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铆作业指导书1.1版06.05.16doc

压铆作业指导书1.1版06.05.16doc

文件编号:JGGS/GY-02-03-03 版本:1.2 冲床模具压铆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06年月日实施日期:2006年月日
冲床模具压铆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科学地提高产品档次,明确各档次产品对压铆的要求,为压铆工序提供加工方法的指导,为设计人员提供设计的指导。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各档次产品的冲床压铆加工
中档产品:喷涂件、电源机箱、非喷涂的覆铝锌板
高档产品:通讯产品、非喷涂的铝板
三、作业内容:
1.单孔压铆
压铆加工适用范围及其工艺路线安排1.不锈钢零件不能采用压铆方式加工;
2.压铆零件压铆前表面不允许有锈蚀;
3.处理喷涂件:外形小于300*900*2300的普通钢板零件应先压铆后处理,且必须采用新线
碱液处理,不允许采用老线的酸液处理;外形大于300*900*2300的普通钢板零件先处理后压铆;
4.电镀件:先电镀后压铆;
5.铝板、耐指纹板、镀锌板、电镀件等不喷涂零件的压铆时必须戴防护手套(可以是线手套,
若是拿小压铆螺母困难时,可以将右手套只漏出食指和拇指)。

序号工步图片说明要点
1 选用模
具类型
根据压铆件在零件中的位
置和零件的弯曲外形等来
选用所用的压铆模具类
型。

若压铆件距弯曲边较近
或零件的弯曲高度较高
的可选用如右图所示延
伸压铆模具加工。

2 确认压
铆零件
尺寸
根据《铆接紧固件的选用
规范》对压铆件外圆C和
零件压铆底孔Ф进行确
认。

注意铝材零件六方
压铆底孔较普通钢
板不同。

(具体见铆
接紧固件选用规范1.1
压铆螺母柱BSO-M3-12 ZI 六角压铆螺钉NFH-M3-12 ZI
3 选用
上模

选用合适上模。

上模直径应≥φ20,压
铆面平整无缺损,以保
证压铆后正面平整。

4 选用
下模
图1 压铆螺母上下模具
图2 压铆螺母柱上下模具
1.根据压铆件的种类选
用相应的下模,如右
图1、2、3所示。

2.对于压铆螺母柱和六
方压铆螺钉选用下模
前先对下模的刃口确
认。

3.对于压铆螺母柱和六
方压铆螺钉根据《铆
接紧固件的选用规
范》中的压铆底孔选
用下模的内孔。

4.图2、3所示的压铆螺
钉、螺母柱的下模应
刃口不允许有明显的圆
角过渡,以保证压铆材料
充分进入卡槽,(如图4
所示)。

要求下模底孔D与零件
的压铆底孔Ф大小一致
(如图5所示)。

压铆后允许背面有压
铆痕迹。

t
t
D
下模压钝,刃口圆角太大
下模底孔太大
图4
t
t
下模压钝,刃口圆角太大
D
d
下模底孔太大
图5
3 选用
冲床
根据零件弯曲高度选用冲
床。

弯曲高度小于50的零件
应在16T小冲床加工。

4 装调
模具
调整冲床行程、安装上下
模具。

下模压紧前调整好下模
与上模的同心度。

9 启动冲床
10 放入
铆件
压铆螺柱
导向柱
铝板
下模
1.确认压铆上下模的压
铆端面;
2.对于压铆螺母柱和六
方压铆螺钉先将零件
压铆底孔对准下模底
孔水平放置在模具
上,然后将压铆件顺
利放入零件和模具
中。

3.由于铝板零件的压
铆底孔较铆柱外圆
小,为了能对准位
置,应先将尼龙导
向柱旋入铆件端部
进行定位。

如右下
图所示
1.要求上下模清洁,不
允许有任何夹杂及硬粒
2.压铆件必须顺利放
入零件和模具中,对
于不能完全放入模
具中的压铆件挑出
更换(有可能压铆件
外圆超差),不可靠
冲床压力硬压入。

11 试加工
调整行

根据加工零件要求和试加
工件的表面压痕调试好冲
床行程。

1.齿圈压铆螺母:压后螺
母凸台与零件表面贴合
紧密,目测无缝隙。

2.六方压铆件:不喷涂件
或非面板件(喷后允许看
见六方),要求零件表面
压后平整。

3.六方压铆件:面板等需
要印字的零件即喷后不
允许看到六方痕迹的,要
求压后零件表面平整,然
后对压铆处用120#砂轮
进行打磨,使其略凹下
0-0.20mm,于喷涂前打磨
刮腻子掩盖。

4.铝板压铆后要求正
面平整,背面铆柱与铝
板之间目测没有间隙。

12 取零件压铆后将铆件从下模中拔
出。

将零件托平使铆件垂直
从下模底孔中取出,以免
铆件磕碰模具受力发生
倾斜。

13 压铆1.压铆时,为了保证铆件与零件表面垂直及压铆件在零件中与表面平整或平行,需将零件加工面托平。

14 首件
检查
1.不应使工件局部变
形,已折弯工件不应
引起折弯角度的改
变。

2.按下表的检验标准进
行检查。

2、多孔压铆:适用于一个零件上有多个压铆螺柱的加工。

与普通压铆的操作大致相似,现只将不同之处说明如下。

序号 工步 图片
说明
要点
1
选用模具、冲床
选用打平模,将多孔压铆的下模放置在打平下模表面,上模直接采用打平上模压铆。

压铆定位板在打平模面上的位置应保证压铆时上模与零件弯曲边不发生干涉。

2
压铆
下模定位板
下模轴套
轴套与定位板之间有0.2-0.5mm 的间隙t ,放入螺柱时根据工件压铆位置能够自动找正。

压铆时轴套与定位板平面之间应保持垂直。

五、检验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检验工具及方法 1 零件压铆位置 符合图纸要求。

对照图纸检查 2 压铆件规格 压铆件的高度和内孔符合图纸要求。

对照图纸采用卡尺测量检查
3 外观压印检查。

符合上面11项中所述要求。

目测、塞尺 4 垂直度
可以用直角尺靠紧检查要求两者之间无缝隙。

直角尺、目测 5 压铆强度 调整好扭力批的力矩参数,然后用扭力批拧入
与被测铆接螺柱相对应的螺钉,当听到咔嚓声
后,如铆接螺柱有松动现象为不良。

手动扭力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