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考试大纲
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结合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实际,编写制定本考纲。
Ⅰ.考试性质
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升学考试是由符合条件
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遵循“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察能力”的原则,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又要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二、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1.三角 15%
2.平面解析几何 15%
3.立体几何10%
4.概率与统计初步 10%
5.其他 50%
(二)题型比例
1.选择题 40%
2.填空题 20%
3.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40%
(三)难易比例 1.较易题 40% 2.中等题 50% 3.较难题 10%
三、参考教材
《数学》基础模块上、下册主编:张景斌语文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Ⅲ.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认知要求
数学学科对知识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
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进行识别和直接应用。
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 (定义、定理、法则等) 有理性认识,能利用所列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并形成技能,知道与其它相关知识的联系,能解决与所列知识有关的问题。
2.能力要求
(1)计算技能: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处理资料;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2)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画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图形中各种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3)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做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数学学科的考试范围为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基础模块部分,其中直方图与频率分布、均值与标准差、用样本估计总体、一元线性回归不列入考试范围。
1、集合
(1)理解集合、元素的含义及其关系,掌握集合的表示法。
(2)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3)理解集合的运算(交、并、补)。
(4)了解充要条件。
2、不等式
(1)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区间的概念。
(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4)了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c
b
ax>
+|
|或c
b
ax<
+|
|,)0
(>
c的解法。
3、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2)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掌握其图像的特点及简单应用。
(3)能运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段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应用问题。
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1)理解有理指数幂,掌握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
(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及其简单性质。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
(4)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常用对数、自然对数,理解积、商、幂的对数。
(5)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
(6)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5、三角函数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
(2)理解弧度制的意义,掌握弧度与角度的换算,了解弧长公式。
(3)理解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4)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5)理解诱导公式。
(6)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7)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8)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的方法。
6、数列
(1)了解数列的概念。
(2)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的公式,了解等差中项的定义。
(3)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的公式,了解等比中项的定义。
(4)能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7、平面向量
(1)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
(2)理解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
(3)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4)了解平面向量的内积及两向量垂直、共线的充要条件。
8、直线和圆的方程
(1)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及一般式方程。
(3)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掌握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的方法。
(4)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5)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关系。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
(7)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8)了解直线与圆的方程的简单应用。
9、立体几何
(1)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
(2)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理解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4)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
(5)理解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6)了解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10、概率与统计初步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
(2)理解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简单性质。
(3)了解总体与样本的概念及抽样方法。
(4)能运用概率、统计初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