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阅读理解提升练习(一)碗我们山村的孩子们吃饭都是用一种粗瓷大碗,叫海碗。
盛上一碗饭,夹一些菜放在饭上,一齐涌到村口的小场上来吃。
我们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墩(dūn)上,有的干脆蹲在那儿。
大伙儿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可热闹呢。
大家还可以自愿地你吃点我的菜,我吃点你的菜,结果一顿饭吃了好几种菜,比在家里吃强多了。
我们端着碗出场的第一个“节目”是猜菜:大家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让对方猜,猜不着,就吃对方一口菜;猜着了,就让对方吃一口菜。
小小的手儿,要举起那么大个碗,是要有一点点技术的。
弄不好,碗打破了,饭吃不成还要挨一顿打。
可尽管这样,这个“节目”却从未中断过。
有一次猜菜,我的碗打破了。
我吓哭了。
隔壁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姐姐,忽然把自己的碗给了我,自己抬起破碗回家去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听到她妈妈的骂声:“打破碗了?你死去了!”接着是“啪”的一巴掌。
这一巴掌好像打在我的心上。
我端着碗默默地回家去,饭也没吃完。
妈妈以为我病了,泡了一碗红糖茶给我喝。
我把茶端到屋后给正在屋檐下哽(gěng)咽(yè)的小姐姐喝。
小姐姐喝了一口,笑了,一眨眼,两滴亮晶晶的泪珠落进了碗里。
后来我读大学了,回家看她。
她已经结了婚,生了个漂亮的小女孩,跟她小时候一模一样。
当我们说起这打破碗的故事时,她回忆说:“你妈打起人来比我妈厉害,你又小,我怕你受不了……”她说得很平静,我心里却像倒海翻江一般。
1.小姐姐为什么把她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2.第四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人物的外表。
从这外表你知道小姐姐会想些什么?3.第五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里画“√”。
①表示省略了的话。
()②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二)多变的狐狸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野兔和狐狸。
野兔学习很认真,他总是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
所以,它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
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
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落.到了狐狸后面。
病好后,他就背.上书包去上学。
路上,他遇到了狐狸。
“狐狸同学,你好哇!”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
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
怎么了狐狸你不认识我了吗野兔跟上去问接着说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谁知道你是哪里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
哼,走开!”狐狸不屑一顾地回答。
野兔感到很委屈,他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
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
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
“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
但是,野兔走开了,他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
1.文中狐狸是“多变的”,但是引起它多变的原因是什么?(三)两棵树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
第一棵树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个枝干,积蓄力量,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
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凝聚起来,开始盘算着开花结果。
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魅着劲向上长。
而另一棵树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特地挤出花蕾。
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身材茁壮。
另一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刚开始着实让农夫吃了一惊,非常欣赏它。
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开花结果的责任,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的石头的袭击。
更有甚者,孩子会攀上它那赢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也损伤着它的自尊心和肢体。
时光飞转,终于有一天,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轻松地吐出花蕾,由于养分充足、枝干强壮,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
而此时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成了枯木。
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将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
——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1.读句子,用“·”标出你认为应重音强调的词语。
(1)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
而另一棵树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
(2)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2.第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另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另一棵树的最终命运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如此令人叹息的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哪个成语形容第一棵树最贴切?()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B.量力而行C.厚积薄发D.事实胜于雄辩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A.同一块地里,同时种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结局不一定相同。
B.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C.积累不够,就急于表现,只能是昙花一现,甚至会给自身带来伤害;而谦虚忍耐、善于积累、水到渠成的人则会长久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6.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评价这两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旅行家树①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访问期间,在我们居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大树,婀娜、翠绿,秀气极了。
那树的形状,不同于一般树木,它没有枝丫,没有碎叶,在结实而修长的树干上面,生出长长的坚硬的阔叶,而那阔叶也不像一般树木那样向四周扩散,它只向两侧伸展,看去就像开屏的孔雀,又像展开的扇面。
起初我不知道它叫什么树,暂且就称它为孔雀树、扇子树。
②到非洲别的国家里,也经常看到在一些华丽的住宅或别墅门前,都栽着这种树,给那些豪华的建筑物jǐn shàng tiān huā(),增添不少清幽、高雅的情趣。
当时我还以为这种娇秀的树木,只能在阳光明媚、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哩,但是后来在一次沙漠旅行中,我忽然发现这种树木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
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蔚然翠绿,充满生机。
③我想记住它的尊姓大名,便问同行者:④“这叫什么树?”⑤我的同行者,仰望着它那翠绿欲滴的阔叶,回答说“它的名字很别致,叫旅行家树。
”⑥“为什么叫旅行家树?”⑦他解释说:⑧“这种树,原来生长在沙漠上,后来才被人移植到碧野闹市。
在沙漠上旅行,当人们受到热沙zhìkǎo()、炎阳曝晒而疲惫干渴得难忍难熬的时候,突然在茫茫沙海中遇到这种树木,它不但以浓荫为你纳凉,而且只要你用刀子在它身上划开一条口子,它就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为你解渴。
它是沙漠旅行者不可失却的朋友,故名旅行家树。
”⑨听了这番有趣的解释,我对这种树木产生出一种sùrán qǐjìng()的感情。
它既能生在土质肥沃□气候相宜的美丽风景区□又能繁殖于干燥贫瘠□漫漫沙流的不毛之地□它在湖光山影□花红柳绿的秀丽处所□风姿飘洒□落落大方□现出一派bùbēi búkàng()的仪表□它在满目黄沙□寸草不生的古漠□轻声慢语□谦和内秀□没有一点傲然超众□gūf āng zìshǎng()的神情□我爱旅行家树所具有的这种品质□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于自己的庭院里,后来又作罢,心想:倒莫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于自己心中。
1.解释下列词语。
翠绿欲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短文第⑨自然段的□中加上标点符号。
3.怎样理解短文最后一自然段中“倒莫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于自己心中”这句话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旅行家树在不同的环境中是如何造福于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一天中午,在巴黎街头,一位法国著名诗人看见一位老妇人(肃然木然)地站着,她伛偻着腰,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
在她身旁,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街上乞讨。
诗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问道老人家今天给您钱的人多吗我今天什么也没有得到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道诗人听了,拿出笔,悄悄地在木牌的那行字前面写了一句话“春天到了”。
他把身上带的钱全给了老人,说:“这够您吃一顿了。
”晚上,这位诗人又经过那条街。
他看到来往的人经过这块木牌时,大都停了下来。
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铜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破旧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铜币交给老人。
诗人远远地看着,露出(欣慰欣喜)的神情。
1.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划去。
2.给第1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短文给我们描绘了两个场景,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个场景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仅仅在原来那句话的前面加了四个字,竟产生了这么大的魔力!你认为这四个字的魔力在哪里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这位法国诗人的看法。
(至少3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母爱的力量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
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
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恳求哀求要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
能不能活下来,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期望渴望),也要看她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