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降水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降水

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对流雨; 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降水; 回归线附近: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 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多,
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一、表格
二、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
(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2)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读一读
大气凝结核是指悬浮在大气中并能使水汽在其上凝结成小水滴的微粒。 凝结核的分类: 1.吸湿性凝结核,它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易溶于水。 如海水溅沫进入空气的盐粒,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和烟粒等,是很活 跃的凝结核,一经吸收水分,能形成浓度很大的胚胎,然后以胚胎为 中心而进行凝结。 2.非吸湿性凝结核,虽不易或不溶于水,但易为水所润湿,如尘埃、 岩石微粒、花粉等,它们可将水汽吸附在其表面上而形成小水滴。
地形雨:湿润空气 水平运动时,遇到山 地,沿山坡“爬升“, 温度下降,水汽凝结, 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往往在湿润气流的 背风坡形成雨影区, 降水少。
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 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往往具有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雨极”
乞拉朋齐
怀厄莱阿莱 阿塔卡马沙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 降水
自主导学
结合P74~75《主要降水类型》材料,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降水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降水的测量方法 ➢降水的主要类型
一、什么是降水?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近两个月没有下雨 连续24小时的暴雨
说说降水给人类带 来的欢喜与忧愁。
某城市下了大雪
D.530m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和气压计
B.相对全年平均来说,该地当月降水量较少
C.该地当月下旬降水较多、强度较大
D.该地当月降水分配很均匀
新课导入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 主要降水类型 世界降水的分布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课堂练习
气温: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降水: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1.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沿海地区一定降水多 B.中纬度地区一定降水少 C.迎风坡一定降水多 D.赤道附近降水一般较多
2.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降水量比北坡的降水量大,主要 原因是( C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30

250



20


200


10 ● ●

150

0
100
-1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1)找出两城市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计算两 城市的气温年较差。 (2)请估算两城市的年降水量。 (3)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候主要有哪些差别?
乌兰巴托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Nhomakorabea(1)在下页图坐标网格中,请你绘出洛杉矶的气温年变化 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2)根据所绘图像,说出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随时间变 化的主要特点。
气温(ºC) 50 40 30 20
降水(毫米) 160 140 120
100
10
80
0
60
-10
40
-20
20
-3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昆明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②根据提供的资料表,完成下列任务。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ºC) 13.8 14.2 14.4 15.6 17.1 18.7 20.6 21.4 21.1 19.3 16.4 13.8
降水 (mm)
61
64
50
18
4
1
0
4
8
9 45 42
根据表格资料,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二、坐标统计图
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气温(℃)
降水(毫米)
1、绘制坐标图 标上气温和降水坐标值,
标上月份坐标值。 2、描点(在坐标上相应 位置标出代表各月的气 温值的点) 3、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4、在对应月份画上相应 长短的柱形图,表示各 月降水值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六次降水过程,当 地全年平均降水量约530mm,并记录了降水量,如下表。 据此回答3~4题。
日期
3日 5日~6日 10日 21日 24~25日 29日
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3mm 35mm 41mm
3.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A)
A.150mm
B.25mm C.5mm
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0.2 10.7 13.4 18.2 22.1 25.5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降水量 (mm)
25
27
51
68 126 297 256 117 186 100 34
41
“旱极”
1.读图,看一看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 2.读图,比一比 亚欧大陆沿海地区 和内陆地区哪里降 水多? 3.读图,说出 年降水量少于200 毫米的地区主要在 哪里?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多 ; 2、两极地区降水 少 ;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少 ,大陆东岸 多 ;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多 ,内陆地区降水 少 。
降水的形成——模拟实验
三、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量一般用雨量器来测量。 (2)降水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降水是怎样测量出来的
四、主要降水类型
依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对流 雨,地形雨、锋面雨。
地形雨
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对流雨一般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 对流雨以低纬度地区表现最多,降水时间一般在午后降水时间 非常准确。早晨天空晴朗,随着太阳升起,天空积云逐渐形成 并很快发展,越积越厚,到了午后,积雨云汹涌澎湃,天气闷 热难熬,大风掠过,雷电交加,暴雨倾盆而下,降水延续到黄 昏时停止,雨后天晴,天 气稍觉凉爽,但是第二天, 又重复有雷阵雨出现。在 中高纬度,对流雨主要出 现在夏半年,冬半年极为 少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