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难忘的小学生活》_写作技巧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难忘的小学生活》李新强习作风向标1.学会审题与选材,做到中心明确,选材恰当、典型,能够通过文章内容表达对老师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2.围绕“难忘的小学生活”,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指导学生写作要运用细节描写,使文章具体生动。
3.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思路新导航一、回忆小学写过的人的作文。
1.什么是小学生活?请欣赏一组图片。
想想,哪一幅画面勾起了你的回忆,让你想起了哪个人、哪件事?2.写之前谁来说说在小学生活里你想起了哪个人或哪件事!(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3.小结。
把你的内容写在这里二、例文引路,领会写作方法1.激发创作兴趣2.学习例文(1)出示课文片段(一)和(二)。
A.什么叫细节描写(扛着摄像机,拉长镜头,看到的是全景;缩短镜头,定格在一个事物上,看得一清二楚,印象深刻。
这种表现手法在电影里叫特写,在我们的作文里叫细节描写!)B.怎样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呢?拿出课前发给大家的例文,边看边想:片段主要写了什么?又是怎样写的?然后同桌互相讨论学习,例文:“那天,我上课开小差了,放学后,黄老师叫住了我。
在我愣神的时候,她突然轻轻地把我拉到她身边,整理一番我蓬乱的头发。
我心里顿时安稳下来。
然后,她耐心地指出我的缺点:“上课调皮,不光耽误了自己学习,也影响了同学们正常上课,是大家学不到东西。
你不觉得对不起大家吗!……”奇怪,爸爸经常罚我训我我心里总是憋着劲;可现在,黄老师几句话,就使我下了改正错误的决心。
”(这个片段写了老师的批评;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从片断中你体会到老师的关心)(2)领会写作方法这个片段写了老师的批评;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我从片断中体会到老师的关心。
片段抓住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这叫——细节描写!(3)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除了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还可以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4)小结:如果你的文章是写人叙事,请注意用上这些法宝!3.创设情景,学生动笔描写。
三、指导修改、讲评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并不是每一句话都要求细节描写,同学们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的表达需要来确定你需要什么细节描写!当然,除了细节描写这种写法外,你也可以采用其他表现手法把文章写生动,写具体!四、说收获结课。
整体设计意图:通过亲切的话题交流,营造了一种亲情融融的氛围,打开了学生心里的话匣子,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从而消除惧怕作文的心理,通过文章内容表达对老师、对母校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习作训练靶难忘的小学生活莲海学校六(4)孔柔郦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就要小学毕业了。
在这六年的小学阶段里,我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
经过这些事我才真正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才真正知道老师对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非常关心的。
(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我清楚地记得在五年级的“六一”儿童节。
我们学校将要举办一个文艺术表演,为了这个表演,学校里的每个班都忙着排练节目。
当然,我们班也不例外。
()我们表演的节目是《无奈的小鸡》,我们认真地去排练节目。
在排练中,我看到老师和同学们都辛苦了,连我自己也觉得辛苦了,但我常鼓励自己:“加油!我一定行的!” (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的小女孩,也明白了努力就一定有收获)经过这长久的勤奋地排练,最后在文艺表演中获得了“第一名”。
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通过对事情描写,懂得生活中的道理是写人叙事类文章的一大特色)我还记得去年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星期,有一天,我生病了。
因为在那天晚上,我同时吃了西瓜和粽子,又喝了许多汽水,把肚子给吃坏了。
到了第二天,我肚子非常痛,简直就比死还难受。
那时在上数学课,我实在受不了了。
我到办公室找班主任打电话给妈妈,老师和蔼地说:“怎么样?肚子还很痛吗?来!喝一些温水。
” (通过对老师语言的描写,来表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过了一会儿,老师又说:“怎么样?肚子还痛吗?你妈妈怎么还不来呀!”老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又不停地打电话给我妈妈。
(通过对老师动作的描写,来表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那时,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真不是滋味。
我只想对老师说:“谢谢您!”那时,我才真正知道老师对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非常关心的。
在小学即将毕业之际,我最依依不舍的是老师和同学们。
我会永远记住这难忘的小学生活,这快乐的时光!(首尾呼应,概括主题)(指导教师:李新强)总评:这篇习作语言朴实,用词准确,处处透漏着对教师的感激之情。
整篇文章通过两件生活中的事例表达了对老师、对学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结尾与文章开头首尾呼应,巧妙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作文:写作拾起一片心灵的秋作者/ 徐馨蓉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写作·感受自然特邀指导:周勇杭州市育才中学,市优秀教师、市优秀作家。
出版有散文集《尘缘》《杭州的情韵》,长篇小说《白云深处》,教辅《作文技能训练108招》《作文互动升格与示范》等作品多部。
长篇小说《三个男人一台戏》获第三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交易会最佳小说银奖。
现为《中国作家》《长篇小说》杂志签约作家。
【概说·指导】本单元所选课文均为描写四季的文章,以散文和诗为脉络。
《春》作者以新奇的比喻、清新流畅的语言赞美春天,想象春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的人,细腻的感官描写,以及对景物独到的观察、典型景物的选择均有高妙之处。
《济南的冬天》则像讲故事一样充满沧桑感、动感。
描写景物着眼于景物特征,“响晴”算是济南冬天的总特征吧,作者先从总体上把握济南特点,然后揭示济南的地理特点,山暖和而安适,水绿盈盈的,写出冬天济南的独特魅力。
《夏感》则抓住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征展开,“热烈”即麦浪翻滚、热风浮动,“紧张”农民忙着打麦子,忙着给秋苗施肥。
“急促”指田间禾苗、麦子、玉米高粱,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写景着眼于景物细节,书写生动,概括有个性,角度新颖,见解独特。
《秋天》以叙述笔触为诗,语言清新婉丽,秋天“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转换景物角度,由景及人,脉络分明。
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谐美可见一斑。
《古代诗歌四首》书写春秋之景,想象或宏阔,或清丽,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特色。
或是秋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或是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好课文就是写作的好范例,学习本单元,就是要模仿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来尝试写作的乐趣。
如何才能写好景物类文章呢?其一,要静心观察,细心体悟。
春天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春意表现在一草一木上。
只有细心观察,方有独特的审美体验,才能做到描写到位,表达生动。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才是典型的秋景嘛,撒网捞起的树叶,这是秋天最美的一片叶子。
其二,要抓住景物特征来写。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风情。
在作家梁衡笔下,夏天“紧张、热烈、急促”,在曹操笔下,秋天“萧瑟、宏阔、浪漫”。
同样是秋景,在何其芳笔下,秋天“清丽、细腻、多情”。
这就是说,景物是带有个人独特体验的景物,这样的景物才具有新鲜感、代表性。
其三,要注意文章条理,做到脉络清楚。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后分写,先写山后写水;(写作技巧)写雪后的山,由山尖写到山腰。
由城里写到城外,由山坡写到小村庄,由小村庄写到房顶,由整体到局部。
看似不经意,实则精雕细琢。
其四,要学会运用语言,饱含感情来书写。
讲究语言的表现艺术,是《春》的一大特点。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这里即便是写春风,也是调动了多感官来描写,引用的修辞艺术兼而有之,展现了语言的生动美、情境美、婉约美。
拾起一片心灵的秋杭州市育才中学初一(6)班徐馨蓉匆忙回家路上,熟悉的小径,一阵幽香扑面袭来。
抬头一望,河边公园已是满树金黄。
啊,秋天在不经意中来啦!是节奏飞快的生活使我忽略了秋的到来,还是她轻盈的脚步让我难以察觉?细细想来,已有数周未好好赏景,若不是这桂香,也许就与今秋擦身而过了,赶快赏秋吧。
抬头远望日落一方,夕阳似乎更留恋夏的烈焰,云蒸霞蔚映红了半边天空,火热而张扬。
一阵凉风吹来,飘落三两朵桂花在脸庞,这小精灵有四片精致的花瓣呢!仰头望去,稀疏之间,月亮已上树梢,如蓝天碧海中启航的帆,含蓄而宁静。
一会儿,排山倒海的晚霞西沉了,宝蓝色的天空月光皎洁,婆娑迷离的公园内灯火阑珊。
透过花影,似乎看到嫦娥仙女在广寒官里翩翩起舞,可爱的玉兔也在桂花树旁漫步。
蟋蟀们的歌声此起彼伏,仿佛天上人间最美妙的旋律。
河中轻舟荡漾,激起我心中的涟漪。
有道是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秋色令我分外流连,忙忙碌碌中几乎错失。
也许,美景还能再赏,但生活中的某一瞬如果错过了,就永远不会再有了。
我不由想到了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古人云“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是举家团圆的时刻。
而我最想念的爷爷奶奶,自开学以来就再也没有去看望过他们。
想到这,我忽然急躁起来,再也顾不得欣赏秋夜美景,再也不愿流连于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中,一路小跑回家。
我想到,桂花花期甚短,不久后将落英缤纷,化作舂泥更护花;我想到,梧桐树虽然毛毛虫很多,但冬阳夏凉;我想到,月亮虽有阴晴圆缺,但能千里共婵娟;我想到,蟋蟀的生命只有数月,但它们却甘心一刻不停地唱歌;我想到,晚霞西沉并不惋惜,那是地球另一端朝霞的升起;[1] [2] 下一页梦的色彩作文作者/陆继椿【题解】梦,是我们据于现实的幻想进入悟境的升华,又有可能成为我们深入思考而形成的努力目标。
一个人不能没有梦,有梦的人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
大画家韩美林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我爱幻想”的话:“从小孩子时候起铺上凉席躺在地上看天河,一直到六十多岁老翁一个(我死也不承认我是属于老翁辈的,我刚开始呢!),还做着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梦,我总感到这个大千世界什么都是问号,几十年来就没改这毛病,也不想改。
”韩老作为一个艺术家,做过许许多多的梦,不断攀登上一个又一个艺术的峰顶。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全民高昂地要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或许没有像韩老那样爱幻想,但谁不常常被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新知识、新思想所吸引?风华正茂的高中生就更加青春飞扬,好梦多多了。
如果你有记日记的好习惯,把这些梦记录下来,一定可以看到自己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认识、思考、激情、向往和追求,眼前会飘动各种各样的色彩;如果把大家的记梦日记作一次展示交流,那保证是像天女散花一般,五彩缤纷,斑斓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