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教师幸福感的提升3篇

浅析教师幸福感的提升3篇

浅析教师幸福感的提升3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浅析教师幸福感的提升3篇幸福感的构成成分应该包括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

物质幸福满足一个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是幸福感的外在表现;精神幸福满足一个人精神发展的需要,是幸福感的内在依托。

以下是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浅析教师幸福感的提升1一个没有幸福感,没有积极向上心态的教师,不仅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专业成长,而且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态的阳光学生。

只有具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才能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那么,如何让教师充分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呢,以下是我结合工作实际,在提升教师幸福感方面的一些浅薄认识:一、关注教师身心情感,营造温馨氛围1.暖心慰问常态化。

教师管理注重人性化,坚持教师过生日送贺卡、节日送祝福、生病进行探望、慰问教师家属、与教师谈心沟通、解决教师生活中一些实际性的困难等,让教师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2.师德建设不放松。

利用教师例会、寒暑假培训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进行新时代教师师德大讨论专题论坛,不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评选师德标兵和感动希望人物,树立标兵意识,营造讲师德、树师表、比奉献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人格的升华。

3.快乐健身要坚持。

开展工间操,每天早上组织教师活力健身。

组织教师开展多种集体活动,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比如:拔河、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趣味活动比赛,不仅丰富了教师的课余生活,而且让教师感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4.集体活动促情感。

冬至组织教师包饺子、元旦进行联谊活动、三八妇女节外聘专家对女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等,给教师提供释放压力的平台,增进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教师的集体主义情感和爱校爱家的意识。

5.沟通渠道保畅通。

通过开通校长邮箱、创建微信群等方式搭建沟通平台,为教师设置合理的反映心声的地方,让老师们有苦有处诉,有难有人帮,痛痛快快上班,痛痛快快做事。

二、创建教师成长平台,实现自我发展1.专业成长有空间。

开展教师读书成长、基本功达标、课堂教学大比武等比赛交流活动,搭建专业成长平台,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实施名师工程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优质课评比、论文征集和课题申报,坚持让教师在每周例会上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学经验等,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自我展示活动,为每位教师提供一个施展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管理实效重减负。

改变以往给教师加压,给学生减负的观点,改进教学管理,减轻教师额外负担,如采用集体备课与个案补充修订、详案与略案相结合的办法,消除照抄教案等劳民伤神的现象,重点看教学流程设计、教法学法指导等,从重数量转向质量,提高教学实效性,减轻教师负担。

3.评价考核要客观。

教师岗位考核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既看终点的成绩,也看教师成长过程中进步和发展,使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合理,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

总之,人文管理的落实、高尚师德的塑造、专业素质的发展、多彩活动的开展,都能使教师找到职业的幸福感。

一旦教师有了幸福感,就不会把工作仅仅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就会认为教育是一项值得付诸奋斗、努力终生的神圣事业。

当这种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时,教师才能真正感受到职业中的幸福,教师幸福了,才更容易培养出幸福快乐的孩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的人才,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的不断发展。

浅析教师幸福感的提升2尊敬老师就是善待自己的孩子善待学生,这是教师的职责;尊敬老师,是全社会都要提倡和树立的一种风气。

教育部长陈宝生曾经在一档访谈节目中提到改善优化教育环境,一定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一定要认识到,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不是谁抓出来的,你想成才就从尊敬老师开始。

尊敬老师是朝着美好的未来发展的第一步。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会重视学习,尊敬老师。

形成如此良性循环,让老师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中去,才是对教育、对孩子最好的负责。

请记住,尊敬老师,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孩子负责。

提升老师的幸福感就是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教师一直以来都是园丁的代名词,浇灌青涩的生命,启迪年轻的心灵。

当教师的辛勤工作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原本平常的生活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即使是早已习以为常的日常也会充斥满满的幸福感。

今年年初,杭州的丁兰实验中学为老师们设立恋爱假、亲子假、幸福假的新闻上了热搜,这样的福利真切地体察了教师的利益和诉求,赢得老师们纷纷点赞。

该学校的赵校长说:老师提高了幸福感,学生才能有幸福感。

是呀,就像这位校长说的这样,幸福感与压力一样,都是可以传染的。

幸福感为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也会激励老师们产生更大的教育热情;激发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技能,创新教育理念。

充满幸福感的老师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深入进孩子的内心,为孩子的成长带去温暖和启迪,同时也丰富了自己。

请记住,老师的幸福关系着孩子的幸福。

理解老师就是支持自己的孩子老师是没有自己固定的画像的,每个人心中对好老师的标准也千差万别可以是《死亡诗社》里带领学生们站在课桌上俯瞰人生、自由思考的基汀,天马行空特立独行;也可以是《放牛班的春天》里用音乐打开孩子们心扉的马修,温柔规矩中带着一丝可爱和包容。

但是有时候家长不理解老师的工作,一些过于严苛的标准或缺乏有效理解的沟通反而会成为束缚教师的枷锁。

曾经广州一小学的班主任被家长联名罢免,原因竟然是因为她太温柔,家长担心会管不住学生;在一些家校群里,也有家长对老师的教学工作缺乏理解,无端指责。

这些不信任和不理解的态度极大影响老师的工作。

老师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理念和个性,但同时教育的工作又是神圣的,家长需要与老师进行沟通配合,让老师充满信心和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为孩子们带来更好的教育。

请记住,家长理解、信任老师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

保护老师的权益就是保护教育的未来老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但同时也是普通的社会工作者。

他们不是育人机器,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们也需要松弛有度、积极向上的生活,他们也有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情感需要被关注,他们也有多种权益需要被保护。

比如生命健康权,老师们早出晚归、工作压力大,身体健康会受到影响,而长期大声说话和粉尘的刺激,老师们容易患慢性咽炎等一些职业病,老师们的身体健康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再比如休息权,休息权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一项权利,可是对老师来说休息却没那么容易,备课、批改作业等等,工作占用了老师们太多的休息时间。

每位老师的身上都背负着一定压力,他们不是万能的,教书育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师们需要在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去投入热情,施展自己的工作才华。

请记住,保护老师的权益就是保护老师的初心,就是保护教育的未来。

浅析教师幸福感的提升3一般认为,幸福感的构成成分应该包括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

物质幸福满足一个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是幸福感的外在表现;精神幸福满足一个人精神发展的需要,是幸福感的内在依托。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幸福必须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和谐统一,不能因为精神幸福的高尚而贬低物质幸福。

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既要从内在幸福感方面找途径,也要从外在幸福感方面寻策略。

一、外在幸福感幸福感的产生不仅存在于结果中,也存在于过程中。

提高外在幸福感的关键词是成长,在成长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促进成长。

共同成长是教师获取幸福感的基本策略。

1.与家人共同成长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中,更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家庭。

爱人的体贴周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父母的健康安乐,是幸福;家人的互相激励,彼此促进,和谐共进,愉悦成长,更是幸福。

反之,那种以付出自己或亲人的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杰出、优秀是不可能使人产生幸福感的。

作为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

教师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共性,需要吃饭穿衣,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

教师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人,一个可以拥有正常生活的现代人。

教师会为衣食而忧,会被财富与权势所累,也会被亲情、爱情、友情所困。

教师在努力做人、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做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一个快乐时尚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实际上,那种放弃家庭教育、放弃自己的孩子、牺牲家庭幸福的教师绝不可能是称职的教师。

教师家庭的孩子也是需要精心培育的幼苗。

如果教师放弃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不能与家人共同成长,这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也是一种罪过!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不仅当父母不称职,当教师也是不称职的。

教师的幸福首先应该建立在家庭幸福的基础上,与家人共同健康地成长,努力把自己的家庭打造成为和谐家庭的榜样。

2.与学生共同成长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蜡烛来形容教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实际上,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教师是与学生一起成长的。

在成长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业进步而喜悦,为学生的勤奋努力而高兴,也可以为自己的教学进步而欣慰,为师生的教学相长而欢乐。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突破了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信息素养、技术素养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吗?当我们看到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操作技能有所提高时,当我们接到学生的祝福短信和电话时,当我们收到那一封封、一张张载满崇敬与感激,洋溢着火热激情的书信和贺卡时,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是幸福的人,就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与学生共同成长。

一代代学生的铭记是教师永远的安慰,千万个学生的感激是教师不尽的财富。

这种安慰和桃李满天下的财富,正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3.与同事共同成长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除了学生,还有我们的同事。

我们生活的快乐与烦恼,工作的舒心与不快,都与我们的同事相关联。

我们是与同事一起成长的。

与同事共同成长,就意味着要与同事一起探讨教育教学问题,研究教育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备课、钻研教材、解析课堂、开发课程、听课评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与同事共同成长,就意味着要与同事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获得失败的启迪,感受挫折的焦虑,与同事和谐相处,互相激励,互相关心,共同进步;与同事共同成长,就意味着要与同事共同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努力构建一个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教育工作团队,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与同事和谐相处、共同成长,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策略之一。

当然,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创建奋发向上的团队,不仅是教师应积极参与、践行的事情,也是学校管理中应努力实施和实现的大事。

4.与学校共同成长学校的成长仅靠某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体教师、学生共同为学校的进步增添光彩,才能推动学校的发展,才能促进学校的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