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认定标准
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认定标准
5
2、学校每年重点利用《防震减灾法》实施日、省科普宣传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举办大型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活动不少于2次。
5
3、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每学期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
3
4、举办夏令营、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保证在校学生参与率累计不低于90%。
2
地震
应急
(10分)
1、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应急疏散方案。
附件2
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认定标准
项目
主要内容、考核指标
分值
组织
领导
(15分)
1、学校领导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
4
2、编制防震减灾科普计划或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4
3、保障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必要的经费投入。
4
4、配有专(兼)职辅导教师负责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工作。
3
教学
计划
(15分)
1、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每学期安排教学不少于2课时。
5
2、在地震部门的指导下,编制学校地震应急避震疏散预案。
5
3、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5来自科普活动(15分)
1、学校平时能通过组织科普讲座、观看录像片、主题班会演讲、小品、手抄报、黑板报、书画、网页制作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
4
示范
效果
(15分)
1、学校师生基本掌握应知应会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应急避震技能,普及率不低于80%。
3
2、创建示范学校活动得到学生家庭、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并能带动周边社区居民防震减灾意识的提高,增强了“二次宣传”效果。
3
3、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展有特色、有新意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率,及时总结活动经验,对所在地区具有示范作用。
4
2、设置了应急避险场地及紧急疏散路线指示标志。
3
3、有组织开展模拟地震应急避震、紧急疏散演练,每学期不少于2次。
3
科普
场所
(10分)
1、学校建有相对固定的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场所,可充分利用校内科技活动馆、报告厅等资源,其室内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2.5
2、室外设有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橱窗栏不少于10米(可综合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定期更换内容每年不少于2次。
2.5
3、学校备有防震减灾活动指导用书或科普资料,在图书馆、科技活动馆、声像室等配备防震减灾科普展板、科普图书、光盘等。
2.5
4、学校建有的防震减灾科普场所能定期开放,每月不少于2天。
2.5
志愿者
队伍
建设
(10分)
1、学校建设有志愿者队伍。
3
2、平时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或参加了有关志愿活动。
3
3、震后按照有关部门组织要求,较好地开展了有关地震志愿活动。
2
4、学校对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及时宣传报道,能借助校园宣传媒体或社会公用媒体向社会宣传。
2
奖
情况
(10分)
1、国家级奖励。
5
2、省级奖励。
3
3、设区市级奖励。
2
合计
(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