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对狼的形象展开自由、深入的说析。
从而体会狼的狡猾、羊的警惕。
2、以自学为主的方式,学会剩余的生字。
3、理解不同的语言,了解不同角色的动机与内心活动。
4、理解寓意,懂得不管坏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伪装,只要人们善于观察、分析,就能看透其本质。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会摇尾巴的狼》。
请大家打开书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借助狼和老山羊的几次对话来写的二、深入讨论,分析形象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一组为中心发言,其他各组为补充发言,教师做最后评价。
1、讨论第一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自己对狼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狼说自己是忠诚驯良的狗也表现了狼是多么的狡猾。
(3)教师补充。
狼在什么情况下说自己是狗的,怎么说的要求:先读有关句子,抓重点词理解、说明,完成表格。
次数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怎样说的(狼见老山羊很厚道,听到招呼就停下来。
老山羊问他是谁为什么跑进陷阱里去了,狼趁羊不了解情况时装出一副老实可怜的模样,说自己是忠诚驯良的狗。
)(狼共说四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说明它和羊早就认识,显得彼此很亲热。
再用一个感叹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
第三句用救小鸡的谎言标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以骗取老山羊的同情。
毫不犹豫更显得自己的勇敢。
第四句是恳求老山羊对他发发善心。
) 指导学和读好狼这四句话语气的变化。
如果学生在怎么爬也这儿语气不到位,老师可设一练习:如果将怎么爬也去掉,同原句比,哪句话发为什么》(原句好。
有了怎么爬也再现狼掉进陷阱后走投无路的绝境。
) 既然这国个字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读呢2、讨论第二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自己对狼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
半闭着眼睛以掩饰狼眼的凶光。
我是狼狗用狼狗狡辩。
跟羊特别亲照应前面的好朋友,都是为了讨好。
最后向羊发誓:你只要伸出帮你咬虱,此处可让学生想象课文中用表示狼还想说自己的忠诚、善良狼还会说些什么呢狼生怕老山羊发现自己,才接二连三地辩解、讨好、发誓,以求得老山羊的理解、相信、喜欢。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此刻老山羊与狼的心理活动。
(4)练习分角色读4、5自然段。
(5)填狼说自己是狗的表格。
3、讨论第三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诉自己对狼、老山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说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
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第三次说自己是狗怎样说的(完成表格)(第三次是狼见老山羊识破了他的花言巧语,但不甘心失败,使出最后一个骗术摇尾巴,希望得到一线生机。
)可让学生质疑:为什么狼要用摇尾巴来证明自己的的确确是狗(因为会不会摇尾巴是狗和狼的一个显著区别。
狗尾灵活,可上竖下垂,摇起来轻松,而狼尾硬,难摇动。
)文中使劲、扑扑扑逼真地表现出狼尾的特点和它着急的心态。
(4)练习读第68自然段。
以能读出狼的焦急、伪装的真诚,读出老山羊的勇敢、机智、警觉的同学,给予表扬。
4、讨论第四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对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它小组补充说明。
(3)教师补充,指导朗读。
(羊心里完全明白了。
是说羊清楚地了解陷阱里的狼了,完全识破了狼的真面目。
狼前面说的全是假说,只是想哄骗别人搭救他出来罢了。
他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仍是改变不了吃人的本性。
所以对这种坏东西不能相信,更不能同情。
)齐读羊的这段话。
读了羊毫不留情地揭露对狼切齿痛恨的感情。
最后狼和老山羊都怎么了呢5、讨论第五次对话。
(1)一小组分角色读,阐述对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3)朗读比赛,教师适机补充、指导。
三、谈收获1、生字、词语方面的收获。
(教师可示范讲解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2、朗读课文方面的收获。
3、学习了这则寓言,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把寓意补充完整:不管坏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伪装,只要人们善于观察、分析,就能看透本质。
4、在课外阅读、电视、电影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见过会摇尾巴的狼一类的人吗说说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你会怎样对付他们呢四、课堂练习1、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2、填空。
(1)它不是忠诚又驯良的狗,而是又()又()的狼。
(2)你()摇尾巴,()凶恶的狼。
3、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陷阱里的恶狼将会有怎样的结果。
板书14会摇尾巴的狼羊狼问你是谁装可怜忠诚驯良看很像狼。
半闭眼温和狼狗说别骗人摇尾巴的确是狗全明白还是狼露凶相我吃掉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伪装,狡猾凶恶)资料严文井: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文艺理论家。
他尤其擅长童话写作。
他的作品如《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
一、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壁虎等头饰若干;“摇、甩、摆”三张生字卡片。
三、教时安排:第一课时:创境入题;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细读课文;拓展延伸;总结积累;分层作业。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境入题,趣学生字:(放录像,小壁虎爬在墙上捉蚊子的情景)1、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录像中捉蚊子的动物是谁?师板书:壁虎学习生字“壁”“虎”想和它打招呼吗?那么你试一试吧。
2、揭题,学习“借”。
你借过什么?听说过借尾巴吗?3、质疑:你有什么疑问要问小壁虎?教师随机把学生的问题归类。
4、想知道小壁虎怎么借尾巴吗二、细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师范读:这个故事爷爷、奶奶听过,爸爸、妈妈听过,你想听这个故事吗?(课件出示课文及插图,教师像解说员似的,边说边演,带学生进入有趣的故事中,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2、交流识字方法:这课没有一个注音,遇到生字怎么办?你有什么方法?(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猜字;通过相似的熟字猜字;问老师、问同学……)3、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4、交流学习成果: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学会的?(有借助图画学习新字的吗?联系上下文你猜到了什么字?……)你又发现了什么新方法?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生评议。
3、带着刚才自己不懂的问题,边读边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交流阅读情况:(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说说你的想法。
)5、教师帮助理一理: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经过、结果。
四、指导写字:1、让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笔顺,然后描写。
2、提出自己写不好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仿写。
五、作业:收集资料:请教父母,读读课外书,上上网,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有尾巴,那些尾巴有什么用?第二课时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1、猜字谜:1)你错一半。
2)虫子爬到文字边。
3)看字它是虫,其实不是虫。
2、读词语:(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墙角飞舞着几只蚊子,每个蚊子身上各有一个词语。
)师:小壁虎最爱吃蚊子了,如果你能读准蚊子身上的词语,那么小壁虎就能吃到蚊子了,你来试试吧。
指名学生读,读准了,蚊子就不见了。
3、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自己读懂了好多问题,如: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指名学生说说)他向谁借尾巴?——(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出这些动物的)借到了没有?4、你们想帮小壁虎借尾巴吗?今天我们分别组成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来做一次借尾巴的游戏吧。
二、细读课文,读中悟文:师: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你们先在课文中找找,哪些段落是讲你们怎么借的,怎么回答对方的。
再读读,作好准备。
大家作好了准备,我们的游戏就开始了。
(学生分别读相应的段落)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小壁虎队,你们先向哪队借?(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顺序由学生的情况随机决定,下面仅以先教学第三自然段为例。
)1、学习第三自然段:(1)引读:师:小朋友,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和插图),我们做个“我问你答”的游戏,老师问,小朋友找到句子回答老师。
师:小壁虎爬呀爬,爬到——生:(略)师:他看见小鱼——生:(略)师:小壁虎说:“——”生:(略)师:小鱼说:“——”生:(略)[教师改变读的方式,引起学生读的兴趣。
在不同形式的读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句子关系,领会了作者写作的顺序。
为后面的续述打下基础。
](2)练读对话的不同语气:小壁虎队,你们借不到尾巴是因为你们不礼貌吗?(找出小壁虎的话,读出礼貌语气)小鱼队,是因为你们很高傲吗?(找出小鱼的话,读出热情的语气)(3)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表演读,品悟“摇”。
你们见小鱼摇尾巴了吗?指名一学生用手势表演。
学生站起来边读边自由做动作。
(5)了解尾巴作用,启发想象,拓展延续。
师:小壁虎那么有礼貌,为什么还是借不到尾巴呢?——原来小鱼的尾巴有那么大的用场。
要是小鱼把尾巴借给了小壁虎,那会怎样?小壁虎借到了小鱼的尾巴有用吗?现在,小鱼队、小壁虎队你们分别想对对方说些什么?(6)小结,请另两队评议,给优胜队发奖(奖品为小壁虎、小鱼等头饰)2、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学习方法基本与上面相似(1)各队找到段落,四人小组学习。
先由一个“小老师”学老师问一问,其他同学答。
然后交流自己读懂及有疑问的地方。
再分角色感情朗读。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2)引读。
(3)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品读第四段。
师:你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多想来读读,你们能给我一次机会吗?(教师读第三段,故意读错一些地方)师:你们喜欢这样读吗?学生评议,指出老师朗读中感情处理不当的地方。
师:我们一起读读吧!(5)放手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我又想读这段,但想想刚才很担心,我想还是你们读给我听听吧。
[师生互动过程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渠道。
这里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给学生的朗读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同时,教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一改原先的“教师指导,学生接受”的被动的学习局面,让学生通过对老师朗读情况的评议,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展示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
](6)表演读。
品悟“甩”、“摆”。
(课件演示老牛竖尾巴、甩尾巴,燕子摆尾巴的动画。
)学生看后出示与画面中的动作相对应的字“甩”、“摆”。
并让学生用手势表演。
两两合作,表演赛读。
(7)及时鼓励,分发“奖品”。
3、全体起立,戴上“奖品”,表演第3、4、5段。
三、续述故事,拓展延伸。
1、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交流上节课后收集的资料。
学生自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