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测试语文(人教版)模拟题说明:本试卷共六大题,包括作文纸,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请考生用钢笔或黑色水性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轧票(gá) 否(pǐ)泰将( qiāng)子无怒渐( jian)车帷裳B.相勖(xù)估量(liàng) 乘彼堍(guǐ)垣小人所腓(féi)C.给(jǐ)予羁(jī)鸟流觞(shāng)曲水冯( píng)虚御风D.伶俜( pīng) 侘傺(chì) 义愤填膺(yīng) 何时可掇( chuò)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0A.嘻游蜕变信誓旦旦义愤填膺B.掂记商榷靡室劳矣安之若素C.葱茏猗郁蓊蓊郁郁再接再励D.譬如訾詈没精打采旁稽博采3.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永嘉之山,虽不及五岳之山体高大起伏,但小巧娇秀,静谧,脱尽脂粉气,雅气天然,总能引领许多人前来唱酬交往。
②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茫茫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在空间上浩大的景象,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
③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近处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凡是到过杭州的人,无不为西湖的美景而忘返。
A.偏僻悠远流连B.幽僻悠远流连C.幽僻幽远留恋D.偏僻幽远留恋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辛亥志士后裔、民间爱心人士联合捐资兴建的“辛亥首义百年纪念墙”,包括纪念广场、英雄名录、首义第一枪、祭扫花台、辛亥志士衣冠冢等组成。
B.随着局势的恶化,反政府武装团体和叙利亚政府军双方都实施了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因为导致伤亡人数不断增加。
C.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如果驾驶人注意力集中,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行经交叉路口时减速慢行,那么,“抢黄灯”和追尾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D.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碑碣、遗址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郁达夫,现代作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
他的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其作品虽不乏积极意义,但也不无颓废情绪。
B.《孔雀东南飞》是刘向编撰的《玉台新咏》中的名篇,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它原来有一个题目叫“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C.《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春秋时期。
它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文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思想。
D.《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怍者以善恶对立、真假不相容的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物性格特征。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滴漏”计时摆脱日光依赖日昝不仅能测量一天中的时刻,还能测定四季,在古代应用很广。
但它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只能在出太阳的白天使用。
可是,夜间和阴雨天怎么办呢?利用滴漏或刻漏计量时间,是古代人类想出的共同办法。
我国远在春秋以前就创造了刻漏,古书记载:“漏刻之作,肇于黄帝之日,宣乎夏商之代。
”在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大约两千多年以前也出现单式漏壶。
他们是在每天日落时把水注入容器,水流完了,看守者就向附近居民报告时辰,然后重新灌水。
沉箭漏十分古老,也较为简单。
它只有单壶,壶的下部有流管,壶中有一直立的浮在水面的箭杆,上有刻度,此即刻箭,又称箭尺。
使用时,壶中水通过流管不断泄到壶外,箭尺便逐渐下沉,以指示时间。
由于是单壶,壶中水位在滴泄过程中会逐渐下降,从而导致流速不均,故应不等距地划分箭尺的刻度:越接近下端,刻度越疏;越接近上端,刻度越密,这样才能够表示相等的时间间隔。
浮箭漏的出现晚于沉箭漏,而性能优于前者。
它由供水的漏壶、受水并放置箭尺的箭壶两部分组成。
使用时,漏壶的水通过流管不断泄入箭壶,箭尺便随箭壶水位的升高而逐渐上浮。
由于箭尺不放在漏壶中,故可以采取措施来保持漏壶水位的稳定,从而导致流量的稳定。
而箭尺的刻度也因此可以均匀划分,并实现无间断的长时段计时。
多级补偿式浮箭漏的出现更迟,结构也略复杂。
它的漏壶有上下两级,当下级漏壶向箭壶供水时,上级漏壶则为下级漏壶补水,从而提高了漏壶水位的稳定度和计时的准确度。
较高级的浮箭漏可以有数个补偿壶,多级供水,进一步保证流量的稳定。
漏刻计时必须经常与天文测时比对,以确定计时的起点和时间单位。
漏刻计时,同天文日晷测影和恒星位置观测相结合组成我国古代一套完整的计时系统。
漏刻在中国使用了很长时期,一直到清乾隆时期西方钟表传入中国。
滴漏解决了夜间计时问题,也可以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应用很普遍。
但它也有很多明显的缺点:壶的容量有限,需要不断加水;水的流速与压力有关,“满则速,浅则迟”,增加了计时误差。
另外,水的清洁程度也影响流速,而且在冬天也可能还会冻结。
6.下列关于“滴漏”计时说阴不正确的一项是()A.滴漏计时,是古代人类想出的共同的办法。
B.滴漏计时的优点之一在于它摆脱了对日光的依赖。
C.滴漏计时的另一个优点是不受空间的制约。
D.中国人发明滴漏计时早在春秋之前,远早于其他文明古国。
7.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滴漏计时的发展经历了“沉箭漏”、“浮箭漏”和“多级补偿式浮箭漏”几个阶段。
B.“沉箭漏”的特点是计时刻度是不等距的,越接近下端,刻度越疏;反之则越密。
C.“浮箭漏”的箭尺刻度是均匀划分的,并且可以无间断的长时段计量。
D.“多级补偿浮箭漏”的漏壶有上下两级,当上级漏壶向箭壶供水时,下级漏壶则为上级漏壶补水。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日昝仅能测量一天中的时刻,这种计时法存在依赖日光的明显缺陷。
B.滴漏计时离不开水及盛水的容器,因此计时的准确性与容器大小、水流及压力有关。
C.漏刻计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须经常与日昝测影和恒星位置观测结合,以保证准确。
D.滴漏尽管摆脱了对日光的依赖,然而它并未解决计时误差的问题。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日:“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日:“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
嘉祜二年,试礼部。
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日:“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日:“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日:“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
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
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日:“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日:“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
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日:“安石须说。
”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
”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
”轼戏日:“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
”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日:“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
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诣:下令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庐:建房D.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狱:刑罚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是(3分)()①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②以《春秋》对义居第一③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④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⑤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⑥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③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听完母亲讲的故事,就能复述出大意来,很小就表现出了才能。
B.苏轼写信给欧阳修,欧阳修看到信后,说他自己应该避开,从而让苏轼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
C.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来报答皇上对他不一般的待遇,很让王安石生气。
D.苏轼的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3分)(2)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
(3分)(3)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
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日我卒当以乐死。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壬辰寒食①王安石(作者)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③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王安石之父曾为江宁通判,卒于官,葬于江宁。
皇佑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
②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③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③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指代官位爵禄。
(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2)在抒发情感的时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
(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0.5分)(5分)(1)总角之宴,。
(《诗经·氓》)(2)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 。
(王羲之《兰亭集序》)(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 ____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6) ____ ,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7)月明星稀,____ 。
(曹操《短歌行》)(8) )携来百侣曾游,,风华正茂(9)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10)?邻之厚,君之薄也。
行李之往来。
(1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