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俄罗斯主要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B.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煤、铁资源丰富C.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工业为主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矿产资源不足;乌拉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莫斯科、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圣彼得堡是重要的重工业中心,故选C。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俄罗斯的工业的分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工业区的部门。
2.下列关于俄罗斯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西伯利亚高原位于乌拉尔山和叶尼塞河之间B.东欧平原位于乌拉尔山和叶尼塞河之间C.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和叶尼塞河之间D.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和勒拿河之间【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俄罗斯有四大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其中位于欧洲部分的是东欧平原.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其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中西伯利亚高原位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故A不符合题意;东欧平原位于乌拉尔山以西,故B不正确;东西伯利亚高原位于勒拿河以东,故C符合题意;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与叶尼塞河之间,故D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俄罗斯的地形分布。
读图记住地形区位置即可解答。
3.基于北京城市的主要职能,目前最适合在北京城区发展的工业部门是A.煤炭工业B.高新技术产业C.化学工业D.钢铁工业【答案】B【解析】【详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故最适合在北京城区发展的工业部门是高新技术产业。
【点睛】本题考查了北京职能及工业发展。
4.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A.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故选B.5.“一带一路”互联互网,“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A.各个国家经济发展自成一体B.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削弱C.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D.国际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中。
“一带一路”充分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就是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
6.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B.西部地区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C.东部地区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D.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壤肥沃【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该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
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东部地区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人口集中。
西部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少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人口稀疏。
故选:D。
【点睛】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7.城市化进程中,下列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的态度,可取的是()A.全部拆掉后改建现代建筑B.坚决不拆C.只要能带来大量经济效益,就可以拆D.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保护和改造【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世界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能全部拆除;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保护和改造,故答案选D。
8.读亚洲及两个半岛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信息叙述错误的是()A.三地气候类型都是热带季风气候B.乙半岛上有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C.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D.甲半岛上人们以米饭为主食2.下面有关甲半岛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复杂多样,中间高四周低B.南北高,中间低C.山河相间,北高南低D.以平原为主,南高北低3.乙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地势低平,平原广阔B.东侧降水量多于西侧C.旱季盛行西南季风,雨季盛行东北季风D.气候炎热,旱涝灾害频繁4.丙半岛上没有河流的原因是()A.没有高原山脉分布,不易发育河流B.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蒸发量大C.距海遥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D.半岛面积小,没有河流发育的空间【答案】1.A2.C3.D4.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中南半岛,乙地位于印度半岛,丙地位于阿拉伯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因此A选项错误。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B正确。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C正确。
中南半岛气候湿润,河流众多,水源充足,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生长,因此当地居民主要以食米饭为主,D正确。
故选A。
2.读图可知,甲半岛是中南半岛,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C正确。
故选C。
3.读图可知,乙半岛是印度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A错误。
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东侧的降水量少雨西侧,B错误。
旱季盛行东北季风,雨季盛行西南季风,C错误。
气候炎热,旱涝灾害频发,D正确。
故选D。
4.读图可知,丙是阿拉伯半岛,因为阿拉伯半岛常年受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因此地表河流稀少。
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
9.我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省区是()A.黑龙江省B.吉林省C.浙江省D.台湾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位置越偏东部就越最早先看到日出,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我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135°E),隶属黑龙江省,这里是我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省区,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辽阔的疆域。
10.读图中的四幅图,它们是同一个地形的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图是()A.A B.B C.C D.D2.该等高线图表示的是哪种地形()A.盆地B.高原C.山地D.平原【答案】1.A2.C【解析】【分析】1.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图中的四幅图中,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图幅越大的比例尺越大,故选A。
2.由图中等高线地图可以看出,图中等高线是中间海拔高、四周海拔低,等高线在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地形崎岖,表示的是山地地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有关知识,要知道比例尺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11.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造就了各地服饰、饮食、民居等文化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藏日温差大,藏族传统服饰是藏袍B.新疆气候寒冷,维吾尔族常喝酥油茶C.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窑洞D.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赛龙舟【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当地藏族人民非常好客,会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竹楼,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居;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摔跤、射箭和赛马;故选:A。
12.读某地气温和降水图(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B.该地区河流有结冰现象C.该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400mm之间D.雨热同期是该气候主要特征之一【答案】D【解析】【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横坐标表示降水量,纵坐标表示气温。
因此该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冬季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且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雨热同期是该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及分布。
13.造成大陆漂移的原因是A.板块运动B.地球的自转C.地球公转D.人类活动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
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详解】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大陆漂移的原因是板块运动,地球自转、公转等地球的运动和人类的活动与大陆漂移无关。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牢记即可。
14.有关印度的论述以下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B.降水量时间分布不稳定C.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快D.混血种人数量非常多【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关于印度的叙述,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人口国家,故A正确。
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的时间分布不稳定,故B正确。
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快,被称为“世界办公室”,故C正确。
印度以白色人种为主,混血人种少,故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选D。
15.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平原B.等高线图上的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C.地图的上方总是表示北方D.等高线闭合的地区都是山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故A不正确;B、等高线图上的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故B正确;C、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方不一定表示北方,需按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定方向,故C不正确;D、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故D不正确.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