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计划书社区卫生服务计划书篇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商业计划书XX市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〇一一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概况 (1)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范围 (1)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3)四、项目单位情况 (5)第二章XX市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 (6)一、XX市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 (6)二、XX市卫生事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7)三、XX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 (8)第三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10)一、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 (10)二、项目建设的基本目标 (10)三、项目的主要业务功能 (11)四、建设规模 (11)五、主要建设内容 (13)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5)一、场址选择 (15)二、场地建设条件 (16)三、建设场址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18)四、土地利用合理性分第五章项目工程建设方案 (20)一、总平面布局 (20)二、平面布置方案 (21)三、竖向设计 (21)四、建筑外观设计 (21)五、建筑设施 (22)六、给排水设计方案 (24)七、电气设计方案 (27)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0)第六章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安全及消防 (31)一、环境保护 (31)二、生态环境影响分三、职业卫生安全 (35)四、消防............................................................................................................... (37)第七章节能方案 (39)一、节能原则、标准和规范 (39)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41)三、节能措施 (42)四、节能效果分析 (46)第八章机构设置与人力资源配置 (47)一、机构设置 (47)二、人力资源配置 (49)三、人员培训 (50)第九章建设工期 (52)一、建设工期 (52)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2)三、实施进度表 (53)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4)一、投资估算 (54)二、资金筹措 (58)三、资金使用管理 (58)第十一章项目招投标 (59)一、招投标范围 (59)二、招标组织形式及招标方式 (59)三、招标基本情况表 (60)第十二章效益分析 (61)一、效益评价说明 (61)二、运行费用效益分析 (61)三、税收............................................................................................................... (62)四、社会效益分析 (63)第十三章社会评价与风险分析 (66)一、社会评价 (66)二、风险分析 (68)三、结论与建议 (69)附件: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委托书2、《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梧发改社会[2010] 317号)3、《关于XX市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规划选址的复函》(梧建函(2011)311号)4、《关于XX是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环保初步意见函》(梧环管函(2011)170号)5、项目地籍图6、项目位置图7、总平面图8、各层平面图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市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项目建设地址:项目建设场址位于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桂船小区(桂村里)职工医院内。
(三)项目规模和建设内容:拆除原有建筑1038㎡。
新建业务用房一栋,按框架4层设计,总建设面积1422㎡。
设置护理病床30床;安装1部电梯。
(四)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349.5万元。
建设资金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自治区配套资金、业主自筹办法解决。
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自治区配套资金284万元,业主自筹65.5万元。
(五)项目业主单位:(六)项目负责人: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范围(一)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2、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发[2006]240号)3、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计划书篇二:2014社区健康服务策划书2014年度家庭医生工作室健康服务计划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社区的健康服务的逐步升华。
鉴于前期全科团队服务的健康服务的基础,我们计划在2014年在社区开展下列工作:一,构建4个家庭医生工作室。
建立金塘、解放、盘溪、大龙社区4个家庭医生工作室。
与社区居委会协商,保证家庭医生工作室的业务用房。
保证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二、成立社区慢性病俱乐部,推动社区居民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
我们将和社区居委会密切合作,共同筹划建立慢性病俱乐部,培养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该项目提高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自身责任和潜能、促进慢性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法”1,我们已经收集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量表、心理功能量表、社会功能量表、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量表。
对参与的社区居民我们将进行基本资料的收集、相关量表的基线调查。
2,实施方案:社区(包括志愿小组长的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共同参与开展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的实施模式,“共同参与型模式”。
采取的措施与活动有:①社区会议和个别面谈;②社区培训;③在社区张贴海报;④通过人际之间的口头宣传、动员;⑤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宣传单发放。
每周五下午,我们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地点在居委会三楼,形式以居民经验探讨、交流为主,居民自己选出的组长负责制。
每次定一个小的话题,医护在旁边作为指导。
突出自我管理,居民之间相互交流为主。
形式灵活,氛围和谐。
3,半年或者一年后,进行相关评估工作。
就相关知识量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自我管理能力等作评估。
赵宗权负责完成评估报告、赵翼洪主任负责修改,争取能发表一篇论文。
二、积极探索社区家庭责任医师制。
家庭医生责任制是以家庭医生为责任主体,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健康管理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以契约服务为主要特点的新型基层医疗保健服务模式。
实现基层服务向契约式主动服务模式转变,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家庭医生”目标,我们以金塘作为试点,积极探索社区家庭责任医师制。
我们和社区居民沟通、宣传,探索家庭责任医师的可行性、家庭责任医师的责任和义务、社区居民在家庭责任医师的制度下的责任和义务等。
与社区居民进行“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签约,分发了家庭医生联系卡,签约后,我们将向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体检、医疗咨询、双向转诊等服务。
同时继续扩大家庭病床范围,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孤寡老人、离退休人员、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各种上门医疗服务;开设家庭医生预约门诊。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电话、书面等形式向家庭医生获得各种卫生服务,可以获得我们家庭责任医生“量身定做”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服务计划,使“家庭医生制”真正成为社区居民手中的“健康保护伞”。
3月开始收集相关信息,开始签约病人。
初期探索阶段,服务对象重点为区内6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弱势群体及低收入居民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逐步覆盖至社区全人群。
同时循序渐进,确定服务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责任义务等款项,居民通过自主选择需要的服务项目并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协议”,逐步实现居民与家庭医生的责任契约关系,形成家庭健康管理的有效签约服务机制。
一年后,我们就相关情况进行评估,一年以来家庭责任医师的成效以及不足,以及以后的应对思路。
三、对金塘社区的人群通过疾病筛查,危险因素的调查等,了解金塘社区准确的基线资料,以更加有利于金塘社区的健康管理。
完成金塘社区居民的健康评估工作。
为金塘社区的健康管理、疾病管理等奠定基础。
同时这也为我们上述两项工作服务。
四、继续坚持每周五的下社区活动,与预约诊疗、家庭责任医师制、金塘社区慢性病俱乐部几项工作结合起来,尽量做到事半功倍。
五、与金塘社区合作共同申请“社区老年人自我健康保健的健康促进项目实施”。
针对辖区的老年人,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老年居民的自我保健的能力,找出影响自我保健能力的因素,并提出对策,然后有针对性的予以社区干预、健康教育。
通过社区宣传,让老年人积极参与到我们的项目中来。
针对老年的自我保健的现状,通过板报宣传、健康教育讲座、润达社区卫生中心医护人员的一对一的健康咨询、工作人员的上门访视等,让社区老年居民发生“知-信-行”的改变。
社区卫生服务书篇三:2013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思路2013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思路按照**区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和发扬**区精神,坚持“关注民生,从百姓身边的事做起”的民生理念,提高油城人民健康水平。
根据我中心目前的实际情况,2013年思路及工作安排如下:1、着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加大学习力度、把握沟通协调技巧、狠抓执行力,切实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逐级问责制。
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切实履行各项职责。
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凡事公开公正公平,形成民主平等、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
积极主动接受中心员工的监督,及时解决职工反映的工作和生活问题,真心温暖、关怀他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到管理“制度化”和“人性化”的完美相结合。
2、加大考核力度、做到奖惩分明: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逐步建立灵活的、实效的、有竞争力的考核方案及奖励分配制度,把各项工作指标、工作数量及质量、医德医风等细化、量化到每一位职工,明确每个人的责、权、利。
加大对本中心医务人员的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经济收入、职称晋升、评先树优相挂钩,充分调动全中心职工的自律性、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政治思想及行风建设:对中心职工要加强政治思想及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主人翁责任意识。
培养医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切实改善服务态度。
教育和引导中心职工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
4、加大培养力度、有效提高服务技能:全面展开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全员专业技术的学习培训力度。
由于本中心工作性质特殊,需要24小时值班并且承担内、外、妇、儿等各种急救任务,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尤其要加强院前急救的培训。
有计划的把医生、护士送出去学习,重点加大对年轻人及优秀人才的培养,培养一些高素质的卫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