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ord样式标题模版-超好用-极力推荐

word样式标题模版-超好用-极力推荐

1超级样式模版
说明:
这是个人制作的超级好用word论文样式模版,包含了标题1——标题4,已经制作好编号,直接点击样式中的“标题*”,就可以自动实现样式并编号,在文档结构图中可以任意调整位置,保证编号顺序。

将本文章中的样式集另存为或导出为word模版,然后在样式集中添加为自定义样式,就可以在任意文档中使用了。

后面是一篇文章示例,大家可以在看看效果。

吐血推荐!!!
大大提高你的生产力!!!
2数据库系统概述
计算机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由单纯的科学计算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目前,数据处理在计算机应用中所占的比重约为百分之八十。

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管理、加工、传播等操作,其中的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操作,它是数据处理的前提和核心。

数据库系统是具有存储和管理数据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章将从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出发,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读者对数据库技术有一个宏观上的了解。

2.1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编号都是直接应用标题样式自动添加的)
计算机使用以来,数据处理的速度不断提高,同时,需要处理数据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因此,数据管理技术产生了。

在应用需求的推动和计算机软、硬件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3)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今)
2.1.1人工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此时的计算机,硬件方面,内存空间小、计算速度低,外存只有卡片、纸带、磁带等,还没有磁盘这样的直接存取存储设备;软件方面,没有操作系统,没有数据管理软件,以批处理方式处理数据。

此时的数据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数据不用保存。

由于此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需求量相对较少,一般不需要长期保存。

在进行某一课题时,将数据输入内存,用完后就要释放空间。

(2)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

程序员在设计程序时,不仅要考虑数据的逻辑结构,还要设计其物理结构,数据和程序相互依赖、没有独立性。

所以,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一旦改变,就必须修改相应的程序。

(3)数据无法共享。

由于数据集与程序一一对应,不同的程序即使使用某些相同的数据,也无法相互利用、参照,不能实现数据共享。

(4)数据的存取以记录为单位,灵活性差。

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2.1.2文件系统阶段
这一阶段,计算机开始大量地用于数据处理。

硬件方面,计算机内存空间增大,计算速度提高,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存储设备,可以存放大量数据;软件方面,出现了操作系统,而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就是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

此时,数据处理方式不仅有批处理,还能够联机实时处理。

2.1.2.1特点:(共四级标题,满足各种需要)
(1)数据能够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在外存上,以便反复使用。

(2)数据由文件系统管理。

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能够为程序提供各种对文件的操作。

这样,程序员可以集中精力研究算法,不必或者很少考虑数据存储的物理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但较简单,使得程序和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所以,数据在物理结构上的改变,一般不会反映在程序上,从而大大节省了程序维护的工作量。

(3)数据文件以记录为单位组织。

数据存取以记录为单位,文件系统实现了记录内的结构性,但文件之间仍然是独立的,文件的共享性差。

(4)文件形式多样化。

有顺序文件、索引文件、随机文件等多种文件组织形式,因而对文件中的记录可顺序访问,也可随机访问。

2.1.3文件系统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是数据管理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数据结构和算法得到了充分发展,数据库技术也正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文件系统虽然比人工管理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缺陷,如:数据冗余度大、数据联系弱、数据独立性较差等,容易造成数据不一致。

因此,促使人们研究了一种新的数据管理技术,这就是上世纪60年代末产生的数据库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