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竞赛简报(精)

劳动竞赛简报(精)

劳动竞赛简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工会经济工作部 2008年10月8日第 5 期目录【工作动态】公司工会组织专家现场评审“金点子”、“先进操作法” (1)【经验交流】工技集团工会建立具有高新特色的劳动竞赛体系 (2)【竞赛掠影】炼钢总厂工会以竞赛构建“干好每一天”工作格局 (5)运输部工会扎实开展“安康杯”竞赛 (9)交运公司工会组织劳动竞赛出实招求实效 (10)总医院工会组织劳动竞赛取得显著成效 (11)工作动态公司工会组织专家现场评审“金点子”、“先进操作法”自9月中旬起,武钢2008年度职工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先进操作法现场评审工作全面启动。

一年来,各级工会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围绕生产工艺改进、技术经济指标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4.2万余条,总结操作经验诀窍百余项。

经过基层推荐,共有152项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和“先进操作法”经过了公司专家组的初审,有84项从中脱颖而出,并入围现场复审,再次展示出了广大职工智慧和力量的光辉。

公司工会本着服务一线的工作准则,与公司科技创新部共同组织30余名烧结、炼铁、炼钢、轧钢、能源、采矿等各方面专家,对各单位申报的职工先进操作法、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展开了现场评审。

专家依照评价标准,从项目内容、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项目的进步性、推广性、可行性及效益性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评价,逐项进行了现场鉴证。

目前,专家评审组已完成了炼铁总厂、条材总厂等单位的项目评审。

评审过程中,专家们对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攻坚克难的精神给予了一致高度评价,认为,工会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创造先进操作法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凝聚了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的热情逐年高涨,对优化操作工艺技术、提升技术经济指标、节能降耗、提升质量、提高产能等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公司提高生产力水平提供了可靠保证。

经验交流工技集团工会建立具有高新特色的劳动竞赛体系工程技术集团工会以创新的思维和模式,在“个、百、千、万”活动中始终突出“创新”和“创效”,充分发挥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通过组织实施两个层次的竞赛活动,坚持召开劳动竞赛调研会,针对急和难两大重点,找准了“个、百、千、万”活动的着力点,建立了具有武钢高新特色的劳动竞赛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力的促进了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丰富劳动竞赛内容突出高新特色工程技术集团工会在“个、百、千、万”活动中,紧密结合实际,对08年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从四个方面加以改进和突破。

一是以降本增效为工作重点,按照公司工会降成本“六个一”活动要求,围绕维保费用压缩的现状,大力开展降本增效活动,重点放在降低管理费用控制上,并制定措施落实在岗位上。

二是大力实施维护保产设备运行“零”故障竞赛,将立功竞赛与设备运行“零”故障竞赛有机结合,规定只要实现全年维护保产设备运行“零”故障的班组直接被授予集体二等功,并推荐为“样板班组”,符合条件要求的,优先推荐为公司特等红旗班组,激励员工时时刻刻对设备精心维护,确保设备在一年365天中运行正常。

三是开展达标达产劳动竞赛。

去年工程技术集团开展了“1580”热连轧、大型重轨、新二炼钢等重点工程项目劳动竞赛,今年随着项目的完工,工程技术集团将工程顺行,即达标达产作为劳动竞赛重点,以此来保证完工项目按生产计划正常运行,做到劳动竞赛重点随工作进度的变化不断调整。

四是工程技术集团承载着武钢高新产业发展、武钢集成创新、武钢信息化建设的重任。

为普及职工技术创新知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工程技术集团工会首次提出组织召开工程技术集团创新知识竞赛及专利发明大奖赛,以此在全体员工中掀起学习创新知识的热潮。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工技集团生产经营的重难点,有些内容如创新知识大赛是首次列为竞赛内容,契合了公司作为高新企业承载体的重任。

目前,这四个方面的竞赛工作按照计划正稳步推进。

突出重点竞赛项目促进达产增效08年,工程技术集团有七个项目被确立为武钢重点劳动竞赛项目。

为此,工程技术集团工会将公司重点劳动竞赛项目作为树立武钢高新企业良好形象的突破口,组织各成员单位针对重点竞赛项目,纷纷结合自身特点,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竞赛活动。

如:设计研究院在开展的冷轧镀锡改造工程和武钢三硅钢新建CP机组的劳动竞赛活动中,对竞赛项目进行了全过程管理,每月对竞赛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将劳动竞赛与该院创“三星”活动有机结合,1-5月份先后投入竞赛表彰费用近10万元。

在竞赛项目的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工期控制、现场施工服务控制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竞赛效果。

自动化公司开展的减少产销咨询系统故障时间,保障武钢生产经营顺行的劳动竞赛项目,他们将月总故障时间累计低于600分钟的要求做为竞赛目标值,并提出了第二目标值为低于500分钟,同时在指标分配上对承载任务的两个分公司又进行了细化,目前已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签订师徒协议、加大安全意识教育和巡检力度等举措,有效控制了系统故障时间。

他们还采取了对竞赛时间曲线过程控制公布的方式,有效的激励了员工的积极性,故障时间得到有效降低,控制在了443分钟以内,达到并超过了竞赛目标值。

通信公司开展了以完成十个重点双创项目、十个重点自主管理课题、十个合理化建议金点子为基本内容的“三个十”劳动竞赛,还将“三个十”的劳动竞赛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创建“样板班组”相结合,相应还开展了通讯零故障运行竞赛,将指标层层分解,做到指标落实、承接单位落实、措施落实,实现了有规划、有目标、有检查、有评估的竞赛过程管制的闭环管理,保证了竞赛活动的有效进行。

计控公司结合本单位实际,确定了计控“一大二小”劳动竞赛,根据计控点多面广的情况,围绕保产维护的要求,通过控制停机时间来确保生产优质运行。

通过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完善关键设备点巡检和定修制度的严格执行和进一步狠抓岗位人员的设备技术学习、技能培训工作等等措施,分阶段对竞赛进行推进、总结和表彰,切实做好对职工劳动热情和竞赛积极性的保护,实现停机时间低于1.5小时/月,不仅赢得了主体厂的肯定和赞扬,更树立了工程技术集团作为武钢高新企业代表的良好形象。

创新劳动竞赛模式管理凸现实效工程技术集团工会针对生产经营的现状,不断加大竞赛管理运作和过程控制的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和建立更具适应性的劳动竞赛管理模式。

一是加大对劳动竞赛的管理力度。

对武钢的重点劳动竞赛工程要求各单位以月报到集团,工程技术集团再以季报到武钢工会,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形成闭环管理。

使得各项工作得以较好控制。

目前,工技集团共22个劳动竞赛项目组织协调有序、竞赛实施有力,各项劳动竞赛均按计划要求实施。

二是以先进事例为典型,加强了对劳动竞赛活动的宣传工作。

工会采用各种方式,在广大员工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

充分利用各种会议、简报、信息、资料、板报等方式和报纸、OA网络等载体,刊载、发布活动信息。

定期公布竞赛进展情况,通报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事迹,使竞赛活动深入人心,通过采用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动员,不断激励员工投入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营造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争创荣誉、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三是围绕工技集团创新发展目标这一重点,在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工技集团工会首次以创新发展作为工会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的着力点,大力抓好技术创新竞赛,仅用于上半投入竞赛的奖励费由就达4万元,对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专利成果实施现场奖励1万元,极大鼓舞了全体员工对创新竞赛工作的热情。

随着工程技术集团劳动竞赛活动的全面推进,有效带动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全面建设,将竞赛活动与“千项技术攻关”、“提合理化建议”、创建“五型班组”以及“六个一”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紧密融合为一体化运作,逐步形成了具有高新企业特色的劳动竞赛活动管理模式,在竞赛过程中还确定了技术攻关项目42项、“六个一”降成本竞赛项目27项,据不完全统计,各类群众性竞赛项目将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降成本预计达600余万元。

竞赛掠影炼钢总厂工会以竞赛构建“干好每一天”工作格局2008年是炼钢总厂模式正式运作的开局之年,也是总厂工会实行集中管理运作的第一年。

为了在新的模式下更好地融入生产经营中心,充分发挥总厂制集中管理的优势,切实组织职工干好每一天,炼钢总厂工会按照公司工会的要求,在厂行政的大力支持下,依据公司及厂行政工作中心,紧扣生产和管理工作的重、难点,突出生产经营中心,搭建劳动竞赛平台,突出“降成本、提质量、强管理、增效益”为主题,以强化基础的“两化”竞赛、四分厂“达产”竞赛等为主线,广泛发动全体职工开展“比成绩、赶先进、超目标”为特色的劳动竞赛活动。

以深化“两化”劳动竞赛为主线,推进总厂基础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随着“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炼钢总厂将“两化”竞赛又迈向了新的台阶,将“优化岗位作业标准,优化经济技术指标”作为劳动竞赛重点,力争以指标创优为载体全面促进“两化”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在总厂工会的组织发动下,各分厂结合实际全员参与,制定多项竞赛活动的优化指标并优于经济责任制目标值,与“两化”工作紧密挂钩。

该竞赛以不出现任何一项竞赛否决条件为前提;以不出现违反“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以创优指标完成值为依据进行奖励兑现。

该项劳动竞赛的开展极大调动了三个分厂职工积极性,18个车间积极响应,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劳动竞赛方案及竞赛指标,挖掘竞赛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典型事迹,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良好竞赛氛围。

炼钢总厂二分厂连铸车间定期组织开展“两化”竞赛情况通报交流会,及时公布劳动竞赛指标完成和奖励兑现信息,对典型人物加大劳动竞赛奖励力度,不断提高职工参与“两化”竞赛的积极性。

同时,加大竞赛过程的管控和执行标准的力度,提高了竞赛的执行力;加大标准操作竞赛的检查力度,提高自觉性;加大岗位操作经验总结和先进操作法的推广力度,提高操作标准的优化率,全面促进竞赛效果的提升。

炼钢总厂三分厂连铸车间创新激励机制,用身边人执行“两化”的典型事例,启发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展了“学、用好标准,争当两化明星”的劳动竞赛活动,每月评选执行“两化”操作竞赛明星,将评选出的竞赛明星照片及典型事迹以专刊的形式在车间进行宣传,为职工搭建了展示风采的平台,每月耀眼醒目的明星栏已成为平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明星榜已成为岗位职工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近日,车间又开展“十佳操作明星”评选活动,再次将“竞赛明星”评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炼钢总厂四分厂以“两化”优化劳动竞赛为载体,围绕投、达产工作重点,将深化“两化”竞赛落到实处,组织了生产设备系统走访交流会,搭建起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与职能组之间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保证了生产过程中的信息畅通,更有利于优化岗位作业标准和经济技术指标,为产能的快速释放和为公司增效发挥了竞赛活动重要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