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 (1)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1)1.2建设项目概况 (1)1.3选址、规划符合性分析 (2)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2.1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2.2环境影响评价围 (3)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4)3.1污染源分析 (4)3.2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0)3.3环境影响预测 (10)3.4环保对策与措施 (13)3.5环境风险评价 (14)3.6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 (14)3.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5)3.8环境管理制度及监测计划 (15)4公众参与 (16)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7)6联系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嘉诚环境工程受天元锰业委托开展对天元锰业年产3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向公众进行第二次信息发布,公开环评容。

本文本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本项目为天元锰业年产3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位于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区北侧。

天元锰业是一家生产电解金属锰的专业企业,公司成立于1986年,曾先后被中卫市人民政府评为发展工业经济“先进集体”和招商引资“先进企业”。

天元锰业原有金属锰生产能力12000t/a,2006年扩建一条15000t/a电解锰生产线,2008年扩建3×15000t/a电解锰生产线,使电解锰生产能力达到72000 t/a。

2011年扩建120000 t/a电解锰生产线,使现有电解锰生产能力达到192000t/a。

随着电解金属锰行业的迅速发展,公司现有生产量已不能满足国外市场需求,因此公司规划在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区建设年产300000t电解金属锰项目。

1.2建设项目概况本项目主要建设有原料车间、球磨车间、二氧化锰焙烧车间、福美钠车间、二氧化硒车间、化合车间、压滤车间、精滤车间、电解车间、机修车间、成品库、抛光室、办公、职工宿舍等设施。

本项目工程特性表详见表1。

项目主要产品定位为电解金属锰,年产量300000吨,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建设期为18个月,总投资624173.31万元。

表1.2-1 工程特性表1.3选址、规划符合性分析1.3.1选址合理性本项目厂址位于中宁县新材料循环经济示区,距中宁县城9 km,距109国道2 km,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项目给水采用工业园区供水管网供水,冷却水循环利用。

用电由华夏特钢建设的330变电所供电电源提供。

供汽、供暖由天元锰业在工业园区建设的4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提供。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且周围5km无村庄等环境敏感点。

1.3.2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年产电解锰30万吨,单条生产线(一台变压器)年生产规模为1.5万吨,电解金属锰整流变压器容量为30000kvA,化合槽(罐)有效容积≥350m3,项目工艺与技术不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目录之列。

另外,项目各种技术及指标符合《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0号 2010-12-30实施)、《电解金属锰行业准入条件》中的相关要求。

1.3.3规划符合性项目厂址、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符合《自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

中宁县新材料循环经济示区产业定位为建设以煤炭及深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冶金、化工项目为主的循环经济工业区,本项目属有色金属冶炼,符合工业园区产业定位。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区北侧,项目四周以沙地、荒地为主。

项目东侧750m 为中宁电厂煤灰场,东南侧2km为中宁电厂,南侧3.7km为华夏特钢硫酸厂。

2.2环境影响评价围(1)大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技术原则与判据,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围为以项目拟建厂址中心为半径 2.5km 的圆形围。

(2)地表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因此,本项目仅对废水零排放可行性进行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污水经厂区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因此分析围为整个厂区。

(3)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围为本项目所在区域及厂界外200m的区域。

(4)地下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本项目属于I类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围为以厂区及下游影响区,包括以裕沟为中心两侧各4km,黄河为南部边界的区域。

(5)环境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次环境风险评价为一级评价,评价围为以厂区中心为原点,半径为5km,面积为78.5km2的圆形区域。

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3.1污染源分析3.1.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废气项目施工阶段地基平整、开挖、回填土方造成大面积裸露地面,施工场地建筑、物料运输过程等会形成短暂的扬尘污染空气。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定期对地面洒水,并对撒落在路面的渣土及时清除;车辆限速行驶,洒水抑尘;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禁止在风天进行渣土堆放作业,集中堆放建材,临时废弃土石堆场及时清运。

在采取以上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后,加上项目所在场地扩散条件较好,因此本项目施工阶段产生的废气可达标排放。

(2)废水施工废水包括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混凝土浇筑养护用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以及汽车机械设备冲洗含油废水。

施工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SS和石油类。

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化粪池不设排水口,必须做好防渗措施)进行处理后用于周围农田灌溉。

施工场地产生砂石清洗水、混凝土养护水、设备水压试验水及设备车辆洗涤水等导入事先设置的简单沉淀池(沉淀池不设排水口,必须做好防渗措施)进行沉淀后作回用水用于施工道路、临时堆场的喷洒用水。

(3)噪声施工期的噪声主要为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运行噪声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

经预测,施工期主要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声在150m处约为30.5-55dB(A)之间,预测值均能满足3类区昼间和夜间标准要求。

施工期交通运输噪声可达100dB(A)以上,采用点声源模式预测其影响,我们以一般的载重车为例,其在1m处的声压级为90dB,在10m处的声压级为70dB,所以运输机械应距离环境敏感点10m以外,便可以使噪声低于75dB(A)时,可达到标准要求。

项目施工工地采用低噪声机械,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对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建立临时隔声障等方法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将施工时间安排在昼间进行,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和行走时间,可以有效地防止施工现场的施工噪声超标。

因此只要加强管理,项目建设能够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

3.1.2营运期污染源分析(1)废气本项目电解金属锰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原料破碎、球磨工序中产生的碳酸锰(MnCO3)粉尘,化合(浸出)工序中产生的硫酸雾及中和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的氨气。

1)粉尘碳酸锰矿在破碎、球磨工序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碳酸锰尘。

破碎、破碎工序各设六台布袋除尘设备,布袋除尘设备处理效率99%,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破碎粉尘和球磨粉尘浓度分别为7.37 mg/m3,8.194mg/m3,粉尘排放速率分别为0.737 kg/h,1.475 kg/h,年排放量分别为5.31t/a,10.62 t/a,总计15.93 t/a,处理后的污染物通过高度为20m,直径为0.4m 的排气筒排放,污染物排放能够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经布袋收集的粉尘作为化合车间碳酸锰矿粉的原料。

2)二氧化锰焙烧天然气燃烧废气二氧化锰焙烧使用天然气作为热源,各污染因子的排污系数及废气排放量见表3.1-1。

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各污染物均能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表4二级标准。

焙烧炉天然气产生的污染物通过两个高40m,直径为1m的烟囱直接排放。

3)焙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加料粉尘二氧化锰焙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锰加料粉尘(无组织排放)和反应产物CO2,项目焙烧过程中的反应率按90%计算,则无组织粉尘量180 t/a,CO2产生量为4.097×105 t/a。

4)硫酸烟雾化合(浸出)工序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为反应过程中产生硫酸雾,中和、电解过程中主要为排放的无组织氨气。

硫酸雾的挥发量为8.1kg/h,经过由36台酸雾塔(用水吸收,处理效率60%)进行处理后经20m排气筒(共18个排气筒,高度为20m,直径为0.4m)排放,每个排气筒的排放速率为0.18 kg/h,排放量为23.328t/a。

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45mg/m3,≤2.6kg/h)。

5)中和、电解过程中排放的无组织氨气量项目中和、电解过程中排放的无组织氨气量为7.5t/a,在靠近电解槽旁的墙壁上安装换风扇,经换风扇换风排入大气,每个车间配置60000 m3/h的通风装置,共计20个排气筒,每个车间排放浓度为0.868mg/m3,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

6)食堂油烟本项目油烟产生量为0.675t/a,拟设12灶头,在厨房灶口上方安装集气罩收集油烟后,用引风机将废气引入净化效率为90%的高效静电油烟净化器进行处理后,然后引至楼顶达标排放。

处理后的浓度为0.625mg/m3,0.0675 t/a。

油烟排放浓度为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相关标准。

7)福美钠生产废气福美钠生产过程中会有二甲胺、二硫化碳、硫化氢废气排出。

根据物料衡算,排入大气中的二甲胺、二硫化碳、硫化氢废气量分别为0.6 t/a,1 t/a,0.04 t/a。

喷淋装置的通风装置风量为200000 m3/h,经过喷淋装置处理后,二甲胺、二硫化碳和硫化氢的吸收率分别为:50%,60%,80%,通过排气筒排放的二甲胺、二硫化碳和硫化氢的排放浓度分别为2.08mg/m3,2.78mg/m3,0.056 mg/m3。

8)二氧化硒生产车间天然气废气二氧化硒生产过程中硒粉的提纯和氧化需要用天然气加热氧化炉,本项目二氧化硒生产需要天然气5.0×106m3/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