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论文 导尿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

护理论文 导尿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

导尿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甘肃广播电视大学金昌分校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1、论文题目导尿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2、常见护理问题出血、疼痛、漏尿、插管困难、插管后无尿、尿路感染、拔管后无法正常排尿、拔管困难。

3、护理措施及处理方法心理护理、使用正规产品、加强学习和增强责任心、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操作时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0cm后充液,以防气囊充盈时挤压膀胱颈,充液后轻轻向外拉出,直到不能拉动有阻力感时停止、训练膀胱功能、气囊内所充液体以注射用水为宜、健康宣教。

4、体会留置导尿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既会造成尿道损伤,又可以引起细菌的逆行性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有细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要重视留置导尿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实施正确的操作技术,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导尿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方法针对临床工作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结论一次性导尿和留置导尿中都会出现很多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导尿;常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操作技术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但有时并不为医护人员所重视.因此,临床上常发生对适应证掌握不严、操作中不注意无菌原则、操作方法不当等问题,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现根据临床表现,就其常见的问题讨论如下:留置导尿技术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观察病情变化、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使患者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存的质量,在诊断和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临床上使用的留置导尿管为一次性的双腔或三腔气囊导尿管,因其固定性能好、不易滑脱、刺激性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体会如下:1常见护理问题1.1出血1.1.1气囊导尿管未进入膀胱:完成常规导尿操作[2]步骤后,导尿管气囊尚在尿道中,向气囊注入液体,致使未进入膀胱的充液气囊嵌顿在尿道内而致黏膜出血[3].1.1.2翻身或活动将尿管牵拉过度:使气囊变形,滑入尿道狭窄处嵌顿,损伤尿道,造成出血。

1.1.3所使用的气囊导尿管质量不合格:拔管时不能将气囊内的液体完全抽回,致使拔管时造成患者尿路黏膜损伤;气囊漏液,导致尿管滑出,需反复插管,以致黏膜水肿、出血1.1.4所使用的气囊导尿管型号不合适:实施导尿术时导尿管过粗,造成患者尿道机械性损伤,引起出血。

1.2尿道疼痛1.2.1解剖因素:操作时不能掌握男性患者的2个生理弯曲及3个狭窄,给患者带来痛苦。

1.2.2操作因素:操作粗暴或插管速度过快,润滑准备不够均会损伤尿道。

1.2.3所使用的气囊导尿管型号不合适:过粗的尿管插入时对尿道形成机械性损伤,而造成疼痛。

1.2.4患者心理因素:患者高度紧张使腹肌不能放松,进而引起尿道痉挛,使尿道阻力增大,插管时引起疼痛,造成插管困难[4]。

1.2.5患者身体因素: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炎症等,增加了插管的难度及尿道机械损伤[5]。

1.3漏尿1.3.1膀胱痉挛导致的漏尿气囊内注入液体的量严格按照说明书,在不使导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导尿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气囊内液体的量。

1.3.2尿管过细或气囊内液体过少所致漏尿根据患者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尿管,适当增加注入气囊内液体的量。

1.3.3导尿管堵塞导致漏尿更换尿管,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1.3.4插管后患者感觉不适,用力排尿导致漏尿指导患者大口哈气,减轻恐惧心理,告诉患者勿用力排尿,可向气囊再注入1ml气体或液体,轻轻拉导尿管,使其有效固定。

1.4插入尿管后无尿1.4.1误入阴道加强护理人员对女性尿道生理解剖结构的学习,如误入阴道可另取一无菌尿管重新留置,注意无菌操作,切忌将尿管从阴道拔出后直接插入尿道。

1.4.2尿管不通使用前检查尿管质量及是否通畅。

1.4.3尿管打折尿管前端位置高于膀胱内尿液平面,导致无尿引出。

可嘱病人变换体位,即可有尿液流出。

1.5插入困难1.5.1心理因素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导致插管时出现尿道痉挛。

应作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1.5.2润滑不够改进润滑方法,插管前除按常规润滑尿管外口,可由尿道外口注入无菌液体石蜡2~5ml,以利全程润滑,减小摩擦力。

1.5.3前列腺肥大用无菌注射器取地塞米松5mg沿导管缓缓推入,待1~2min后继续插管[6]。

注意操作方法要规范、轻柔,切忌粗暴。

1.6尿路感染1.6.1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应注意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及会阴,严防尿液回流,尤其搬动病人或变换体位时,尿袋位置不能高于膀胱位置。

3 d更换1次尿袋较为合理[7]。

尽量避免膀胱冲洗,必要时严格无菌技术,可采用三腔尿管。

有研究表明,膀胱冲洗对菌尿无明显作用,更易增加感染机会。

1.6.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真菌性尿路感染机会增多。

1.6.3反复插管导致尿路感染。

1.7拔管后无法正常排尿1.7.1膀胱充盈且有尿意时拔尿管,只要稍加协助即可立即排尿,而膀胱空虚时拔除尿管,只有等膀胱再度充盈时患者才会有尿意,其间隔时间较长,自行排尿信心降低,出现依赖心理,导致排尿困难的机会增多。

1.7.2长期留置尿管不宜定时开放,最好在有尿意时再开放。

因为无尿意时开放尿管,尿液仅随压力差的作用而流出,难以产生排尿的感觉,不能充分保护和训练膀胱功能[8]。

1.7.3患者带有止痛泵,药物的副作用导致排尿困难,可考虑在拔除止痛泵后再拔尿管。

1.7.4长期卧床病人因体位关系无法排尿,在病情允许范围内使患者采取最佳排尿体位,术前床上排尿训练可减少此类情况发生。

1.8导尿管堵塞1.8.1长期留置尿管,钙盐沉积,或尿管老化、硬化引起引流不畅。

1.8.2膀胱出血时血凝块堵塞导尿管。

1.9尿管脱出1.9.1向气囊注气/液过多气囊破裂,导致尿管脱出。

1.9.2气囊活塞松动,气囊中的气体或液体逸出,导致气囊变小,尿管脱出。

1.9.3烦躁患者因意识不清,缺乏必要的束缚而将尿管拉出。

1.9.4行膀胱冲洗时将气囊通道刺破,气体/液体逸出,气囊变小,尿管脱出。

1.10拔管困难1.10.1注射器不能抽出气囊内液体:多次夹闭尿管导致尿管气囊通道粘连堵塞,可剪断尿管,使气囊内液体自行流出后再拔管,切忌粗暴拔管。

1.10.2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尿道痉挛。

应作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2.1使用正规产品: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给患者带来伤害。

2.2插尿管前检查尿管及气囊有无破损、漏气,是否通畅。

2.3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插管动作要慢、轻、稳,切勿粗暴用力。

尽量一次成功,避免反复插管,减轻患者痛苦。

2.4向气囊内注入液体可起到尿管囊性固定的作用,不需要保留尿管时,将液体完全抽出,解除固定,拔除尿管。

2.5选择适合患者的尿管:成年男性一般用F12~16,女性宜选用F16~18,尿道松弛者可选用较粗的尿管。

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避免扭曲、堵塞、受压。

2.6操作时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0cm后缓慢充液,以防气囊充盈时挤压膀胱颈,充液后轻轻向外拉出,直到不能拉动有阻力感时停止,注意患者是否疼痛不适。

2.7长期留置导尿者的健康宣教:需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应嘱其翻身及活动时,要注意不能过度牵拉导尿管,下床时尿袋要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尿液逆流造成逆行性尿路感染。

鼓励患者多喝水,如无特殊禁忌,饮水量应在2000~3000ml/d左右,达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的目的[9];术后患者不能进食时,依患者身体情况,适当加快补液速度。

如尿液出现浑浊、沉淀或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每周查尿常规1次。

保持会阴部清洁,用0.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d,防止感染[10]。

集尿袋每三天更换一次,每次更换集尿袋时,应消毒接头处。

2.8训练膀胱功能:患者准备停止留置导尿前,可间歇阻断引流,有尿意时再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2.9气囊内所充液体以注射用水或空气为宜:记录充液/气量,以便拔管时查阅。

对于膀胱高度充盈的患者,首次放尿时不得超过1000ml,以防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造成患者血压骤降,产生虚脱。

亦可因膀胱突然减压,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引起血尿。

2.10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使其放松,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如患者感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体会留置导尿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既会造成尿道损伤,又可以引起细菌的逆行性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有细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要重视留置导尿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实施正确的操作技术,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1]李妍,姜亚波,孙威.留置导尿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杂志,2008,(3):8[2]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5.[3]钟勤.气囊导尿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后尿道损伤6例分析及护理[J].华夏医学,1999,12(3):348[4]周秋凤,黎腊,周佳.加强临床教育以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尿道出血[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0):596.[5]朱平娟.双腔气囊导管临床应用500例总结[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2):51[6]蔡丽艳.前列腺肥大患者简易导尿术[j].南方护理学报,2000,2(7)∶45[7]张海英,赵玉敏,李爱军,等.腔外途径尿路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3)∶185[8]薛富善.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76[9]朱建美.不同护理方法对截瘫患者泌尿系管理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4):209.[10]颜巧元,谭翠莲,黄海燕,等.氯霉素用于导尿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3,17(12):13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