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的热害及防治

煤矿的热害及防治

煤矿的热害及防治
煤矿作为一种危险性极高的场所,其工作环境往往十分恶劣。

在长
期高强度、高温、高湿的作业环境下,工人们容易受到热害的影响,
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疾病和伤害。

本文将介绍煤矿热害的定义、危
害和防治措施。

什么是煤矿热害?
煤矿热害是指在煤炭开采或利用过程中,由于矿井热量积聚、通风
不良、湿度过高等因素,导致环境温度升高,使工人体内热量排散不畅,致使人体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紊乱和疾病的情况。

煤矿热害主要表
现为体热、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出汗、心律失常、肌肉痉挛、
热衰竭、中暑等。

煤矿热害通常分为三类,分别是:
1.热压病:由于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及通风不良,人体内热
量排散不畅,导致体表皮肤血管扩张,汗液分泌增加,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症状。

2.中暑:因作业者在高温环境下长期劳累、大量排汗,排出
的水分过多,加上电解质失衡,导致体液减少,而中暑易发于年
龄较大、健康状况较差、劳动强度较大的人员。

中暑轻者会出现
头晕、乏力、出汗、皮肤潮湿等症状,重者可能发生昏迷甚至死
亡。

3.热衰竭:因作业者在高强度、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时间
工作,机体各种物质代谢活动强烈,能量消耗量增加,而不足以
补充消耗的能量,导致机体功能逐渐退化,出现虚弱、四肢无力、脉搏快速、心律失常等症状。

煤矿热害的危害
煤矿热害直接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导致作业事故的发生,影响煤炭生产的安全和生产效益。


矿热害主要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身体健康:由于煤矿作业环境恶劣,会对机体产生长
期的刺激,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收缩等症状,从而引起多
种心血管、神经、肌肉等方面的疾病。

2.导致事故的发生:煤矿热害会影响工人的意识和身体机能,
容易引起睡意、困意、精神状况不佳等症状,从而增加煤矿事故
的发生率。

3.影响生产效益:煤矿热害容易导致工人人数减少,劳动力
效率降低,从而影响煤炭生产的安全和生产效益。

煤矿热害的防治措施
防止煤矿热害的发生,不仅能够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而且能够
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和生产效益。

下面列出几个常用的煤矿热害防治
措施:
1.增加通风设备:通风系统是煤矿防治热害的重要手段,增
加煤矿的通风设备和改善通风系统是预防煤矿热害的重点。

通过强制排风、自然通风等方式,增加煤矿的通风隧道和出口,及时排除污浊空气,保证煤矿空气质量。

2.加强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煤矿应该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
健康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和识别煤矿热害的能力,预防突发煤矿热害事故的发生。

3.控制作业强度和时间:控制煤炭作业的强度和时间,合理
安排工作、休息和饮食时间,防止发生疲劳和过度劳累等症状,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

4.适宜的安全防护措施:煤矿要配备适宜的防护设备,如防
辐射眼镜、安全鞋、带防护钢帽等,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结语
煤矿热害是煤矿作业环境中的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

为了预防和避免煤矿热害的发生,煤矿公司需采取一系列相关防治措施,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控制作业强度和时间,并加强煤矿通风设备的管理等措施,从而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推动煤炭生产的安全和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