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北京行动纲要》解读

《智慧北京行动纲要》解读


智慧提升
破解大城市发展难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都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17
相关文件的关系
开展顶层设 计的通知
智慧北京 行动纲要 重点任务、 关键指标
智慧北京重 点任务分工 和关键指标
开展需求与 产业对接的 通知
2012年 工作
2012年重 点任务工作
18
汇报提纲
一、“数字北京”建设成果 二、“智慧北京”提出的背景 三、《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主要内容
24
八大行动计划(共26项子计划)
每项行动计划均包括:主要任务和责任单位等内容
一、城市智能运行
城市人口精准管理 交通智能管理服务
五、信息基础设施提升
完善高速泛在的信息网络 建设覆盖全市的感知基础设施 建设一流的数据中心服务体系 建设覆盖全市的便民服务终端网络 提升主动防护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涌现了一批在全国领先的电子政务应用
案例1:东城区网格化管理模式
•东城区率先开展了城市管理网 格化;
•进一步将网格化管理应用到流 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污染源 监控、文物保护、文化市场监管、 经济运行监测等新的领域。
案例2:交管局特大型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
我市自主研发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控制系统”荣获 了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全球最大的城市级数字集群 网络,2004年正式投入使用, 入网用户近7万。
人口基础 信息库
法人单位 信息库
资源空间地理 信息库
宏观经济数 据信息库
有线政务专网
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 2001年开始统筹建设; 政务外网接入单位7000多家, 承载业务系统300多个,保障了 6000多个电子政务应用。
1. 建设高速泛在的公共信息 网络 2. 提高政务信息网络的性能 人人享有的高速网络 全覆盖的无线网络 智能的信息基础设施 绿色的IT
3. 统筹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4. 建设一流的数据中心
5. 统筹建设全市便民服务终 端网络
31
6.智慧共用平台建设行动计划
1. 建设城市空间实体可视化服务平 台 2. 建设政务云计算服务平台 3. 建设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
全市统筹的政务服务共 用平台 全市统筹的社会信息 化共用服务平台
4. 建设统一单点登录用户认证平台
5. 完善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体系 6. 统筹发展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7. 统筹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 务平台
智慧的楼宇
2. 深化人口信息的共享和应用
3. 建立人群流动动态感知网络 4. 建设人口宏观决策支撑服务体系 5. 加快建设全路网智能监控体系 6. 提升车辆的智能化
精细管理的城市 智慧的能源管理
7. 加强交通信息服务
8. 建设智能的城市生命线管理体系 9. 完善分行业的节能监测信息服务 平台
26
1.城市智能运行行动计划(2/2)
五、“智慧北京”的推进措施
23
(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重点工作任务分工与《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总体结构保 持一致,将8大行动计划细化为51项重点任务。 智慧应用建设
一、城市智能运行计划(16项) 二、市民数字生活计划(6项) 三、企业网络运用计划(4项) 四、政府整合服务计划(5项)
智慧支撑建设
一、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计划(5项) 二、智慧共用平台计划(7项) 三、应用与产业对接计划(3项) 四、发展环境创新计划(5项)
纵向应用
– 支持服务
– 数据资源 – 基础设施
法 规 与 标 准 体 系
内部办公、科学决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支撑 服务 层 领域应用支撑服务
基础支撑 共享交换服务 服务
构件服务
安全服务
数据层 基础 设施 层
业务数据
主题数据
基础数据
元数据
信 息 安 全 保 障 体 系
局域网
政务网
互联网
无线政务 系统运行 网 环境
《智慧北京行动纲要》解读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 2012年4月23日
1
汇报提纲
一、“数字北京”建设成果 二、“智慧北京”提出的背景 三、《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主要内容
四、“智慧北京”的主要任务
五、“智慧北京”的推进措施
2
信息化水平全国领先
自1999年北京市提出建设“数字北京”以来,历经十年发展,北 京信息化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市民数字生活行动计划
全民上网
1. 推广市民卡 2. 加强网络化基本公共服务 3. 加强基层信息化服务
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 人人拥有电子档案 电子商务全面普及 智慧生活进入普通家庭
4. 促进数字化生活
5. 建设智慧社区(村) 6. 发展智慧的旅游文化服务
3.企业网络运营行动计划
智慧的供应链 1. 促进企业深度应用信息技 术 2. 推广电子商务应用 3. 促进网络化创业和创新 4. 促进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 升转型 无处不在的电子商务 绿色的企业
北京市网民规模与普及率
1500 1200 900
单 位 ︓ 万 人
69.40% 65.10% 60.00% 46.60% 30.40% 27.60% 28.70%
80.00%
60.00% 1218 980 1103
40.00%
600 300
402
428
468
737
20.00% 0.00%
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面向公众提供 “一站式”的网上整合服务
“首都之窗”为全市1900余项 市级行政办事事项100%提供网 上办事指南和表格下载 整合了网上申报事项878项, 办理状态查询的事项1077项, 结果公示的事项1117项 频道中还初步整合7家区县475 项涉及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 六大民生领域的网上办事服务 事项 提供了移动政务服务门户
交换管理 区县共享交换平台
目录管理 交换管理
基础 信息库
市 委 办 局
共享交换现了核心业务信息化全覆盖
目前,各部门的核心业务系统已经基本建设完成,建成700多个信息系 统,信息化广度已经达到了95%,覆盖了经济、民生、城市管理、科技文化、 社会管理、党政事务等各个领域。
主要特点: •国际化特大型城市混合交通 流状态下的交通信号控制 •智能交通综合监测 •动态交通流预测预报
•交通应急指挥调度等技术
汇报提纲
一、“数字北京”建设成果 二、“智慧北京”提出的背景 三、《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主要内容
四、“智慧北京”的主要任务
五、“智慧北京”的推进措施
16
“智慧北京”提出的背景
七、应用与产业对接
通过应用带动产业高端发展 加快产业创新支撑关键需求
四、政府整合服务
以市民为中心整合服务 以信息化为手段支撑科学管理
八、发展环境创新
加强领导与管理创新 完善法规标准 统筹加强资金投入 完善高端人才体系
25
1.城市智能运行行动计划(1/2)
1. 建设实有人口信息系统
智慧的交通 实时的感知
资源和生态环境智能监控
城市安全智能保障
六、智慧共用平台建设
建设城市空间实体可视化服务平台 建设政务云计算服务平台 建设政务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 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二、市民数字生活
提供方便获取的公共服务
使人人享有数字化便捷生活
三、企业网络运用
应用信息化实现网络运营 信息技术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建成首都之窗和北京网为公众服务
• 首都之窗自1998年正式开通,始终围绕着“为民所用” 的目标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发展到目前庞大的网站群。 • 北京网面向市民和旅游者提供包括旅游住宿、交通出行等 在内的服务。
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化领导、专家咨询和专业支撑体系
建立了强有力的信息化领导和专家咨询机制,建立了以市经济和信 息化委员会为主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
1.城市智能运行 3.企业网络运营 2.市民数字生活
4.政府整合服务
四项智慧支撑行动计划
1.基础设施提升 3.产业与应用对接 2.共用平台建设 4.创新发展环境
组 织 实 施
22
汇报提纲
一、“数字北京”建设成果 二、“智慧北京”提出的背景 三、《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主要内容
四、“智慧北京”的主要任务
《信息化促进条例》
规 划 计 划
服 项 信 支 监 务 目 息 撑 督 与 管 资 保 考 应 理 源 障 核 用
建立了全市电子政务总体架构
– 门户与渠道 – 业务应用
门户 与渠 道 业务应用层 个人电脑、手机、电话、数字助理、数字电视 政务内网门户
部门内部 应用
政务外网门户 横向应用
互联网门户 综合应用
信 息 化 规 划 和 项 目 管 理 体 系
市信息化领导小组
专家咨 询委
市经信委
各委办局、各区(县)信息化支撑机构
信 息 化 法 律 法 规 标 准 体 系
软硬件 集成企 运维 厂商 业 企业
安全服 务企业
咨询服 务企业
形成了以《信息化促进条例》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
2007年9月14日,市十 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 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信息 化促进条例》,自12月1日起 实施。 确立了我市信息化建设 基本法律规则,完善法律体 系。指引我市信息化发展方 向,带有阶段性、综合性、 原则性和前瞻性。
网民数量 普及率
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2011 年,北京软件和 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 入2946亿元,是2000年 的 15 倍,年平均增长率 超过30%。 2010年北京市电子商务交 易总额实现3995亿元,是 2002年的9倍多。其中B2B交 易额占总交易额的90%,B2C 等其他模式占总交易额的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