的分类、分级、分等。
三、工作岗位分级的依据和标准
工作岗位分级总的原则是:以“事” 为中心,从企业实际出发,岗位的划 类、归级、列等要力求适用、准确、 可靠和精简。
分级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1、岗位分类的结构要合理 2、岗位分类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事” 3、岗位分类反映了岗位工作诸因素上的差别差
别是客观存在的,但岗位分类在体现这些差别 时要适度,既不应过大,也不应过小 4、岗位分类一般是静态分类。为了保证岗位分 类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在分类的过程中,要留 有一定的余地
(2)两者实施的范围和研究对象不同
职位分类适用于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和机构,研究的对象和规定的范围是国家公 务员的各级各类岗位;
而岗位分类适用于实行职位分类法以外的各 种企业、事业单位,考察及研究的对象是企 业单位中的各类生产、技术、经营、管理、 服务岗位。
(3)实施的难度不同
一个国家职位分类制度的形成,往往需要十 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只有经过不断的 摸索、调整、修改,才能形成一套比较完善 的、切合实际的职位分类体系。可以说职位 分类在整个人事行政管理中,是最重要、最 复杂和最难处理的问题。
4、岗位分类是实行岗位责任制的基础和依据
5、岗位分类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晋升路线选择 和个人在组织中职业发展的阶梯。
企业岗位分类与国家公务员管理中的职位分类在 工作程序、实施方法等方面有许多相仿之处,但 也有一定的差别。 (1)职位分类作为一种人事制度一般是由国家专 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经过国家立法程序,以 法律的形式 公布、实施,带有很大的强制性。 而企业岗位分类则根据自己的实际具体组织实施, 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分类方法 是参考性标准,不 具有强制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 业分类确定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 小类和1838个职业。
我国详细的职业分类.doc
各类职业分类标准是以企业单位、国家机关 岗位分类为基础制定的,一旦这类标准建 立之后,企业单位在进行岗位分类时,便 可依据、参照或执行这些标准。
(二)岗位分级与职位分类
而品位分类以人为标准,人在事先,以人择 事。
2、分类的依据不同
岗位分类依据是工作岗位的性质、繁简难易、 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条件,对事不对人;而 品位分类根据对人员的资历、学历和贡献程 度分析,达到对人员进行分类的目的,对人 不对事。
3、适用范围不同
岗位分类适用于专业性、机械性、事务性强 的岗位;而品位分类适合于工作经常变化、 工作效果不易量化的岗位或工作
❖ 从逻辑关系上看,工作评价是在岗位按其性质进行 初步分类的基础上,对岗位更详细的划分,将同类 岗位划级列等,从而完成工作研究各项目标,为企 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二、工作岗类
岗位分级同企业单位外的职业分类标准存在 着紧密的联系。 如国际劳工局制定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8年制定的 《中国职业分类大典》、以及各类组织、 地区、部门编制的职业分类标准等。
第五章 工作岗位分级
主要内容
工作岗位分级的依据和标准 工作岗位分级的意义和功能
工作岗位分级的方法
第一节 工作岗位分级的依据和标准
一、工作岗位分级的概念
岗位分级也称岗位分类、岗位归级。 它是在岗位调查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 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岗位本身的工作 (业务)性质、繁简难易程度、工作责任大 小和人员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对企业全部 (规定的范围内)岗位所进行的横向与纵向 的划分,从而区别出岗位的类别和等级,作 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3、岗位的纵向分类
这是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量的相似 程度,将岗位划分为职级、职等的过程。
4、编写岗位规范
岗位规范即在岗位横向分类和纵向分类基础上 对每一岗位作标准化和尽可能定量化说明的书 面文件。
5、制定“法规”,并予以实施
这是在经过上述程序并反馈修正后,将分类结 果、岗位规范等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公布和 下发,以确保岗位分类制度的贯彻执行。
准确创造了条件
二、工作岗位分级的功能
1、岗位分级使人员应用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岗位分级明确规定了各岗位的内容、要求, 方便做到人适其职。如岗位空缺时
2、岗位分类是实现同工同酬,建立公平、 合理的工资制度的基础和依据,有助于调 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其他辅助工资
3、岗位分类是对各类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晋升、奖惩、培训等管理活动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