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英语孔子学院不仅传播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要突出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和,将其发展成具有世界性的思想体系。
然而对于目前以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孔子学院来说,不可能完全以儒家学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主要的工具,更切实可行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进汉语教材,课堂教学和相关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让汉语学习真领会中国文化。
当前,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逆差。
以图书为例,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到100:1以上。
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594种,输出22种。
文艺演出也有类似状况。
从1999年到2002年,仅俄罗斯就有285个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同期中国到俄罗斯演出的文艺团体只有30个,相差10倍。
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屈指可数。
在如此现状下,孔子学院作为我国重点打造的文化出口产品,虽然有我国政府的高度支持和巨大投入,但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英语文化的霸权统治地位,只是尽可能寻求以孔子学院为平台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并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作出贡献。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语言的推广对文化的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汉语的形
成和产生源远流长,是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孕育而成。
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同时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孔子学院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载体,促进我国文化外交。
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
“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国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