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
生物与物理、化学一样,都是与实际生活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生物学也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高中教学对课堂有效性要求较高,将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学质量提高,创建有效生物教学课堂。

一、学生生活中的生物知识无处不在
在进行系统的生物知识学习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接触了大量的生物知识。

例如我们平时经常品尝的各种美味: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等;学生在剧烈运动时会流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所以空腔和唇的黏膜会有干渴的感觉,如何解除干渴的感觉,同学明白此时应该喝电解质饮料;同时,生物存在于学生的各种活动中,例如无论是在冰天雪地的边防线上巡逻的战士,还是在炼钢炉前挥汗如雨的工人,体温都是37摄氏度左右;有些学生懂得了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是因为免疫系统的缘故……所有这些,都是生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体现。

二、生活中的生物是课堂情景教学的最佳资源
由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更多地倾向接受形象生动及宏观的东西,而生物研究的大部分知识却是抽象且微观的理论知识,因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就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消失殆尽。

实践证明,情景教学,也就是通过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导入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生物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更多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进行“果醋”知识点的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吃果醋时感觉,讲述果醋制作的原理、条件及实际操作制作果酒等。

三、生活中的生物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素材
日常生活中蕴藏的大量生物现象,无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通过选用恰当的常见生物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知识时,就可以结合生活中当你购买某些食品时,包装上常附有食品成分说明,你会发现蛋白质是许多食品的重要成分,有时你还会看到添加某些氨基酸的食品现象进行导入:你能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你知道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煮熟的鸡蛋吃起来为什么味道鲜美容易消化……这些现象都和蛋白质的结构密切相关,教师通过挖掘生活中的这些尚未教学素材,并将它们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生物的魅力,而且启发学生形成了善于发现生活现象的本质的能力。

四、利用课上所学解决生活问题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生物作为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免不了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不仅学校要通过学生的成绩评价老师,学生的成绩也是老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在这种压力之下,教师就会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灌输的冲动,课堂教学的内容除了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之外,就是习题的练习,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动脑思考、动手
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该通过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将生活问题的解决和生物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有效学习。

例如一位同学向老师反映说他很喜欢鱼,想在家里养几条,但总也养不成,不知道什么原因。

老师就问他:鱼缸采用的是直射光还是散射光?学生说是直射光;老师再问你设计的生态缸含有哪些成分?学生说只有鱼。

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直射光不宜用来养鱼? 为什么生态缸中只有消费者—鱼不能长期存在?”这样,学生不仅对用直射光不宜用来养鱼有所了解,而且对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必修具备四种基本成分: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有了更深的认识,还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素质。

五、学生生活实践是生物教学的“第二课堂”
1.生物课堂的实验教学本质是学生生活实践的一部分。

整体来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生物知识学习,二是生物实验。

前者主要是理论的学习,后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所以,后者在生物学习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生物实验的操作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通过合理、科学及生活化的生物实验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充分学习和体验生物现象,并得到相关生物知识的第一手资料。

例如在进行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多样性时,先模拟讲解,然后让学生亲自操作使用显微镜亲身体验多种多样的细胞形态,使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2.生物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生物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例如在学习了基因工程之后,鼓励学生进行环保实验,分析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学习了关于水的化学知识之后,让学生对雨水的pH值进行测量,对酸雨出现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等等。

任何知识的真正掌握都要经历一个认识、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初中化学课堂是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重要舞台,而学生生活实践则是学生实践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的“第二课堂”。

总之,生物科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实行生物教学生活化对学生生物知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帮助。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其要加强重视,并且要能够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来实现生物教学生活化,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