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静息电位的概念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是指细胞在静 息状态下(未受刺激)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生 理 学
谢谢观看!
生 理 学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 导功能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机体各种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活动是相互联系的, 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与环境相适 应。因此,细胞之间必须存在传递信息的信号交流机 制,保证机体功能活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能在细胞间 传递信息,并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信号物质称为 配体(ligand),如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三、 酶耦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酶耦联型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是 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质,它们既有受体的作 用,又有酶的活性,或能激活与之相连的酶,从而 能够完成信号的转导。其中,较重要的有酪氨酸激 酶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和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 体三种类型。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酪氨酸激酶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的配 体结合位点位于细胞 外侧,而伸入细胞质 的一侧具有酪氨酸激 酶活性。
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的配体结合位点位 于细胞外侧,而胞 质的一侧则具有鸟 苷酸环化酶活性。
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 体本身没有蛋白激酶 活性,但其与细胞外 配体结合后,引起细 胞内效应。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一、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图 1-8 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示意图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二、 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离子通道型受体是一种同时具有受体和离子通道 两种功能的蛋白质,通常是指化学门控通道。通道 的开放(或关闭)不仅涉及离子的跨膜转运,还可 以实现化学信号的跨膜转导,因而这一信号转导途 径称为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三、 酶耦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图 1-9 酶耦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示意图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活的细胞无论是在安静状态还是在活动过程中都伴 有电活动的产生,这种电现象是伴随细胞生命活动出现 的,称为生物电。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一、 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根据作用方式,配体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疏水 性的类固醇激素为代表,靠单纯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 膜,与胞内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详见第十章);另一类 是亲水性分子,其数量较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 体,然后经跨膜和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而产生生物学效 应。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一、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linked receptor)是 指通过G蛋白发挥作用的膜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 一类整合蛋白。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一、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导
信号分子通过蛋白激酶或离子通道发挥信号转导作 用,从而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影响细胞的功能 活动(见图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