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防洪防汛管理制度

电厂防洪防汛管理制度

电厂防洪防汛管理制度
电厂防洪防汛管理制度
第一章原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雨季“三防”工作,保证电厂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雨季“三防”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

第三条雨季“三防”任务:
(一)确保贮灰场、渣场、调蓄水库、发电厂房、煤场、升压站、输电线路、配电室(柜)、电子设备间、危化品库房、液氨站、氢站、电缆沟道、低洼地带、山坡安全渡汛。

(二)对主厂房结构、高耸构筑物、大型超重设备以及电气设备接地进行检查,确保防雷接地符合规范要求;制定和完善高处作业防雷击措施。

(三)各单位要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加强设备巡检、检查构、筑物外墙高挂物是否牢固;加固好外墙高挂物预防大风时发生高空坠物事故;生产厂房门窗要关闭灵活;临时设施在大风季节前,提前按设计作好防护。

第四条防汛目标:遇工程设计洪水不垮坝、不漫坝、不水淹厂房、不遭受雷电入侵。

对于超标准洪水采取应急抢险措施,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第五条防汛工作的重点是确保防汛电源、排水系统、泄洪渠和闸门系统的安全运行;确保防汛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精心作好洪水预报、大坝安全监测工作;采取一切措施严防
垮坝、水淹厂房事故发生,保证水工建、构筑物安全稳定运行。

第六条公司各单位和全厂职工(含合同工、临时工)及家属都有维护防汛设施安全和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

第二章防汛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七条防汛机构:
(一)公司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并下设防汛办公室、防汛抗洪抢险队、后勤保障组、物资储备组等分机构。

(二)公司防汛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三)防汛办公室设生产技术部,主任由生产技术部主任担任。

成员由水工专责工程师、安全专责工程师及有关部门专责工程师等组成。

(四)根据防汛抗洪抢险的需要成立防汛抗洪抢险十个抢险队。

1、管理部门抢险队
2、发电部抢险队(主要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
3、机炉车间抢险队
4、电气车间抢险队
5、热控车间抢险队
6、炉辅车间抢险队
7、化学车间抢险队
8、输煤车间抢险队
9、劳动中心抢险队10、综合部抢险队11、阳光二期抢险队。

第八条防汛领导小组职责:
(一)公司防汛领导小组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和上级主管单位防汛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统一指挥和领导全公司的防汛工作。

(二)如遇特大暴雨洪水或其它严重险情危及厂房、大坝安全,而又来不及或通讯中断无法与上级联系时,防汛领导小组应研究渡汛方案,立即做出决策,采取非常措施确保厂房、大坝安全。

同时及时通知下游地方政府。

(三)督促检查防汛准备工作。

(四)下达防汛抢险命令,指挥防汛抢险,发布非常情况下的洪水警报。

第九条防汛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安排、组织和协调各部门防汛抗洪抢险工作,对全公司的防汛实施归口管理。

(二)根据批准的设计防洪标准原则及上级公司和各级政府通知精神制定年度公司防洪防汛工作方案,由总经理批准后,报上级公司。

(三)发布天气预报,及时向上级公司和地方政府报告防汛情况。

(四)组织全公司范围内的防汛检查。

(五)负责防洪渡汛抢险等各有关技术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组织修编雨季“三防”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应急与响应机制,完善各类应急处置方案,并督促执行。

(六)参与组织和协调防洪防汛应急模拟演练,演练方案要切合实际,演练过程资料要保存完整;定期组织应急抢险队伍的培训工作。

发现险情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及时向有关单位报告。

7.对会遭受洪水危害的施工道路是否有警示标志;道路改造、土方开挖施工当中暴露的管线等设施是否采取加固防护措施
8.大坝、厂房、泄洪沟渠涵设施等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状况;对下游三公里的居民区和重要工业设施采取安全风险评估
及搬迁或闭库措施落实情况;灰渣场的排放方式、干滩长度、浸润线、外坡比、筑坝作业、防排洪设施的运行情况。

9.防汛电源是否可靠,设备设施接地是否完好;是否组织电气设施的春检预试、防雷设施检测工作;对供电、通讯系统、主要设备以及建筑物的防雷设施是否进行检查、测定,确保重点部位不受雷电袭击。

10.厂区排水沟是否畅通,流向是否正常。

重点构建筑物及设备基础、办公楼、家属楼等地面是否平坦,排水畅通,避免雨季长期积水导致基础沉降情况。

11.大坝、坚井和廊道排水设施运行状况。

12.施工区域的排水渠道是否通畅;设备和材料的堆放场地排水设施是否齐全、完好及通畅;对地面排水渠、防洪沟等堵塞区域进行清挖,修复损坏的渠、堤坝,确保排水通畅情况。

配电室等重点构建筑物的漏雨情况是否及时处理
(二)汛后检查主要:
1.对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水下隐蔽工程进行检查,以便查出问题安排在次年汛前检修消缺。

2.汛后及时对施工坑、槽、沟边坡和固壁支撑结构进行检查,如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支撑结构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3.洪水灾害发生后,应在水毁建筑物相应位置设置警戒线,作出醒目标志,并派员值班,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同时还应配合当地政府积极组织员工开展自救和恢复生产、发展生产的工作。

(三)每年汛前或汛后要对三库上下游进行调查,认真记载库区塌岸、滑坡、下游河道设障阻水情况和其它有损于库区安全的事件并及时将调查情况报主管公司和有关部门。

(四)汛期编写大事记,汛后及时编写年度防汛工作总结报告。

(五)防汛值班:主汛期进入防汛警备状态,公司防汛领导小组24小时值班。

第四章防汛工作考核标准
第十五条为加强防汛及相关设施的管理,每年汛期(4月10日-8月30日),公司严格对防汛设施进行考核,考核规定如下:
1.防汛备用电源(柴油机)不能投运,处理时间超过2小时。

2.由于水工设备、水工建筑物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不能正常泄洪或其他损坏。

3.调度通讯系统中断30分钟。

4.消防水系统被迫停止运行恢复时间超过2小时。

5.天气预报准确率低于70%。

6.建筑物、雨棚、屋顶严重漏水,影响安全运行,处理时间超过5天。

7.排水设备不能及时投入运行。

第五章处罚
第十六条由于防汛安全管理不当造成的事故,按照《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和公司《安全工作奖惩细则》的标准进行考核处罚。

第六章反馈
第十七条本制度应根据执行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一般一年审查一次,三年全面修订一次。

第七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