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大工程地质学基础第四章 岩石风化(课件)
地大工程地质学基础第四章 岩石风化(课件)
1-糜棱岩和角砾岩;2-碎裂岩; 3-强风化岩及其底板界线; 4-弱风化岩及其底板界线; 5-微风化和新鲜岩体
1-强风化岩体及其底板界线; 2-弱风化岩体及其底板界线; 3-微风化和新鲜岩体;4-岩脉; 5-花岗-闪长岩
球形风化现象
地形
n
n
地形条件既可直接影响岩石的风化作用,又可通 过对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间接地影响岩 体的风化。在不同地形条件下(高度、坡度、切 割程度等),风化作用的类型、风化速度、风化 程度、风化壳厚度及其空间分布是不同的。地形 不同还影响沟谷侧侵作用和残积物滞留条件。 高度
n n n
岩浆岩:酸性岩(花岗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 岩浆岩:酸性岩(花岗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基性岩(玄武 岩)> 岩)>超基性岩(橄榄岩); 变质岩:浅变质岩>中等变质岩> 变质岩:浅变质岩>中等变质岩>深变质岩; 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大于岩浆岩、变质岩,风化厚度一般不大。 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大于岩浆岩、变质岩,风化厚度一般不大。 斜长石:在碱性环境下蚀变顺序为,绢云母→绿泥石、蛭石→ 斜长石:在碱性环境下蚀变顺序为,绢云母→绿泥石、蛭石→蒙脱石; 在酸性环境下为高岭石化; 黑云母:水化脱钾、氧化→ 黑云母:水化脱钾、氧化→水云母化; 辉石、角闪石:水解→绿泥石→蒙脱石; 辉石、角闪石:水解→绿泥石→ 白云母: 伊利石→蒙脱石→ 白云母:→伊利石→蒙脱石→高岭土; 石英: 硅酸→石髓→ 石英:→硅酸→石髓→次生石英。
n
主要矿物的蚀变趋势为: 主要矿物的蚀变趋势为:
n n n n n
n
一般情况下岩石风化的最终产物常表现为石英、高岭土、氧化 一般情况下岩石风化的最终产物常表现为石英、高岭土、氧化 铁、铝土矿的组合。
n
化学成分
n
活动性强的元素:K、Na等,经风化后,易脱离母岩随水溶 活动性强的元素:K Na等,经风化后,易脱离母岩随水溶 液流失 n 活动性弱的元素:Fe、Al、Si等,经风化后,易于停留在原 活动性弱的元素:Fe、Al、Si等,经风化后,易于停留在原 处 n 同一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不同,岩石的抗风化能力也不 同,如方解石中的含钙化合物易风化,而斜长石中的含钙化 合物较稳定 单一矿物组成的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单矿岩>复矿岩(因 单一矿物组成的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单矿岩> 为导热性、膨胀性较均一) n 矿物成分相同: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胀缩性) 矿物成分相同:等粒结构> n 细粒结构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因为比表面积大,连结力较 强) n 成分相近的碎屑沉积岩的抗风化能力与胶结物性质有关:Si 成分相近的碎屑沉积岩的抗风化能力与胶结物性质有关:Si 质胶结>Ca质胶结> 质胶结>Ca质胶结>泥质胶结
岩性因素
n
岩体的抗风化能力与其形成环境、矿物成分及结构构 造关系极为密切。当成岩环境与地表环境差异愈大时, 原岩风化变异愈强烈,即岩石的抗风化能力愈弱。
矿物成分 n 化学成分 n 结构特征
n
Hale Waihona Puke 矿物成分n nn
岩石抗风化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 在地表环境下,常见造岩矿物的抗风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情况 下,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氧化物>硅 下,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氧化物> 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当岩石中不稳定矿物含量较多时,其抗 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当岩石中不稳定矿物含量较多时,其抗 风化能力较弱;相反,则其抗风化能力较强。最稳定的造岩矿 物是石英 物是石英 各类岩石的抗风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如下: 各类岩石的抗风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如下:
n n n
钾长石→绢云母→水云母→ 钾长石→绢云母→水云母→高岭石; 辉石→角闪石→绿泥石→水绿泥石→蒙脱石→ 辉石→角闪石→绿泥石→水绿泥石→蒙脱石→多水高 岭石→ 岭石→高岭石; 黑云母→蛭石→蒙脱石→ 黑云母→蛭石→蒙脱石→高岭石。
总之:在整个风化剖面上,风化程度不同的岩石表 现出不同的物理、矿物组合特征。从地表至深部新 鲜基岩,风化是逐渐过渡的。
n n
海拔高地区:以物理风化为主 海拔低地区:以化学风化为主,风化速度较快 陡坡地段:风化速度较大,风化壳较薄 缓坡地段:风化速度较慢,风化壳较厚
n
坡度
n n
其它因素
n
地壳运动:特点控制着风化作用发生的总趋势 地壳运动:特点控制着风化作用发生的总趋势
n n
地壳强烈上升的地区:风化速度较快,但易遭外力侵 蚀剥蚀,风化壳厚度往往并不大。 地壳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区:岩体与风化营力接触 的时间较长,风化变异彻底, 的时间较长,风化变异彻底,风化壳分布广泛,厚度 也较大。 也较大。
四、研究意义及目的
n
n n
n n
n
由于风化作用使岩体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产生变化,岩石 的结构、构造改变,完整性遭到破坏,恶化了岩体的工程 性质。因此,在工程选址、岩土体稳定、地基处理、灾害 防治、工程造价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根据岩石风化的程度及空间分布,选择最适于修建建筑的 根据岩石风化的程度及空间分布,选择最适于修建建筑的 场址,进行合理布局 根据风化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与建筑物类型、等级、 荷载性质及大小的适应性,确定合理的建基面高程、确定 荷载性质及大小的适应性,确定合理的建基面高程、确定 持力层 根据岩石风化速度、风化程度及各风化带岩石的物理力学 性质,确定各类开挖边坡的合理坡角; 根据风化产物的特性(破碎程度、坚固性等)及场地工程 地质条件,选择地下洞室施工开挖的设备及方法,确定对 地质条件,选择地下洞室施工开挖的设备及方法,确定对 已风化岩石的处理措施 已风化岩石的处理措施 根据岩石风化速度、风化营力、风化作用类型及影响因素 等,确定岩基暴露的安全期限与预防风化的措施,如确定 基坑、路堑保持开场状态的安全期限,选择防止岩石风化 基坑、路堑保持开场状态的安全期限,选择防止岩石风化 的措施等
n
降雨(湿度):为岩石化学风化提供了必需的水溶液,控 降雨(湿度):为岩石化学风化提供了必需的水溶液,控 制着风化营力的性质和强度,影响风化作用类型及风化速 度。
n n
在降雨量小而蒸发量大的干旱地区,多为物理风化。 在潮湿多雨地区,则以化学风化为主,风化较强烈,风化速度较快, 风化深度大。
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作用的类型和强度、风化产物的性 质等均不相同。
第四章
n n n n
岩石风化的工程地质研究
概述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 风化壳的垂直分带 防治岩石风化的措施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定义
n
n
风化: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 和化学变化过程。造成岩体风化的营力主要指太 和化学变化过程。造成岩体风化的营力主要指太 阳能、地表与地下水、空气及生物等。 风化壳:遭受风化的岩石圈表层。它是原岩在一 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因索综合作用的产物。表 层不同深度的岩石,遭受风化程度的不同,形成 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由此构成了的复 杂风化壳剖面。不同岩石,不同地区,风化壳有 很大差别。其厚度很大差别,厚者可达几百米。 地壳表层保留的主要为现代时期形成的风化壳。 当风化壳形成后,被后来的堆积物掩埋,被保留 下来成为古风化壳。
二、风化类型
按照风化营力及其引起的岩石变异的方式不同,风 化作用一般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 物理风化:由于温度变化、水的冻融、盐类结晶、植 物理风化:由于温度变化、水的冻融、盐类结晶、植 物根劈等力的作用下,引起岩石的机械破碎,而不伴 物根劈等力的作用下,引起岩石的机械破碎,而不伴 随有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明显变化的现象。 随有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明显变化的现象。 其结果既破坏了岩石的结构构造,降低了岩石的强 度,又为化学风化开了方便之门。 主要发生在干旱寒冷的地区,如我国西北的干旱寒 冷及高山寒冷地区,风化深度相对较小,一般小于 10m 。
分带的原则
为工程建筑目的而进行的风化壳垂直分带应考虑 以下原则: n 充分反应各风化带岩石变化的客观规律,反应各风 化带岩石所具有的不同特征。 n 分带的标志应有代表性、又明确,便于掌握 n 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 n 分带数目既不要过多,也不太少。 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 目前地矿与水利水电部门多采用四分法:剧风化带 (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微风化带
n
n
n
化学风化:岩石在水、氧及有机体等作用下所发生的 化学风化:岩石在水、氧及有机体等作用下所发生的 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引起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引起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其实质是原岩中较活泼的元素发生迁移,较稳定的 其实质是原岩中较活泼的元素发生迁移, 元素残留原地,原生矿物不断变异,与新环境相适应 元素残留原地,原生矿物不断变异,与新环境相适应 的次生矿物不断形成的过程。 次生矿物不断形成的过程。 在风化过程中,化学反应的方式较复杂,有氧化、 还原、水化、水解、碳酸化、硫酸化、去碳等。以水 化、溶解、水解和氧化作用最为常见。 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地方,风化深度可达百米以上。 生物风化:既有物理风化特点,又具有化学风化特征。 生物新陈代谢产生有机质或机械破坏,如释放大 量有机物、酸及CO2 ,加强水溶液溶解能力 。 量有机物、酸及CO2
n
人类活动 人工开挖基坑、边坡、隧洞、砍伐森林等,将已 风化的岩体或覆盖层挖除,使得风化微弱甚至新 鲜岩体裸露,并与活跃的风化营力直接接触从而 加剧了岩体风化。
分带的可能性
n
n n
岩体的风化程度总是在地表比较强烈,从地表向 下至岩体内部,风化程度逐渐变弱,直至新鲜基 岩,即风化壳在铅直剖面上具有分带性。 不同深度岩石与风化营力接触时间和程度不同, 风化营力多是由表及里的。 矿物风化具有阶段性,如主要硅酸盐矿物风化转 变的阶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