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光催化应用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光催化应用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光催化应用
摘要:石墨烯量子点作为新的零维(0D)材料被提出,因其自身量子约束、边缘效应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笔者综述了石墨烯量子点(GQDs)不同的制备方法。

GQDs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边界富含含氧官能团等优点。

关键词:石墨烯量子点;氧化劈裂法;水热或溶剂法
石墨烯量子点是一种0D石墨烯材料,其特征是原子薄的石墨化平面(通常为
1层或2层,厚度小于2纳米),横向尺寸通常小于10纳米。

与其他碳基材料如
富勒烯、石墨烯等相比,由于其特殊的边缘和量子约束效应,GQDs表现出不同的
化学和物理性质,展现了较好的光学特性,打破了石墨烯在光学应用中的零带隙
限制。

荧光性质是GQDs最重要的特征,与传统半导体的量子点相比,GQDs具有
荧光性质稳定、低毒、水溶性好等优点,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优势。

1 石墨烯量子点制备
1.1氧化劈裂法
氧化劈裂法又称氧化切割,是应用最广泛的一
种切割方法。

SHEN等[1]提出,将微米级的二维氧化石墨烯薄片切成小块加入HNO3中,结果表明,制备的GQDs具有上转换荧光性质。

ZHOU等[2]提出了一种调
节氧化石墨烯横向尺寸的简单、可控的方法。

改法合成的GQDs在重金属离子的
电化学传感方面表现出增强的性能。

在以此基础上,CHUA等[3]以富勒烯为起始原
料制备了非常小的GQDs(2-3 nm)。

产物表现出较强的发光性能,表明GQDs在光
电子和生物标记方面的潜力。

LU等[4]开发了一个简单和肤浅锅GQDs的合成方法。

合成的GQDs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耐盐性、低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1.2 水热或溶剂法
水热或溶剂热法是制备GQDs的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

PAN等[5]首次以氧化
石墨烯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径分布为5~13nm的GQDs。

TIAN等[6]报道了
一种在二甲基甲酰胺(DMF)环境中应用过氧化氢一步溶剂热法合成GQDs的方法,
该方法在整个制备过程中不引入任何杂质,如图2所示。

这是第一次不用透析法,用双氧水从石墨材料中制备GQDs。

该方法具有成本极低、水溶性好、量子产率高
等优点。

图2溶剂热法制备的GQDs示意图[6]
2 光催化应用
在众多的碳材料中,GQDs因其优异的性能(带隙的0D半导体、较大表面积和
较高电子迁移率)而成为光催化应用的最佳选择。

TENG等[7]研究证明了氧化石墨烯衍生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在可见光照射下
具有可持续的催化整体水裂解的能力。

ZHEN等[8]发现,通过与TiO2形成异质结,可以提高GQDs中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从而提高了染料降解的可见光活性
(>420 nm) 被广泛应用于与传统半导体光催化剂耦合。

ZHUO等[9]发现了制备GQDs 的超声路线,实验表明TiO2/GQDs复合体系对甲基蓝的降解比可见光下的纯TiO2
有更高的光催化率。

由此可见,石墨烯量子点在光催化方面前景可观。

3 结语
石墨烯量子点由于其量子限域效应突破了石墨烯无带隙的限制,依赖其优异
的光学性能,GQDs正在成为医学、光学和能源相关领域的重要功能材料。

文中对GQDs的合成制备方法进行综述,然而,与石墨烯相比,GQDs的研究还处于起步
阶段。

1)生产高质量GQDs的合成方法仍是难题。

2)对于GQDs的光致发光机制缺乏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HEN J, ZHU Y, CHEN C. Facile preparation an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of graphene quantum dots[J].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11,47:2580-2582.
[2]ZHOU C, JIANG W, VIA BK. Facile synthesis of soluble graphenequantum dots and its improved property in detecting heavy metal ions[J]. Colloids &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4,118:72-76.
[3]CHUA C K, PUMERA, BAKARDJIEVA, et al. Synthesis of Strongly Fl-uorescent Graphene Quantum Dots by Cage-Opening
Buckminsterfullerene[J]. Acs Nano, 2015,9(3):2548-2555.
[4]LU QJ, WU CY, LIU D, et al. A facile and simple method forsy-nthesis of graphene oxide quantum dotsfrom black carbon[J]. Green Chemistry, 2017,19:900–904.
[5]PAN D, ZHANG J, LI Z. Hydrothermal route for cutting graphenesheets into blue-luminescent graphene quantum dots[J]. Advance-dMaterials, 2010,22:734–738.
[6]TIAN R, ZHONG S, WU J, et al. Solvothermal method to preparegraphene quantum dots by hydrogen peroxide[J]. Optical Materials,2016,60:204-208.
[7]Teng H, Teng C Y, Chen S J, et al. Nitrogen-Doped Graphene Oxide Quantum Dots as Photocatalysts for Overall Water-Splittin-g under Visible Light Illumination[J]. Advanced
Materials,2014,26(20):3297-3303.
[8]Zhen, Li, Dengyu, et al.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Electron-Hole
P-airs in Graphene Quantum Dots by TiO2 Heterojunctions for D-ye Degradation[J].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2015,3(10):2405-2413.
[9]Zhuo S, Shao M, Lee S T. Upconversion and Downconversion Fluorescent Graphene Quantum Dots: Ultrasonic Preparation andPhotocatalysis[J]. Acs Nano,2012,6(2):1059-1064.
基金项目:重庆交通大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基金重点项目(No.Syj20170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2010618077,S202110618005) ;
第一作者:蔡华(1997-),男,重庆彭水人,硕士,主要从事多孔复合材
料性能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