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全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全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1、目的
学习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2、适用围
全员。

3、培训资料
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综合治理。

第一部分:火灾与燃烧及灭火的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一种放热发光的剧烈化学反应。

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3.1.1火灾的成因
3.1.1.1发生火灾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技术上的缺陷;
3.1.1.2火灾成因的分析
依据消防部门的统计:
吸烟引起的火灾占15%;电器火灾占31%;违章操作占8%;用火不慎占21%;其它因素如:自燃、雷击、不明等占25%。

3.1.1.3燃烧条件
燃烧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而且三个条件必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否则也不会产生燃烧。

3.1.1.4燃烧的类型
闪燃:一闪即灭燃烧。

着火:持续不断燃烧。

自燃:受热或本身反应燃烧。

爆炸:物理性爆炸与化学性爆炸
3.1.1.5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E五类(GB4968-85)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指电气火灾。

3.1.2火灾发展的基本规律
3.1.2.1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式
(1)热传导:从高温部位传到低温部位。

(2)热对流:气体和液体热量传到另一处。

(3)热辐射: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

3.1.2.2火灾蔓延的主要途径
门、窗、走道、井道、墙体、孔洞等。

3.1.2.3火灾发展的一般规律
(1)垂直蔓延 3~5米/秒
(2)水平蔓延 0.1~0.8米/秒
(3)跳跃式发展 6~9米/秒
(4)爆炸性发展 9米/秒以上
3.1.2.4火灾时烟、热气流对人的危害
(1)烟气的毒性
(2)烟粒子的窒息
(3)阻挡人们的视线
(4)高温热气流使人热伤,而失去逃生能力
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无论是火灾还是爆炸,不管它们的发展过程如何,其发生的在根据都必须建立在燃烧的条件理论基础上,即燃烧必须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这三个基本条件相互作用才能发生。

因此,针对火灾爆炸形成发展的过程,采取措施,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或者避免它们的相互作用,是防火防爆技术的基本原理。

3.1.3灭火的基本方法
灭火:就是为了破坏已形成的燃烧条件。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人们长期同火灾斗争的实践经验,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1)冷却灭火法:即将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下来。

(2)窒息灭火法:指采取隔绝空气或减少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
物得不到足够的氧而停止燃烧。

(3)隔离灭火法:指把正燃烧的物质同未燃烧的物质隔开,使燃烧不能扩延而停止。

(4)抑制灭火法:指用有抑制作用的化学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并参与燃烧物的化学反应,使燃烧停止下来。

目前常见的灭火器材有四种: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沬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具体用途及使用方法见下表:
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压把或提起
拉环,干粉即可喷出灭火。

喷粉
要由近而远,向前平推,左右横
扫,不使火焰窜回。

3.1.4初起火灾的处置要求和原则要求
处置要求:“快”“准”“稳”“灵活”
原则要求:A .救人第一;
B.先控制、后消灭;
控制:在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面积不再扩大,燃烧强度开始下降,灾情趋于稳定无突变的可能。

C.先重点、后一般。

救人、防爆炸、放倒塌、防毒害、疏散贵重物品、抓住下风方向。

3.1.5报警方法:固定或手机移动拨打“119”。

发生火灾报警时,必须讲清以下容:
(1)发生火情的详细地址:包括街道名称、门牌、靠近何处、周围有何明显建筑或单位、高层建筑要讲明第几层楼等。

(2)什么东西起火(起火物):如房屋、商店、油库、露天堆场等;尤其要讲清起火物为何物,如液化石油气、汽油、化学试剂、棉花等都应讲清楚,以便消防部门根据情况派出相应的灭火车辆。

(3)火势情况:如看见冒烟,看到火光,火势猛烈,有多少房屋着火等。

(4)报警人及所用的,以便消防部门联系及时了解火场情况,调
集灭火力量,还应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3.2预防与自救
3.2.1灵活、安全逃生
3.2.1.1逃生常识
(1)保持冷静,克服惊慌、恐惧心理;
(2)注意熟悉环境(通道)并有组织的疏散;
(3)设法减少烟雾危害(低姿/匍匐/毛巾);
(4)逃生途径选择(疏散楼梯、指示灯);
(5)身上着火快速脱下或就地打滚等;
(6)正确处理灭火与逃生的关系,快速逃离危险区域;(7)封闭房间/浇湿/示警求救;
(8)疏散出来的人员进行清点,不要轻易重返火场。

3.2.1.2逃生途径
(1)不要乘坐电梯等;
(2)从室外疏散楼梯往下跑;
(3)朝疏散指示标志所示方向;
(4)室外水落管、电线杆等;
(5)屋顶天窗;
(6)阳台;
(7)安全绳/自制简易绳索;
(8)逃难层(间);
(9)跳楼(迫不得已)。

3.3工作场所消防安全
3.3.1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出口和通道的畅通,不在安全出口附近、通道堆放物品;出口不能在工作时间上锁;生产场所应急照明灯、指示灯平常应处于充电状态,不能关闭电源。

3.3.2工作场所的消防要求
工作场所的消防器材,不能随意挪动,要经常维护检查,保持完好。

防火门是用来防火分隔的,防止在火灾发生的时候烟火向周围蔓延,因此,防火门平时要处于关闭状态。

3.3.3三懂三会
懂得火灾的危害性;懂得预防火灾的基本知识;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会报火警;会使用消防设施扑救初起火灾;会自救逃生。

火场逃生十三诀。

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