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7篇)-计算机网络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摘要】时至今日,我国的网络技术领域已经得到全面的快速发展,成为一个计算机生产与使用的大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的方方面面都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密不可分。
虽然计算机网络安全机制和技术的研究工作在我国早已启动,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更新,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
所以,就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现状来看,本文分析了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并提出了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及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前言:伴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网络信息资源给我们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计算机病毒、黑客、木马以及垃圾邮件等危害因素也给广大互联网用户带来了无尽的烦恼[1],涉及网络安全的案件也逐渐开始被人们所重视。
所以,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与防护,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也使计算机网络作用可以得到正常发挥与网络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举措。
一、网络安全现状根据世界权威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使用新型网络设备的用户(平板电脑)高达3亿,其占比已经超过全世界三分之一[2]。
面对如此庞大的使用人群,网络安全也面临着同样大的压力与挑战。
与此同时,由从前单一领域的网络安全技术正在开始向更广泛的领域渗透。
不论是计算机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软件保护技术、密码设置与管理技术、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等,都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密不可分。
而且相较之前的网络环境,在管理与防护的规模方面难度都增加。
幸运的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建立与研究在我国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启动了,并在探索中实现了成功的在网络安全技术中融入了很多科学技术,在信息安全技术、密码处理技术等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网络安全的系数,强化防范意识,提升了网络安全防护的整体能力。
如今,对网络安全发展极为不利的频发,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慢慢增多,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安全技术迫切的需要防护策略来解决并强化。
二、破坏网络安全的因2.1脆弱的网络系统网络技术最大的特点与优势就是开放性,也正是因为开放性降低了网络对受众的门槛,无论是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都可以很容易的进入网络世界。
因此,从网络安全的角度讲,零门槛是一种便利的同时也是一种威胁,人们可以很容易对网络安全进行影响与破坏,使网络安全面临着较大的脆弱性质。
此外,英特网采用的TCP/IP协议,此模式的安全性本身不是很高,而通过网络连接或运行过程时如果受到威胁或攻击,不能够及时防御,不能及时的数据截取与自动篡改有关数据。
2.2电脑病毒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存储性、执行性等特点的“熊猫烧香”式病毒在病毒程序执行过程中是通过各种媒介载体等多种途径进行扩散传播,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紊乱。
轻微的会对计算机工作效率产生影响,严重的会产生删除文件,数据丢失等无法挽回的结果。
2.3黑客攻击“黑客”是指在一些势力和一些不法分子的指挥与操纵下恶意攻击或破坏网络安全的人为现象[3]。
黑客群体会采用主动攻击的方式对网络安全进行破坏,通过破译、拦击、窃取等手段获取被攻击者重要数据及相应利益,被攻击者往往面临网络系统瘫痪等不可挽回的损失,结果往往是毁灭性的。
三、加强防护网络安全3.1安全管理要加强增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可以从加强用户登录账号与密码安全管理着手。
养成维护账号的习惯,尽量设置多样化与复杂化的密码,充分利用数字与字母搭配的形式,切记连号和同一字符连用。
3.2良好习惯要加强对各类正版杀毒软件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的运行环境与网络的安全性[4]。
及时更新补丁填补程序因属性缺点或设计不当等存在的风险漏洞,也可以消除威胁与隐患,加固网络信息安全的安全防线。
3.3现代技术要加强现代计算机网络防范技术包括密码学、规则方法、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先进方法,能够对网络系统被滥用入侵等非法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控。
与此同时,运用数字签名技术、文件加密技术。
可以通过密码口令与秘钥等设置,实现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的目的。
结论:互联网时代的日新月异,几乎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人们带来一些新的,面对网络安全问题,一味地恐慌和害怕是徒劳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在发展中探索,用积极去应对与解决。
参考文献[1]王晓丹,黄炎炎,王建宇.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分析[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4,10:13-19.[2]王红梅,宗慧娟,王爱民.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5,01:209-210.[3]吴一凡,秦志刚.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16,02:156-157.[4]卡斯木江卡迪尔.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J].计算机时代,2016,04:53-54+57.——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二篇摘要:计算机网络在极大地方便人们生活与生产的过程中,也存在相应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尽管国内也比较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可是制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依旧存在,且会逐步地增多,即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机制还不够完善。
为此,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影响因素;安全;防护基于广泛地普及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依靠计算机网络信息。
然而,近些年以来,经常出现与曝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
因此,在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社会中,增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观念,注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这是有效地体现计算机网络观念以及保障信息安全的根本所在。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1.1网络系统的开放性与脆弱性在安全性上,计算机网络系统较为脆弱。
并且,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编程当中,常常由于程序员的错误操作而导致计算机系统出现缺陷。
除此之外,TCP/IP协议模式缺少较高的安全性,在网络的运行和连接过程中,针对碰到的各种攻击与威胁,难以实时地截取数据、拒绝服务、篡改数据,以及欺骗攻击。
1.2自然灾害产生的不利影响导致计算机网络故障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自然灾害,这是由于一些地方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再者,不少计算机缺少健全的防护装置与安全预警装置,这导致计算机非常容易受到电磁泄漏、地震、雷雨、、闪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像是在空气严重污染、湿度太大、温度太高的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应用与顺利运行会受到限制。
1.3用户错误地操作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户错误地操作。
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用户在应用计算机的时候,由于比较低、缺少较强的安全观念、疏忽大意等,设置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密码、开关机密码太简单或者是不设置,要么是在应用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泄露和丢失个人密码、账号等,这都会严重地威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1.4恶意的人为攻击基于一部分不法人员与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境内外的网络黑客会对国内的计算机网络进行被动式与主动式的攻击,这会严重地威胁与损害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主动型的攻击通常借助一系列的方式有选择地破坏目标信息的完善性和有效性,被动型攻击指的是不制约目标客户正常应用网络的基础上,以窃取、拦截、破译等方式对网络客户的关键信息进行盗取。
当今制约与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方式是恶意的人为攻击,其可以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的丢失与泄露,一些网络黑客会钻系统软件运行存在漏洞和发展不成熟的空子,借助非法的方式对别人的计算机网络行侵入,从而窃取关键的信息数据,这会造成网络系统的瘫痪或者是丢失数据,最终导致各种程度的影响以及经济损失。
1.5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是网络、软盘、硬盘、网盘等。
计算机在实际执行程序的时候,数据文件当中可以渗透计算机病毒,这会导致计算机系统运行的混乱。
并且,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文件的传送和复制等方式传播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轻则导致计算机运行效率的降低,而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数据的丢失和文件的删除,最终产生严重的危害性。
1.6电脑违法犯罪和垃圾邮件日益增多的垃圾邮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发送垃圾邮件的人员常常是首先对用户的邮箱信息进行窃取,再向用户的邮箱强行发送垃圾邮件(广告等)。
并且,计算机病毒会存在于垃圾邮件当中,倘若接收者在不明确的时候果断打开邮件,那么就会威胁到用户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有的间谍可以借助有关的软件技术方式,对计算机用户的信息系统进行非法地侵入,从而窃取用户的信息与邮件的内容,以及对有害与虚假信息进行发布。
更有甚者,会从事有组织的危害社会的贪污和盗窃等违法活动。
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2.1实施物理安全措施物理安全措施的作用是为了确保网络转发装置、集成服务器系统、计算机系统等硬件避免受到搭线攻击、人为损坏、自然灾害等,从而保证网络系统具备湿度与温度适宜和电磁兼容的工作环境;创建与完善平时的安全管理制度,设置网络管理工作者的岗位,由物理上避免出现不法破坏活动、偷窃活动等;对安全管理范围与安全管理级别的确认,制定相应的网络操作规范以及责任人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应急方案以及维护管理制度等等。
总之,借助上述的物理安全策略能够保证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有效地设计网络系统,确保网络运行质量网络工程师需要深刻与系统地研究网络系统,仔细地进行设计,以提高网络运行质量。
在局域网进行通讯的过程中,太网其他的节点能够截取两个节点之间的数据。
为此,仅仅需要监听太网的某个节点就能够得到太网数据包,进而获取要求的一些重要信息。
如果借助网络分段技术,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如此监听的情况,以及有效地隔离保密资源和非法用户,从而对不法监听的现象进行切断,最终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2.3有效地隐藏IP地址黑客获取IP地址主要凭借网络探测技术。
为此,用户需要有效地隐藏IP地址。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当中,IP地址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黑客只有清楚想要攻击目标的IP地质,才可以实施攻击。
如果黑客难以获取IP地址,那么就难以实施一系列的攻击行为。
当今,一般借助现代化的服务器对IP地址进行隐藏,这样黑客只能探测到属于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而难以获取用户真实的IP地址,进而从某种意义上确保了用户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2.4执行信息加密加密网络信息的关键手段是端点加密、链路加密、节点加密等。
其中,链路加密能够保护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端点加密能够保护源端用户至目的端用户的数据,这重点是保护目标数据;节点加密能够保护源节点和节点之间的传输,即保护传输链路。
在应用实践当中,网络用户应当结合自身的要求选用适宜的加密手段,尽可能地通过最少的付出得到最为安全的网络信息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