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1.1主要功能及适用范围
FZW1-12/630型户外永磁高压负荷开关为额定电压12KV,三相交流50HZ的户外配电设备,由开关本体和开关控制器组成。
配置本厂生产的保护器后,本开关具有定时限过流保护功能,瞬时速断保护功能,合闸涌流闭锁功能,短路故障保护功能。
本负荷开关符合GB 3804-90标准。
1.2使用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周围空气温度上限值不超过+40℃,且在24h的平均值不超过+35℃,
周围空气温度下限值不低于-15℃.
b、海拔高度: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c、相对湿度:日平均不大于95%,月平均不大于90%。
d、无火灾、爆炸、严重污秽,化学腐蚀和剧烈振动场所。
1.3型号的组成及代表意义
2.结构特点和动作原理
2.1结构特点
a.负荷开关由操作机构、导电回路、不锈钢箱体、单侧隔离开关组成,导电回
路由静导电杆、真空灭弧室、出线柱连接而成,三相隔离开关(由另一轴驱动)与开关本体串联,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之间有可靠的防误机械联锁装置,负荷开关处在合闸位置时,隔离开关不能进行分、合闸操作;负荷开关处在
分闸位置时,隔离开关才能进行分、合闸操作。
b. 三相支柱采用户外环氧树脂固体绝缘+硅橡胶绝缘,具有耐高低温、耐老化等
优点。
c. 采用单稳态永磁机构,分合闸能耗低,传动输出采用三相同轴方式,三相同步
性好,分合闸传动环节少。
d. 开关设有分合闸指示,已加装手动分闸装置。
e. 二次回路端子采用防雨防水插拔结构,安全可靠。
f. 在A、C两项加装200/5或大于200/5电流互感器。
2.2动作原理
负荷开关采用高压电路和低压电路上下布置的结构,真空灭弧室的静端与静导电柱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与下出线柱间用软联接连接,构成主回路。
绝缘拉杆把动导电杆与驱动机构连接起来,转轴带动真空灭弧室触头执行分合动作。
永磁机构之间置有钕铁硼材料,线圈通电后完成合闸,并由永磁铁实现保持,释放时由线圈产生与永磁体相反的磁场抵消后,由反力弹簧协助分闸。
隔离刀由隔离刀转轴驱动隔离刀的分合,隔离刀与负荷开关之间装有机械联锁装置,保证隔离刀先于负荷开关闭合,而后于负荷开关分开,负荷开关在合闸状态,隔离刀不能动作,隔离刀转轴由另一操作手柄操动。
3.技术参数
3.1负荷开关本体主要技术参数(见表一)
3.2 隔离开关主要技术参数(见表二)
3.3开关配置保护器参数:
保护器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确保了保护延时准确性,采用实时采样,定时限过流保护,能够可靠地防瞬时故障误动,具备短路闭锁、跟随跳闸功能。
a.合闸涌流闭锁,躲避涌流冲击,延时范围为40ms~3000ms,步长为10ms可调。
b.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用于过载故障保护,过流保护门限值为0.5A~6A,步长
0.1A可调。
延时范围为40ms~3000ms,步长为10ms可调。
c.瞬时速断保护,其整定值按定时限过流保护整定值乘以一定的倍率,倍率范围为1倍~2倍,步长0.1倍可调,无延时。
d.短路故障保护,CT二次侧电流大于25A时,闭锁过流保护,等上级开关跳闸后立即跟随跳闸。
例如:当选用200/5的CT时,适用于一次侧电流为20A~200A,当CT二次侧电流为25A时,一次侧电流为1000A;当选用400/5的CT时,适用于一次侧电流为40A~400A,当CT二次侧电流为25A时,一次侧电流为2000A。
e.保护CT二次侧电流为5A,开关智能保护器出厂参数设置可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设置参数。
f. 当用户选用200/5的电流互感器时,适用于一次侧电流为20A~200A,例如:
额定容量为315KVA的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约为18.2A,过流保护门限值可设置为0.5A,其值为额定电流的1.1倍;当用户选用400/5的电流互感器时,适用于一次侧电流为40A~400A, 例如:额定容量为630KVA的变压器,
一次侧额定电流约为36.4A,过流保护门限值可设置为0.5A,其值为额定电流的1.1倍。
4.安装、使用与维护
4.1 操作人员应初步了解产品的性能及安装调整、维护知识,对运行中问题应予
以记录,必要时通知制造厂家。
4.2 产品在安装前要进行外观检查,检查一下箱体是否有变形,分合闸指示是否
准确,安装时应认真检查隔离开关与负荷开关本体之间的机械联锁装置动作的准确性。
5.运输、验收及贮存
5.1开关在运输中不得倒置、倾斜、强烈振动及碰撞。
5.2用户收到负荷开关进行如下验收工作:
a、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坏现象。
b、检查开关备件及随机文件与装箱单上物件是否相符,随机文件包括①使用
说明书、②合格证、③装箱单。
c、检查负荷开关铭牌上的技术参数、产品合格证是否符合订货要求。
5.3开关在运输保管过程中,均不得受雨水侵蚀,产品应贮存在没有雨雪侵入,空
气流通且相对湿度不大于85%,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25℃的仓库中。
备注:相间中心距、外形尺寸、安装尺寸一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