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之所以叫公益活动,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活动。
其次我猜你想问公益活动如果没有收入如何持续。
一般是这样的,公益活动虽然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有可能是有收入的。
比如常见的公益马拉松跑步活动,参加马拉松的人是要缴纳报名费的,报名费属于收入,然后主办方将活动收入捐赠给公益组织。
当然公益活动在筹备过程中会有开销,再拿公益马拉松举例,赛事举报,媒体宣发,物资准备,会场运营等,都是要专门团队来操作运营的,那这些费用来源一般是赞助商,就是会有企业愿意出钱赞助这样的公益活动。
最后我想说,公益活动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宣传公益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赚的的那个叫商业活动。
但是公益活动也是可以有营收,有赞助,有盈利,只不过这个活动的举办目的是为了做公益,所以活动产生的营收一般会拿来捐赠或者给基金会使用。
同时公益活动组织过程中的成员,除了富有爱心义务劳动的志愿者之外,其他的参与人员比如活动策展方组织方宣传方,也不都是免费义务劳动的,他们付出了资源和专业技能来做活动,收取劳务费也是合理的。
公益活动你可以看成就是普通的活动,只不过利润是用于社会公益目的而不是举办方本身是利益。
公益组织可以赚钱的方式就是提供服务,或者进行投资。
不过他们不能分红,不能以赚钱为最终目的。
根据《关于社会团体开展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开展与社会团体设立宗旨相适应或者符合国家规定的经营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17条第2款亦规定:“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当严格遵
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积极实现捐赠财产的保值增值。
”法律依据《关于社会团体开展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允许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开展与社会团体设立宗旨相适应或者符合国家规定的经营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17条第2款亦规定:“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积极实现捐赠财产的保值增值。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均明确禁止公益性社会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
根据这两个条例,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将会招致登记管理机关的严厉处罚。
从警告、责令改正、限期停止活动、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到撤销登记、追究刑事责任。
而且,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将会被没收,并被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