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教师职业能力及其形成于发展1、教师职业能力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特征的职业活动力。
教师职业能力可分作基本职业能力和高级职业能力。
基本职业能力是指通过学习和训练学会做某件事,能够顺利地完成某项教育任务的能力;高级职业能力是指通过长期的时间形成的个性化地、情景化地、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的能力。
2、如何理解教师职业能力概念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种种提法,例如,教师专业能力、教师职业技能、教师技能、教育技艺、教育技巧、教育艺术等,本书的原则是统一使用一个概念,这就是“教师职业能力”,不再区别能力、技能、技巧、技术,从道理上说,这些东西本来也都是能力3、如何理解教师职业能力与教师职业技能、教师技能、教育技艺、教育技巧、教育艺术这些概念的关系。
4、如何理解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师职业能力的区别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职业准备阶段在师范教育(教师教育)专业获得的能力,学术性、系统性是其特点;二“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在实际的职业劳动中获得的实践性的、个人经验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中已经包含了职业准备时期获得的能力,不过已经实践化、个人经验化,即实践化、个人经验化是其特点,因此应注意两者区别。
5、如何理解教师职业能力特征实践性、稳定性、发展性、差异性是教师职业能力的基本特征6、如何理解教师职业能力功能教师职业能力有着完善个人修养、提高职业威望、增强职业信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几方面基本功能7、教师职业能力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教师一般性职业能力,包括信息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
此外,还有几类能力,如语言、信息、交往、心里调试、角色认知、自我提高能力,这些是就中等学校教师教育工作实际需要而确定的。
8、职业威望9、加涅学习的理论中的智慧技能形成规律是什么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是加涅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智慧技能是人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慧技能是人的最重要的生活实践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是其知识修养、专业能力的内在表现。
加涅认为智慧技能的行程和发展需要有内、外部的条件,内部条件是已习得的智慧技能,包括已习得的语言、符号、概念、规则、认知策略等;外部条件是包括人和物在内的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
智慧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内、外部条件交互作用下,符号、概念、规则、言语信息、认知策略等方面能力进一步获得及发展的过程,这些构成了加涅对智慧技能形成机制及其规律的解释。
10、加涅学习的理论中的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是什么动作技能是人的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如阅读、书写、演讲、绘图、舞蹈、唱歌、体育活动技能等。
动作技能是教师的职业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
加涅认为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同样需要内、外部条件的支持。
内部条件包括先前习得的程序、规则或某种技能,以及对新动作的认知与回忆;外部条件包括语言指导、动作演示、周期性练习、练习的阶段性反馈,这些即是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其实践过程可以概括为;目的——观察+辨别+操作程序的掌握——练习——反馈——熟练(自动化的动觉系统的形成)。
11、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八个半只能”类型都是什么语言只能、逻辑——数学只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博物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存在的智能(加德纳成“存在的智能”是“半个智能”——意即还不能肯定)12、加德纳的人的智能发展的自然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加德纳认为“八个半智能”源于人的遗传禀赋,所以人人都潜在着“八个半智能”,这是人人共有的能2力。
但个人之见也存在差异,所以决定了人的“八个半智能”水平的个体差异。
但是,即便禀赋很好,也要通过教育和训练才能成为实际生活中的现实的智能,这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性认识。
他认为人的智能发展有着自然的阶段性特征:婴幼儿阶段,是一种原生性的模仿智力;幼儿早期阶段,智能表现为对初级符号的掌握;学龄阶段,智能表现为对系统符号的掌握;成熟阶段,智能表现为对职业技能的掌握。
儿童早期的智能兴趣指向往往是自发的,此时已经有了个别性差异特征,加德纳称此为“觉醒体验”期智能;进入学龄期后,智能开始质的进步,即对符号系统地掌握;青春期后,儿童智能发展已经自觉地与职业技能联系起来,体现为职业能力的发展。
13、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关于教师职业能力成长的心理与社会历程研究有哪些说法(一)关注论:关注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理焦虑,但也可以体现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1)关注他人阶段(2)关注自己阶段(3)关注教学阶段(4)关注学生阶段(二)角色认知论:角色认知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角色自我认知特点,也体现了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
(1)角色感性认知阶段(2)角色自我中心认知阶段(3)角色比较认知阶段(4)群体角色认知阶段(三)心境论:心境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境状态的变化,虽然这种描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并非如此,但还是有一定普遍性,对理解教师职业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历程也有些启发。
(1)受挫与平静(2)稳定与自信(3)保守与低落(4)抱怨与退出(四)典型行为论:典型行为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典型行为,与心境论有异曲同工的意味,它对理解教师职业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历程有直接的意义(1)准备与模仿(2)积极上进(3)熟练应变(4)反思与革新(5)墨守成规(6)退缩与退出14、一般职业能力形成于发展过程是什么,应该强调哪些方面“理论学习——实地考察——模仿练习——实地实践——总结与反思——革新与创造——反复实践”其一,强调基础知识和训练。
其二,强调多种水平的实践。
其三,强调自觉和勤奋。
第二章中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1、你认为中学教师教学能力应包括哪些方面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2、你是怎样认识这五种教学能力之间的关系的上述五种教学能力,彼此不是孤立的,二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
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能力,也是最能体现教学艺术性的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学反思能力分别与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密切相关,这些能力往往都是通过教学反思能力实现的。
组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是针对新课改开设研究性学习课而提出的,是中等学校教师应具有的一种教学能力。
应具有的一种教学能力。
3、教学认知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对各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领会、分析、判断能力。
主要表现为:①领会课程标准的能力,主要包括能理解课程性质及课程基本理念、能理解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能掌握内容标准、能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
②分析教材能力,主要包括正确理解教材的特点;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包括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教材内容的结构,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空白点。
三是了解学生的能力,包括从整体上了解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了解作为独特个体的每个学生。
4、你是如何理解教学实施能力的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方案、解决具体教学问题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
5、你认为教学实施能力应由几方面构成主要内容:①课堂调控能力。
课堂调控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秩序,3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实施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堂调控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规范学生行为;第二,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学校;第三,运用注意规律调控教学;第四,运用语言艺术调控教学;第五,利用教学反馈信息调控教学。
②实施教案能力。
教师要做到基本能按已涉及教学过程开展教学、基本能按已设计的板书和已选择的方法和媒体进行操作、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案。
6、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哪些方面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活动之前,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分析和策划过程。
简而言之,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教学设计有不同的层次,本节所讨论的教学设计能力,侧重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它是指教师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能力。
主要内容为:①教学目标设计能力。
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陈述两方面。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建立在对内容标准、学生情况(学生的知识七点、技能起点、态度)、学习背景的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陈述的好的教学目标应符合以下标准:首先,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其次,教学目标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测。
②教学内容整合能力。
我们认为教学内容的整合表现在以下两方面:教学内容心理化和肢解、重组教学内容。
③教学策略设计能力。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这个表述包含了三层基本意思:教学策略从属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制定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既有观念功能又有操作功能。
教学策略侧重研究“如何教”的问题。
教学策略设计和选择的基本依据有:教学目标、学生、教学媒体等。
④编写教案能力。
我们认为教师教案的编写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清楚叫安安的基本内容;其次,明确编写教案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总结性原则。
7、你认为教师分析教材能力包括哪些方面(一)正确理解教材的特点(二)深入分析教材内容:1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分析教材内容的结构3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8、你是怎样理解课堂调控能力的课堂调控能力。
课堂调控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实施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堂调控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规范学生行为;第二,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学校;第三,运用注意规律调控教学;第四,运用语言艺术调控教学;第五,利用教学反馈信息调控教学。
9、你认为作为教师应了解学生哪些方面了解学生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一)从整体上了解中学生的心里发展特点(二)了解作为独特个体的每个学生:1了解学生个人的一般情况2了解学生个人的心理状况3了解学生个体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10、你认为中学教师应如何进行组织教学11、如何理解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