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铃薯打垄机 [马铃薯90公分大垄标准化栽培技术]

马铃薯打垄机 [马铃薯90公分大垄标准化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品种选择在选择脱毒种薯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生态特点和不同用途,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抗病、质佳的优良品种。

加工淀粉、粉条等品种选用克新12号、克新15号、黄麻子等品种,加工薯片可选用芽眼浅的克新14号、大西洋;加工薯条可选用克新1号、夏波蒂、布尔班克等品种。

种子处理
(1)出窖晾晒
播前20d-30d出窖,放入室内近阳光处或室外背风向阳处,温度保持10℃-20℃,夜间注意防寒,2d-3d天翻动一次,使种薯充分见光,催紫芽。

在催芽过程中淘汰病、烂薯。

(2)种薯切块
机械播种、切大种薯块,每块重40g-50g。

人工播种、切小种薯块,每块重30g-40g,每块栽子保持1-2个芽眼,切栽子过程中,淘汰病烂薯,切刀用70%酒精或5%来苏儿水消毒,有条件的地方提倡整薯播种。

(3)拌种、闷种积包衣
切口风干后,用108生根宝200g加水60kg拌种,或用ABT生根粉5号15mL兑1kg水拌种,每公顷种薯用药液60kg-70kg,拌种后用湿麻袋覆盖闷种12h,然后播种,最好实行种薯包衣处理,可有效防止播种后烂种,杀菌、降低田间发病率,提高出苗率。

二、选地选茬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团粒结构及排水、保水性能好,有深松基础的地块,pH值5-7为宜,忌碱性地块。

选茬
以小麦、玉米、谷子、杂粮茬为好,其次是大豆、高粱、水稻,麻类、地瓜茬较差(严禁选用在前茬施用过绿黄隆、豆黄隆、普施特等长残效药剂地块)。

整地
伏秋翻后耙耢,起垄镇压或不起垄,达到播种状态。

春整地,早春化冻14cm 时顶浆起垄,垄宽90cm。

三、播种
播期
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即可播种。

北部地区在5月上旬,南部地区4月下旬,如采用地膜覆盖可提前10-15d。

播法
采用人工均匀摆种,然后破原垄,合成新垄,及时镇压,防止跑墒,或垄上开沟,人工摆种后合上原垄,或采取平播后起垄。

密度
根据品种及土壤肥力状况,早熟品种或肥力低的地块适当密植,晚熟品种或肥力高的地块适当稀植。

播种密度适地区和品种而定,一般密植株距为
20cm-25cm,稀植株距为25cm-30cm为宜。

四、施肥
做到N、P、K肥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底肥
公顷用不少于15t无公害优质农家肥做底肥。

种肥
公顷施专用复合肥400kg-500kg或公顷施用尿素150kg,二铵200kg,硫酸钾75kg,混拌均匀施于株间,避免烧种。

追肥
幼苗团棵时结合中耕铲趟追一次尿素,公顷用量100kg-150kg,也可采用叶面肥喷施,任选其一;(1)喷1000倍液植物动力2003;(2)喷500倍液丰乐宝;(3)膨大素500倍液叶面喷施。

五、田间管理
查田补苗
苗出齐后进行查田补种,确保全苗。

及时铲趟
出苗前耢一遍,提高地温兼有灭草作用。

在幼芽顶土时进行一次深耕、浅培土。

苗出齐后及时铲趟一遍,在趟一犁(少配土)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在发棵期铲二遍趟三遍,多培土,做到垄沟窄、垄顶宽,提墒松土,利于块茎膨大。

控上促下,分层培土
控上促下,在现蕾期,喷洒多效挫、彭大素控制地上部分生长。

分层培土,使马铃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比例合理,植株不宜过于茂盛,合理植株繁育程度应为阳光直射时的5%左右的土壤表面能够接受阳光,并通过分层培土,变单层结薯为多层结薯,增加结薯数量,提高单产。

六、病虫草害防治
虫害防治
在播前同时每公顷可施用3%甲拌磷25kg-30kg,或用七功雷200液拌种,或用辛硫磷颗粒60kg-70kg,防治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

蚜虫用50%灭蚜松乳剂1000-1500倍液、70%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瓢虫用50%敌敌畏乳油稀释1000倍液喷雾。

病害防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