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于RFID技术的名木古树管理系统初探
基于RFID技术的名木古树管理系统初探
在单机或局域网内实现对名木古树的空问信息管理,完成档案查询、
GIS
空间信息浏览、距离测定、区域分析等功能.不足在于信息的共享化
低,使用范围窄[13一14]。
WEBGIS[15]
缓解信息共享化低、使用范围窄的问题,实现了名木古树信息的网上 分布和系统管理。
便于对名木古树进行准确的动态监测和查询;
现代化的图文 便于对其牛态环境进行研究,提出有效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途径; 数据管理系统 弥补了传统纸介质档案资料的缺陷[16];
从图2中可以看出,这些小铁钉w】
其实是一个个能被激活的可擦写存储器, 学名“电子标签”。将它们一一植入树干, 就成了名木古树随身携带的“档案夹”,且 永远不会脱落。基于RFID技术的名木古 树管理系统的建立将会帮助工作人员更 加高效的管理和追踪名木古树生长全过
程 长自(1勺11“]给小每铁一钉棵’名’木 -电古子树标安签装,一并颗写两入厘代米 表
该名木古树身份的唯一ID代码和各种 信息,当该名木古树在RFID阅读器的识 别范围内,或者工作人员拿着手持阅读器 靠近该片树木区时,阅读器就会自动将该 区的数据信息识别出来。将数据传输到名 木古树管理信息系统,便可以实现对名木 古树的全程追踪),及时发现异样状况,及 早处理。同时,它还将会帮助他们进行名 木古树的防虫、防盗、防火等,避免名木古 树遭受伤害。例如名木古树一旦生病,医 生对于其过往资料一照可知:何时浇的 水、施过什么肥、生过什么病、是否“搬”过 “家”,全都一目了然。万一遭人破坏,“电 子园丁”还能不动声色地记下肇事者的蛛 丝马迹。
基于酮D技术的名木古树■理系统初探
口陆研张绍文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RFID技术是一项成熟而且先进的技术,它正在以蓬勃的发展态势向各行各业进行延伸,而且它备受重视,已被列为本世 纪十大重要技术项目之一.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林业领域尤其是在我国林业贵重资源管理系统(例如名木古树管理系统)中应用RFID 技术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该文综述了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也展望了未来的趋势。该文还综述了名 木古树管理系统,并初步提出了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名木古树管理系统的构想。
3.2名木古树管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 现状
3.2.1保护名木古树的意义 名木古树是我国珍贵的林业资源,它 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它对 于维护国家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 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我国被世界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丰 富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使得名木古树表 现出种类的多样性。然而根据建设部的初 步统计。我国百年以上的古树约20万株。 大多分布在城区、城郊及风景名胜地,其 中约20%为千年以上的古树。由于生态 环境的恶化以及诸多急功近利的原因,使 得这些古树均有不同程度的衰老并导致 死亡。因此研究管理和保护名木古树具有 很强的现实意义。嘲 3.2.2现今对名木古树保护中的研究 名木古树研究多涉及资源调查和养 护管理等方面。如:北京市园林局和林业
发展,名木古树作为优秀的旅游资源和文 化遗产。迫切需要其相关信息和知识的广 泛推广,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RFID 技术的发展为名木古树管理找到了方向。 我们可以通过利用RFID技术对名木古 树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建立基于RFID技 术的名木古树管理系统,为今后的保护和 管理工作提供更大的方便。并考虑名木古 树的特殊性,充分发挥RFID技术的优势, 从各方面来完善其保护管理。
表1识别技术的比
性
读取 方式
保密性 智能化
环境适 应能力
寿命
ISO 标准
成本
条形码 纸
小
只读 光电转换 差
无
差 较短 有 最低
磁卡 磁性物质 较小 读/写 电磁转换 一般
无
较差 短
有
低
IC卡 EEPROM
大 读/写 电擦写 最好
有
好
长
有 较高
RFID EEPROM
大 读/写 无线通信 最好
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名木古树管理 系统应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现阶段我国名木古树基本上都是 进行档案管理和信息记录,这样不仅费时 费力,而且出错的机率也高了很多;
,(2)共享化低、使用范围窄; (3)成本偏高。 3.3名木古树管理系统的未来的应用
发展方向/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
最早
引入 信息 技术
后
表2名木古树管理系统的演进、功能探讨、特点及优缺点比较
技术手段
特点及优缺点
人工手段 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而且出错率高,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早期单机版 (MIS)
涉及范围较小,一般集中在为某公园和单位的古树建奇档案库,可以 进行基本的查询和修改等管理工作。并可对古树的相关因子进行因 子分析,对不同级别、不同管理方式下的古树生长状况进行比较等
(2)RHD技术的应用领域并不全面, 例如在林业中的应用就很少,尤其是在我 国林业贵重资源的追踪与管理中的应用 更是堪称一片空白。这是目前存在问题的 关键。
2.6中国RFID产品未来的应用发展 趋势
针对以上问题,相信中国RFID产品 未来的应用发展将有向林业领域靠拢的 趋势,在林业领域中的应用将大幅增加, 尤其是在林业贵重资源的追踪与管理上, 更有很大的应用发展空间。
关键词:RFID技术名木古树管理系统
1.前言 目前RFID技术是一项成熟而且先 进的技术,它正在以蓬勃的发展态势向各 行各业进行延伸。而且世界各国、各行业 和企业都对RFID技术十分重视,被列为 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项日之一,也被视为 继互联网技术之后的一次新的发展契机。 但是在我国,现在林业领域尤其是在林业 贵重资源管理系统应用RFID技术几乎 是一片空白,急需进一步的拓展开发。 名木古树是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社 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名木古树是我国珍贵 的林业资源,它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宝 贵的财富,它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平衡,促 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大的战略意义。然而纵观现阶段我国名 木古树基本上都是进行档案管理和信息 记录,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出错的机 率也高了很多。而RFID技术的发展为名 木古树管理系统的改进提供了一个很好 的技术平台与发展契机。本文旨在通过综 述RFID技术和名木古树管理系统,应用 RFID技术对名木古树进行管理,提出建 立基于RFID技术的名木古树管理系统 的构想,对进一步提高和优化我国林业信 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RFID技术简介 2.1 RFID技术概念特点及组成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俗称电 子标签。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 开始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非接触 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 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 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 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最简单的 RFID系统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
3.名木古树管理系统概述 3.1名木吉树的定义 名木古树是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社 会文明程度的标志。生态学家说:一棵古 树就是一个基凶库;考古学家说:一棵古 树就是一个活的古董:历史学家说:一棵 ,古树就是一部史书。早在1963年。我国就 提出了名木古树的标准:“①有纪念意义 的;②树形奇特、有历史传说的;③国内
有
最好 最长 不全 不全
万方数据
前已相当广泛,涉及领域很多。在国外, RFID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 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例如:汽 车火车等交通监控、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 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 产自动化、安全出入检查(门禁保安系 统)、金融交易、仓储管理、畜牧管理、车辆 防盗等吵等众多领域;在国内,RFID主 要应用于物流、医疗、货物和危险品追踪 管理监控、民航行李和包裹管理、强制性 检验产品、证件防伪、不停车收费、电子门 票、汽车防盗物品跟踪等领域,并且不断 开拓新的应用。
但是成本偏高
GPS
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全程追踪和管理。但是成本仍然很高
万方数据
4.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名木古树 管理系统的构想
钉’我u电们子可园以丁用一”颗,颗为两名厘木米古长树的提“供小精铁
确化管理,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名木古 树管理系统。而且该系统会使得照看名木 古树动作精准。
其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l。 2.3 RFID不同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 的优越性 从上图l中可以明显得出,RFID技 术不同于条形码、磁卡、lC卡等其他自动 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可擦写、防冲撞和 内存容量大的优点,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非 接触识别,可以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及高 速运动的电子标签。它以无线方式通信,无 须外露电触点,电子标签的芯片可以按不同 的应用要求来封装,可以抵抗恶劣环境等。 RFID技术不同于其他各种自动识别 技术的优越性,可以归纳总结如表l。 2.4RFID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 此外,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目
与单一的人工维护相比,“电子园丁” 手脚更快——浇水、施肥的同时,档案就 会自动更新,记录更精准——维护时间、 施肥类型绝,B“笔误”,即便偶尔有园丁偷
青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调体系探讨
口万蓬勃
t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青岛266109)
摘要:青岛市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存在着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 高,结构布局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构建青岛市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可尝 试以下途径:制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强化教育培训,加速提升农村实用人才 数量和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构建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 用的服务平台.
局先后3次对北京地区的名木古树做过 较全面的普查。张振远、董源、李振南、云 南省林业厅和林学会等分别对辽北地区、 山西、浙江雁荡山和云南省的古树做过调 查。山东成立了“泰山古树名木研究室’,’ 斐敦和等还对泰山古树的抗旱措施做了 研究t6-1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