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维新运动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 观念,这是它留给后人的最可贵的精神遗产。近代文化教 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近代传媒的影响从通商口岸拓展到 内陆城市,人们的认知空间扩大。维新派提倡文明的生活 方式,影响很大。
2.经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
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指导:早期维新派的产生和维新思潮的形成。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
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 剧性一募。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 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 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 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 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 其子阿历克塞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 儿子处死.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维新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维新派
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激发了人们
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 2.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一 时期,具有维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形成,他们的宣传和 主张及其实践活动,起到了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4.组织机构:1898年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
保教”为宗旨,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5.百日维新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 )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人能产生如此重大 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
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
的努力,俄国显然摆脱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 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 道路的曲折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1682 ~ 1725 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 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
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
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
走向政治实践。 2.变法宣传:康有为等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尤其 是北京的强学会和上海的《时务报》影响较大,维新变法 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3.施政纲领: 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 局折》,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 纲领。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例】
材料一
(2008·宁夏·41)阅读下列材料: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
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 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 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 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历 史 配 岳 麓 书 社 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社会危机: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激发了民族 意识,“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口号。
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解析】 本题以中国维新变法和俄国彼得改革的相 关材料为背景,重在考查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体现了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等新 课标能力的测试目标和要求。解答此题要运用归纳概括和 比较的方法,这与平时的训练密切相关。第 (1) 题,康有 为的主要观点,要抓住材料的主要意思,稍加概括就可。
是”诏书,宣布变法。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方面。 (3) 评价:新政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 持,但是变法措施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和定宪法等内 容。
(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6.失败:新政危机四伏,遭到旧势力强烈反对。慈
禧太后做好随时镇压的准备。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 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戊戌六君子。新政内容除设立 的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