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_酶作用机制和酶活性调节

第10章_酶作用机制和酶活性调节


(2)血纤蛋白原在血凝中的作用
从血纤蛋白原的二条α链和二条β链的N端各断裂一个 特定的肽键 Arg—Gly,释放出二个血纤肽A(19 个氨基酸) 和二个血纤肽B(21个氨基酸)后,形成有活性的血纤蛋白。

在凝血因子 XIIIa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作用 下,血纤蛋白单体间形成共价健( Gln-Lys 结 合),生成交联的血纤蛋白凝块。

酶把底物分子从溶液中富集出来,使它们固定在活性中心附近, 反应基团相互邻近,同时使反应基团的分子轨道以正确方位相互 交叠,反应易于发生,大大提高了酶的催化效率。
5、诱导契合和底物形变的催化效应 酶中某些基团可使底物分子的敏感键中某些基团的电子云 密度变化,产生电子张力,底物分子发生形变。
①酶从低活性形式转变为高活 性形式,利于催化。 ②底物形变,利于形成 ES 复合 物。 ③底物构象变化,过渡态结构, 大大降低活化能。
其中,咪唑基是最常见、最有效的催化 基团:
⑴组氨酸的咪唑基的解离常数为 6 ,在生理 pH 条件下,既可以作质子的供体,又可作质子 的受体。 ⑵咪唑基供给或接受质子的速度几乎相等而且 最快。
2、 共价催化

酶提供亲核基团:Ser-OH,Cys-SH,His-N:等。(见图11-4)。 底物提供亲电中心:磷酰基(-P=O),酰基(-C=O),糖基 (Glc-C-) 酶的亲核基团,与底物共价结合形成一个反应活性很高的共 价中间物(ES复合物)。
(1)凝血酶原在血凝中的作用
在凝血酶原致活因子催化下,凝血 酶 原 分 子 中 的 两 个 肽 键 Arg274— Thr275、Arg323—Ile324断裂,释放 出 N 端的 274 个 a.a 后, 由肽 A 和肽 B 组装成有活性的凝血酶形式。 凝血酶:两条多肽链( A 、 B )二 硫键相联, A 链含 49 个 a.a ; B 链含 259 个a.a。其作用位点只断裂Arg- Gly键。
1.非别构酶 2.正协同性 3.负协同性
5、 别构酶的鉴定
双倒数作图不是直线
四、酶活性的共价调节
(一) 酶的可逆共价修饰 1. 酶的共价修饰(covalent modification):指在专一性 酶的催化下,某些小分子基团共价地结合到被修饰的酶 分子上,使被修饰酶的活性发生改变,从而调节酶活性。 2.共价修饰的类型: 磷酸化/去磷酸化(主要存在于高等动、植物细胞中) 腺苷酰化/去腺苷酰化;(主要存在细菌中) 乙酰化/去乙酰化; 甲基化/去甲基化;
《酶》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酶 2.固定化酶 3.同工酶 4.不可逆性抑制 5.可逆性抑制
二、填空题 1.酶是由 产生的对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 。 2.酶加速反应的机制是通过降低反应的 ,而不 改变反应的 。 3.结合酶,其蛋白质部分称 ,非蛋白质部分称 , 二者结合其复合物称 。 4.酶活性中心与底物相结合那些基团称 ,而起 催化作用的那些基团称 。
实 例 : 乳 酸 脱 氢 酶
mRNA
多肽 亚基
四聚体

哺乳动物乳酸脱氢酶有5种
CH3CHOH-COO-+NAD+ LDH CH3COCOO-+NADH+H+
MMMM (M4) HMMM(HM3) HHMM(H2M2) HHHM (H3M) HHHH (H4)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图谱

点样线 M4 M3H M2H2 MH3 H4
二、 酶促反应机制

酶的催化作用可能来自7个方面:
1、 酸碱催化
酶分子的一些功能基团起瞬时质子供体或质子受体 的作用。分为狭义的酸碱催化和广义的酸碱催化。 狭义的酸碱催化剂:即是H+与OH-。 广义的酸碱催化剂:是指能供给质子(H+)与接受 质子的物质。
酶分子中可作为广义酸碱的功能基团:氨基、羧基、 巯基、酚羟基、咪唑基等。见表3-1。
6、多元协同催化
7、 活性部位疏水的微环境的影响 疏水环境 介电常数低,加强了极性基团间的作用。
三、 酶活性的别构调节
别构酶:一般都是寡聚酶,通过次级键由多亚基构 成,这种酶除了有活性中心外,还有一个别构中 心,当调节物结合到别构中心上时,会引起酶分 子构象发生变化而导致酶活性的变化。 别构调节:调节物(效应物)与别构酶分子中的 别构中心(调节中心)非共价结合后,酶分子构 象发生改变,从而调节酶的活性,即别构调节。
在连锁代谢反应中一个酶被激活后,连续地 发生其它酶被激活,导致原始调节信号的逐级放
大。这样的连锁代谢反应系统称为级联系统。
(二)酶原的激活---不可逆共价调节
某些酶先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合成和分泌,然后在到达作用部位 时由另外的物质作用,使其失去部分肽段从而暴露活性中心形成有 活性的酶分子的过程。其实质是酶原被修饰时形成了正确的分子构 象和活性中心。酶分子的特定结构和酶的活性中心的形成是酶分子 具有催化活性的基本保证。
3、活性中心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 大多数酶含有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金属离子有K+、 Na+、 Mg2+、 Ca2+、Zn2+、Fe2+(Fe3+)等。 按金属离子与酶分子结合紧密强度不同,可将含金属的酶分为 金属酶和金属激活酶。 金属酶(metalloenzyme)是指金属离子与酶结合紧密,提取 过程中不易丢失,如羧基肽酶(Zn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Se2-)、碱性磷酸酶(Mg2+)等。金属酶中金属离子与酶结合相 当牢固,而且加入游离金属离子后其活性不会增加。 有的金属离子不与酶直接结合,但为酶活性所必需,这类酶称 为金属激活酶(metal activated enzyme)。如丙酮酸羧化酶可 被Mn2+激活,柠檬酸合酶可被K+激活等。
五、 同工酶
同工酶: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 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存在于生物的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甚至同 一组织、同一细胞中。
研究意义:作为遗传的标志;作为临床诊断指标;研究某些
代谢调节机制。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形成示意图
结构基因 a b
别构效应剂CTP或ATP的结合部位)。见下图解:
底物结合 位点
底物、CTP和ATP都可使 ATCase产生别构效应。
同促效应:底物氨甲酰磷酸和天冬氨酸对 ATCase呈 S形正协 同速率曲线,这种底物分子本身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称为 同促效应; 异促效应:非底物分子作为调节物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称为 异促效应 CTP终产物反馈抑制:通过降低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来抑制 ATCase 。 ATP激活:增加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是ATCase的激活剂。
三、选择题
1.关于酶概念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所有蛋白质都有酶的活性 B.其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其催化活性都需特异的辅助因子 D.体内所有具有催化 活性的物质都是酶 E.酶是由活细胞合成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关于酶性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分子中含有辅酶或辅基 B.酶使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向加速反应的方向进行 C.酶能提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酶加快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 E.酶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机理如下:
1、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参与催化反应、传递电子; 2、作为连接酶与底物的桥梁,便于酶对底物起作用; 3、稳定酶的构象所必需; 4、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
金属离子在酶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示意图
4、底物和酶的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 邻近效应:酶与底物形成中间复合物后使底物之间、酶的催化基 团与底物之间相互靠近,提高了反应基团的有效浓度,从而增加 反应速率的一种效应。 定向效应:由于酶的构象作用,底物的反应基团之间、酶与底物 的反应基团之间正确取向的效应。
4、 别构酶的动力学曲线
①大多数别构酶具有正协同效应(酶分子结合一分子底物或效 应物后,酶的构象发生变化,这种新的构象有利于后续分子 与酶的结合,大大促进后续分子与酶的亲合性),正协同效 应的别构酶是S型曲线:当底物浓度发生较小变化时,别构酶 可以极大程度地控制反应速度。
② 负协同效应的别构酶是表观双曲 线:在底物浓度较低的范围内酶 活力上升快,但再继续下去,底 物浓度虽有较大的提高,但反应 速度的升高却较小。使得酶反应 速度对底物浓度的变化不敏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同组织中LDH同工酶的电泳图谱
LDH1(H4) LDH2(H3M) LDH3(H2M2) LDH4(HM3) LDH5(M4) 心肌 肾 肝 骨骼肌 血清
+
-
原点
MMMM (M4) :在骨骼肌中占优势 HMMM (HM3) HHMM (H2M2) HHHM (H3M):在血清中占优势 HHHH (H4):在心肌中占优势
结合基团
活性中心 必需基团
催化基团
活 性 中 心
2、 酶活性中心的特点:
1)活性部位在酶分子的总体中占很小一部分,通常只占整个 酶分子体积的1-2%。 2)酶的活性部位是一个三维实体。 3)酶和底物在结合过程中构象(之一或同时)发生变化,促 进结合。 4)底物通过次级键与酶结合。 5)酶的活性部位位于酶分子的裂缝内(疏水区域)。
别构调节举例:
1.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ATCase)。
它催化下列反应:
此酶是合成CTP的多酶体系反应序列中的第一个酶,系列反应的终产物 CTP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而ATP则是它的别构激活剂。
ATCase由12条多肽链组成,其中6条形成2个三聚体称 催化亚基(每个三聚体有3个结合天冬氨酸的底物结合部 位),6条形成3个二聚体称调节亚基( 每个二聚体有2 个

CTP和ATP 对ATCase调节的生物学意义p188:

多数别构酶兼有同促效应和异促效应,它们 既受底物分子的调节,又受底物以外的其它 代谢物分子的调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