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设计流程(非常全-非常详细)

结构设计流程(非常全-非常详细)

结构设计各阶段内容及深度规定总则规定:1.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应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技术要求简单的民用建筑工程,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且合同中有不作初步设计的约定,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

2.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以下原则进行:(1)方案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

(注:对于投标方案,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标书要求。

)(2)初步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

(3)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对于将项目分别发包给几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文件相互关联处的深度应当满足各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3.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和地方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目录或施工图设计说明中注明被应用图集的名称。

重复利用其他工程的图纸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用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足新设计项目的需要。

4.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足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5.本规定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具有通用性。

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设计,执行本规定时应根据项目的内容和设计范围对本规定的条文进行合理的取舍。

结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分时段、分批次进行。

各阶段都有相同内容,但设计深度不同,应该逐步加深。

通过各个阶段各专业互提资料,有序实现各阶段各专业的设计内容。

通过加强结构设计过程的执行,减少错、漏、碰、缺,保证设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一、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人员要做到:确定建筑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等;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多方案比较确定结构选型。

结构设计人员应深入了解工程项目的规模、使用性质、设计标准和投资造价等情况,在建筑专业初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是否抗震设防和结构设计人员自身拥有的结构设计概念、经验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

任何工程项目的结构方案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安全、使用、施工周期和造价,结构设计在方案阶段应该重视。

方案设计文件是用于设计投标的必要内容,至关重要,方案设计不仅仅是建筑专业图纸和说明,各专业应融合其中,尤其是较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必须有明确的结构方案,经得起方案设计评比中责问和评议。

方案设计文件同时也用于办理工程建设的报批有关手续中。

方案设计阶段一般结构专业没有图纸,结构体系、柱网和墙体布置在建筑专业有关图纸中表达,而结构设计方案要有说明。

结构方案设计的说明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要简要、通俗地说明本工程结构体系的选择合理性和先进性。

要做好设计方案介绍的准备。

在工程方案设计评比时,不采用招投标方式,也需要给投资建设单位进行设计方案的全面介绍;不仅仅建筑专业(当然是主要的专业),其他有关专业也需要作介绍。

对于某些工程如大跨度体育馆建筑、机场候机楼、影剧院及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介绍是重要内容。

(一)方案准备工作1.现场踏勘:①围绕地形、地貌及新老建筑的关系,是否有影响新建工程基础施工的障碍物。

②了解各专业有关条件,如水、暖、电的入口方向、位置、地下管线走向及现状。

③了解当地建材情况,如钢材等级、最高混凝土使用等级、商品混凝土情况、填充砌体材料。

④了解当地相关法规及设计标准。

⑤当地的地基处理能力及方法。

⑥当地施工技术水平。

2.根据初期地质报告,了解工程建设场地有无不良地质情况(如液化、湿陷、断裂带、软弱土、软硬不均、滑坡等),标准冻深、是否冻胀,地下水情况(特别注意地下水有无腐蚀性),场地类别。

无地质报告时,参照相邻建筑的地质报告。

3.当地工程特殊做法、甲方特殊要求。

4.积极熟悉工程可能用到的结构形式及相关规范规定、技术措施。

(二)结构专业接收各专业提供资料结构专业首先接收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依据、简要设计说明,设计人员对建筑概况及设计范围等进行确认,提出调整意见并反馈给建筑专业。

如果工程较大、较复杂,结构专业根据工程需要接收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提供资料。

强调:向建筑专业提供资料中,如需确定剪力墙的位置,结构专业需用PKPM程序建模试算。

此时,要求建筑专业提供大概的楼面做法,隔墙的厚度及位置。

jUqrv(三)结构专业提供资料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专业首先接收建筑专业资料,之后与其它各专业相互配合,研究结构的可行性并确定结构方案,对各专业提供的资料予以确认或提出修改意见,在接收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资料的同时,向各专业反馈资料。

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人员要做到:确定结构设计原则、对方案设计阶段确定的结构体系的确认,并提出基本构件的控制尺寸;设计文件应尽量考虑周到、为施工图设计打下一个好基础,提供能为编制概算所需的结构简图及附加的文字说明。

OldeF此阶段结构设计人员需用PKPM进行建模试算。

试算结果应做到结构主要(一)结构专业接收各专业提供资料第一时段: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首先接收建筑专业提供的方案审批意见、修改和补充内容。

第二时段:建筑专业提供的资料应有设计依据,简要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

续表2.2 结构专业接收建筑专业提供资料(第二时段)结构专业与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的配合,主要是接收三专业提供的净高、开洞、设备尺寸和重量等资料。

续表2.3 结构专业接收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提供资料(第二时段)(二)结构专业提供资料(第二时段)结构专业在接收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资料同时,研究资料并进行结构初步设计工作,向各专业提出修改和估算的结构构件基本尺寸,新技术的应用等资料。

表2.4 结构专业提供资料(第二时段)强调:初步设计阶段完成后,墙、柱、楼梯间的平面位置,不宜再作调整。

三、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专业应完成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计算书应一式两份,一份单位内部存档)。

w17oK(一)各专业互提资料施工图设计阶段各专业分三个时段互提资料,做为各专业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的依据。

第一时段结构专业接收建筑专业提供的资料后,通过各专业的配合,对提供的资料进行复核和确认,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意见反馈给建筑专业。

第二时段结构专业接收建筑专业提供的资料后开始分批(次)反提资料,反提资料可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

第三时段结构专业接收建筑专业提供的资料后反提资料,与各专业间细微修改、调整及配合,按设计进度同期进行。

第一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专业首先接收建筑专业提供的主管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审批意见,修改补充内容等。

第二时段:建筑专业提供的资料有设计依据及根据各专业反馈意见修改过的设计图纸。

第二时段:结构专业在接到建筑专业资料后,进行结构的施工图设计,并把细化后的本专业资料反提给其它各专业。

第二时段:结构专业在提出资料给各专业的同时,要与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就设备位置,重量及需要开洞大小,位置等进行交流,并接收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提出的资料。

续表3.3 结构专业接收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提供资料(第二时段)第三时段:结构专业接收建筑专业资料,有楼电梯大样、墙身节点等。

第三时段:在接到建筑专业的资料后,结构专业再分别向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提出结构的第二次修改的开洞和基本构件尺寸,如无修改可不反提资料。

施工图制图顺序:首先,绘制墙、柱配筋施工图,并根据计算结果调整配筋及部分构件尺寸;再梁、板配筋施工图,并根据计算结果调整配筋及部分构件尺寸。

然后,根据基础计算结果,绘制基础施工图。

最后,绘制楼梯配筋图、节点配筋图。

h2Bsm。

以上工作完成后,整理打印结构计算书。

(二)施工图自检、审核、校对将整理好的全部施工图打印成白纸图交给结构审核人进行审核。

同时,设计人员进行自检。

根据审核意见修改施工图。

修改完成后,打印施工图,请校对人按照审核意见及个人意见进行校对,设计人员应旁站修改。

NHKsM。

及时、准确、认真地答复施工图审查中心的审查意见。

(三)结构施工图设计内容的具体要求1.图纸目录应按图纸序号排列,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重复利用图和标准图。

2.结构设计总说明每一单项工程应编写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对多子项工程宜编写统一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如为简单的小型单项工程,则设计总说明中的内容可分别写在基础平面图和各层结构平面图上。

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1)本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2)设计±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3)图纸中标高、尺寸的单位;(4)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和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5)建筑场地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kZOl0。

(6)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级;(7)扼要说明有关地基情况,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抗液化措施及要求、地基土的冰冻深度,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rFaCb。

(8)采用的设计荷载,包含风荷载、雪荷载、楼(屋)面允许使用荷载、特殊部位的最大使用荷载标准值;(9)所选用结构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及相应的产品标准,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说明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长方法、预应力构件的锚具种类、预留孔道做法、施工要求及锚具防腐措施等,并对某些构件或部位的材料提出特殊要求;CLAXx。

(10)对水池、地下室等有抗滲的要求的建(构)筑物的混凝土,说明抗滲等级,需作试漏的提出具体要求,在施工期间存有上浮可能时,应提出抗浮措施;03HxK(11)所采用的通用做法和标准构件图集;如有特殊构件需作结构性能检验时,应指出检验的方法和要求;(12)施工中应遵循的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

3.基础平面图(1)绘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包括承台、基础梁等)的位置、尺寸、底标高、构件编号,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绘出放坡示意。

(2)标明结构承重墙与墙垛、柱的位置与尺寸、编号,当为混凝土结构时,此项可另绘平面图,并注明断面变化关系尺寸。

(3)标明地沟、地坑和已定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无地下室时±0.000标高以下的预留孔与埋件的位置、尺寸、标高。

(4)提出沉降观测要求及测点布置(宜附测点构造详图)。

(5)说明中应包括基础持力层及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基底及基槽回填土的处理措施与要求,以及对施工的有关要求等。

(6)桩基应绘出桩位平面位置及定位尺寸,说明桩的类型和桩顶标高、入土深度、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成桩的施工要求、试桩要求和桩基的检测要求(若先做试桩时,应单独先绘制试桩定位平面图),注明单桩的允许极限承载力值。

(7)当采用人工复合地基时,应绘出复合地基的处理范围和深度,置换桩的平面布置及其材料和性能要求、构造详图;注明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等有关参数和检测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