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ppt课件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ppt课件


3、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1、膜的信号转换:形成第二信使 2、胞内信号传递:第二信使促发的级联反应 3、生物学效应: 蛋白功能变化 基因转录变化
二、跨膜信号转导
(一)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阳离子通道:nAch、谷氨酸受体 阴离子通道:GABAA受体 细胞器:IP3受体
(二)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4、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四)整合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
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酪氨酸激酶受体
Ras GDP GTP
Raf
Sos Grb2 P
MEK ERK 靶基因 转录
靶蛋白 磷酸化
三、电突触传递
连接子(connexin) 连接体 :6个连接蛋白围绕形成孔道(2 nm) 连接体通道:2个连接体对接形成(分子量<1000) 功能意义:细胞群的同步性活动
1、信号通路中的信号分子
1)G蛋白耦联受体 2)G蛋白:GTP结合调节蛋白 3)G蛋白效应器 4)第二信使
2、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 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C)
• 受体-G蛋白-磷脂酶C(PLC)
• 受体-G蛋白-离子通道
(1)cAMP信号通路
受体
Rs Gs


α2受体 M 受体 Ri
细胞的跨膜信号 转导教学
第三节
细胞间信号传递与转导
细胞间通讯方式:
1、化学信号传递
2、接触依赖性通讯 3、缝隙连接
一、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
1、受体 概念: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信号分子 (配体)并引起特定生物效应的大分子。 分类: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 酶耦联受体 核受体 2、配体 概念: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信号分子 分类:亲脂性分子 亲水性分子---第二信使学说
Gi
腺苷酸环化酶
cAMP
靶蛋白 磷酸化
PKA
靶基因 转录
(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PIP2
PLCβ
Gq
IP3
Ca2+
DAG
PKC 靶蛋白 磷酸化 靶基因 转录
(三)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即激活受体胞内段 的酶活性。 1、酪氨酸激酶受体
2、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
3、酪氨酸磷酸Biblioteka 酶受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