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个分,共分)1.cause of disease2.matching3.relative risk (RR)4.bias5. incubation period二.单选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分,共分)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E)A 临床医生从个体获得资料,流行病学医生从群体获得资料B 流行病学医生擅长统计学,而临床医生不擅长统计学C 临床医学主要与疾病的治疗有关,而流行病学主要与疾病的预防有关D 流行病学医生研究疾病的原因,但不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临床医生对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都得研究E 流行病学医生研究不同人群中疾病频率的差别,而临床医生研究人群中个体的疾病状况2.最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 (A)A 观察法B 实验法C 理论法D 横断面调查E 病例对照研究3. 在人类生态学上,疾病与健康有关的三大因素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C)A 患者、隐性感染者、健康者B 患者、传播途径、社会因素C 宿主、环境、病因D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性E 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4.下列关于病因的陈述哪项最准确 (E)A 致病因子B 不良心理行为因素C 有害物质D 病原微生物E 所有可以导致人群发病率升高的因素5.下列哪项不是判定因果关系的标准 (D)A 关联的强度B 正确的时序关系C 剂量-反应关系D 统计学显著性检验E 关联的可重复性6.所谓疾病分布是指 (E)A 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B 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C 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D 地区、人群和长期变异E 地区、人群和时间分布7.下列哪个因素对传染病年龄分布影响最大 (D)A 潜伏期的长短B 医生诊断水平的差异C 营养状况的不同D 免疫水平的高低E 劳动强度的大小8. 下列哪项关于患病率的论述是正确的 (E)A 患病率一般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说明此类疾病流行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对于急性病和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B 患病率计算时分子是一定时期内的新、旧病例数C 在对不同地区进行患病率的比较时,应考虑年龄、性别等的构成,进行率的标准化D 在发病率、病程均稳定的情况下,患病率等于发病率乘以病程E 以上都正确9. 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这样在人群中 (B)A 该病的发病率会上升B 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C 该病的发病率、患病率都会升高D 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E 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10.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C)A 患病率B 发病密度C 罹患率D 感染率E 续发率11. 下列关于抽样调查与普查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D)A 抽样调查和普查都属于观察法B 抽样调查覆盖面一般比普查广,而且费用省、速度快C 抽样调查与普查均不适用于调查患病率很低的疾病D 抽样调查特别适用于变异程度大的调查对象E 普查不存在随机误差12. 下列哪一项是病例对照研究(D)A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B 在戒烟和至今仍在抽烟的男子中调查肿瘤的相对危险度C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种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D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他资料,以测量病例组中各项特征或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E调查以往患病率的趋势,以便预测将来疾病的发生13. 队列研究的对象是(E)A. 未患某病的人群B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C患某病的人群D患某病且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E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14. 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E)A 设立对照组B 不设立对照组C 样本含量存在差别D 研究对象年龄不同E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15.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是为了 (D)A 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B 使试验更具有代表性C 使试验结论更可靠D 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E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16根据疾病监测的定义,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B)A 疾病监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B疾病监测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C 疾病监测与疾病报告有关 D疾病监测应对某病传播的可能性予以监测E疾病监测用来观察疾病的发生.17.农村发现甲类传染病及乙类的艾滋病,肺炭疽、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的报告时限为 (B)A 6小时以内B 12小时以内C 24小时以内D 36小时以内E 3天以内18. 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D)A 临床症状的轻重B 是否排出大量病原体C 活动范围的大小D 该病的传染期E 该病的潜伏期19. 判断药物不良反应是否出现的一条必需的原则是 (D)A 与已知的药物不良反应相符B 停药后反应停止C 重新用药反应再现D 时间顺序合理20.判断疾病预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E)A 临床经验 B疾病自然史 C 前瞻性观察D回顾对比 E临床试验三.多选题(下列A、B、C、D、E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的选项,每题分,共分)1.流行病学的特点有 (BCDE)A 个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对比的特征D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E 社会医学的特征2. 流行病主要的研究方法中包括下列 (ABDE)A 分析法 B实验法 C病案分析 D描述法 E观察法3.以下属于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的选项有 (ABCDE)A 联系的时间顺序B 联系的强度C 剂量-反应关系D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E 联系的合理性4.下列哪些特征属于人间分布 (ABCD)A 年龄B 职业C 性别D 家庭E 季节性5.造成疾病具有周期性的原因有 (ABCDE)A 该病传播机制容易实现B 要有足够的易感者C 病后形成免疫D 主要发生在大中城市E 易感者积累的速度或病原体变异的速度6.关于爆发说法正确的是 (ACDE)A 发病主要见于集体单位B 发病时间短主要指在该病的最短潜伏期内C 爆发的原因与感染者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有关D 爆发的原因与感染者有共同的传染源有关E 爆发的原因一般容易判断7.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ABD)A 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B 早期发现病人C 直接验证病因假设D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E 治疗病人8.开展普查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ABE)A 有足够的人力物力B 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C 疾病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术应非常先进D 检验方法的特异度不高E 检验方法的灵敏度较高9. 关于抽样调查,正确的是 (ACD)A 省时间、省人力物力 B可用于变异较大的资料C 调查范围小 D资料分析比较复杂E 可用于需要普查普治的计划10.下列选项属于现况研究的是(ACD)A.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B.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他资料,以测量病例组中各项特征或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C.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种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D.研究饮用水源中的黄曲霉毒素与该地区肝癌发病率的关系E.调查者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进行分层,并进行追踪随访,以发现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11.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有 (ABCE)A 暴露史可靠程度较低B 一般不能计算发病率C 病例不能代表全部病例D 不能同时调查多个因素E 易产生偏倚12. 队列研究的优点有 (ABD)A 能直接估计因素于发病率的联系和联系强度B 便于计算“剂量-反应关系”C 投入的力量小,花费的时间短D 较适用于常见病E 暴露人年计算较易1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有 (ABCDE)A 它是前瞻性研究B 必须增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C 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 D实验分组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E 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14. 诊断试验的可靠性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 (ACD)A受试对象生物学变异 B变异系数 C观察者D实验室条件 E符合率15.下列哪些是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ABCD)A 新生儿增加B 易感人口的迁入C 免疫人口的死亡D 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E 预防接种16.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ABCDE)A 气候B 人口密度C 地理特点D 季节E 卫生文化水平17.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取决于(ABCDE)A 携带时间B 病原携带者职业C 病原携带者社会活动范围D 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E 病原携带者卫生习惯18.属于人工自动免疫制剂的有 (ABC)A 活疫苗B 死疫苗C 破伤风类毒素D 破伤风抗毒素E 丙种球蛋白19.下列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有 ABCA加强身体锻炼 B合理营养 C保护和改善环境D产前检查 E康复治疗20.下列哪些反应属于A型药物不良反应ABEA副作用 B首剂效应 C药物变态反应D药物异质反应 E继发反应四.简述题(每题分,共分)1. 简述统计学联系与因果联系的区别。

2. 简述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

3.简述流行病学实验的分类其设计原则。

4.什么是筛检?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哪些?5. 简述RCT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用途.五.论述题(每题分,共分)(1)试述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2) 试述混杂偏倚的产生及控制。

一.名词解释1. 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2. 匹配或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3.相对危险度: 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表示暴露者易患某病的程度.4. 偏倚: 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某变量的测量值偏离其真实值,使得研究结果或推论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偏差,是由于系统误差造成的。

5. 潜伏期:指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

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各不相同,主要与病原体在机体内繁殖时间有关。

二.单选题1. E2. A3. C4. E5. D6. E7. D8. E9. B 10. C11. D 12. D 13. E 14. E 15. D16. B 17. B 18. D 19. D 20. E三.多选题1. BCDE2. ABDE3. ABCDE4. ABCD5. ABCDE6. ACDE7. ABD8. ABE9. ACD 10. ACD11. ABCE 12. ABD 13. ABCDE 14. ACD 15. ABCD16. ABCDE 17. ABCDE 18. ABC 19. ABC 20. ABE四.简述题1. 统计学联系:两者的联系消除了抽样误差因果联系:必须具备统计学系,同时还必须排除是由各种偏倚引起,并且符合因果推断标准。

2.(1)关联的时间顺序(2)联系的强度(3)剂量-反应关系(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5)关联的可重复性(6)关联的合理性(7)暴露终止效应3. 分类 1.临床试验 2.现场试验 3.社区干预试验设计原则:设立对照;随机化;盲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