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妙语佳句
孙进团
教师怎样教好“点评妙语佳句”,成了一些教师的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学好“点评妙语佳句”,成了许多学生的学习难点,主要原因出在教法与学法上。
一、教好妙语佳句点评
我认为,教“点评妙语佳句”主要方法有两种:
(一)如何教好妙语佳句,摘录什么是关键。
1、摘录使用修辞手法的语句。
2、摘录富有表现力、关键词语(动词、形容词)的语句。
3、摘录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4、摘录总结性、概括性的语句。
5、摘录叠词或长短句相结合的语句。
(二)如何点评妙语佳句
1、从语言特点上展开赏析,特别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会鉴赏并规范地表述各类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时,进行修辞手法讲解,让学生懂得分辨句子是哪种修辞方法。
再讲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比喻:其修辞效果追求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富有创意,对象是“本体”。
拟人: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方法。
运用拟人方法能把事物说得更加生动。
排比:排比是一种在文中有意识地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
排比可分为成分排比、单句排比、复句排比和段落排比,无论哪种排比都有内容集中、文势增强、条分缕析、叙事透彻、节奏分明、长于抒情等特点和作用。
引用:恰当引用诗词佳句、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能使文章在为添彩生辉。
因为它们都是经过时间的考验,为人们所承认了的精品,是语言宝库中的珍珠、钻石。
文章中引用了它们,正像戒指镶嵌了光彩夺目的钻石,顿时身价百倍。
应当强调的是,引语必须与作品丝丝相扣,浑然一体,要成为文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样就会让人佩服强识、广征博引,文章也显示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除了以上几种修辞方法外,常见的还夸张、设问、反问、对比、对偶、借代、反复等等。
这里不再罗列了,大家平时教学多留心,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揣摩它们不同修辞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写文章往往不单独运用某一种修辞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以增强文章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可使语言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新意和表现力。
2、从表达效果上展开评析,学会抓住句式特点来品评精妙语句
请注意体会下面一段话的句式特点及格律美。
“黄山松针叶短粗稠密,项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
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
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
这是何等气派!”(《飞红滴翠记黄山》选段)
点评:这番话多用四字和三字短句构成排比,又间以长句,读来琅琅上口,有音乐的节律感,造成一种强烈的气势,有力地表现出黄山松顽强的生命力和昂首屹立的气派!
3、从表达内容和自已理解体验上入手,学会抓住关键词品味散文美的语句
一个句子中常有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品味鉴赏整个句子的优美之处就容易多了。
品味词语的表现力主要是指体会词语是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4、从句中遣词的妙处展开,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感情)。
注意点:点评的方法可以混合使用,并最好混合使用。
1、学生先学会上面的两种方法。
2、看范例、探结果
(1)摘抄:“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坦然”
点评:“盈盈”一词精练而传神的表现出“坦然”满满当当地占据着作者的胸襟。
(语言特点、文意内容上)这个叠词音韵悦耳,给人以清新之感,它是那样清澈纯净,轻盈活泼,像是从心灵深处不断涌出的永不枯竭的泉水。
(表达效果)
(2)摘抄:“见多识广能够以往知来,以古知今;以表及里,以微知著;以近知远,以一知万”。
点评:运用排比句式(语言特点)多角度地展示了博学广涉带给人们的广阔视野(内容上)。
排比手法的运用,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语言气势。
(表达效果)
(3)摘抄:“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点评:这里的“高贵”指的是拥有常人羡慕的财富、地位、荣誉等;这里的“伟大”指的是心灵气质的美丽,精神品格的祟高。
在“高贵”与“伟大”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选择“伟大”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要想在复杂的生活中不迷失自我,就应该拥有用坦然看生活的态度,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从表达内容和自我理解入手;从句中遣词的妙处展开。
)
(4)摘抄:“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
”
点评:“有障碍,才有生活”表现小溪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敢于和困难斗争,像海燕一样渴望在战斗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从哲理性的语句出发,从表达效果上展开评析)
(5)摘抄:“此时的榕树,瞬息从沉默的大山变成汹涌的大海,波浪在树梢上澎湃着,时时发出拍打蓝天的沙沙的响声。
“点评: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榕树沉稳的特点,突出其强大旺盛的生命力。
(从修辞出发,表达效果)
(6)摘抄:“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命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快乐地破壳出来。
”
点评:这里把“生命”比作小树,把无形的初始“生命”具体而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欠伸”一词用得好,用拟人的手法,使读者仿佛看见新生的婴孩在摇篮里舒展着四肢。
“破壳而出”使人联想到毛绒绒的小物种,从壳里来到新世界的画面,生动而贴切。
(从修辞、动词出发,表达效果)
(7)摘抄:“他们在用自已的成功经历吓唬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
点评:这里的“吓唬”一词,表现了某些成功人士片面的成功经验传授,给后人带来了种种畏难的心里,生动形象、准确传神。
(动词、表达效果)
(8)摘抄:“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
”
点评第二句:这句话运用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方法,把各处景观的特点一一列举出来,语言有气势,充分说明“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这一特点。
(修辞、表达效果)
(9)摘抄:“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噔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
点评:这句话运用拟人修辞方法,“噔着脚告诉你”写出了“鲜”“亮”的杨柳嫩枝所拥有的勃勃生机,写得生动可爱。
3、模仿下列例句,再理解和创新。
①“这个想法就明明亮亮地冒了出来,偈一片初生的青草,娇娇嫩嫩,微微酥麻,不停地在她心中温柔擦来擦去。
”这里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她”的这个想法形成时的情形,将抽象的想法具体化、形象化了。
②“生活中没有一丝波澜”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水的波澜比喻生活中的曲折,生动形象。
③“石竹心思多,石竹护孩子“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石竹的善良和慈爱。
④“在他们这个家,即使是一小块肥皂都要精打细算地用,怎么可能花钱去买一束花,一束花店里的花呢?”这里运用反问的方法,强调了女孩家中生活窘迫,买花不易。
⑤——⑧选自《林中小溪》
⑤第六小节“深信”“早晚”表现了小溪有着坚定的必胜的信念。
⑥第十小节“水惹动……黄色花蕾”中的“惹动”一词用得精妙,给人一种调皮的感觉。
小溪似乎在和花蕾玩游戏,它一会泡沫频起,一会又在花和晃动的影子间发出兴奋的招呼声,玩得不亦乐乎。
⑦第十三小节中“有障碍,才有生活”表现了小溪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敢于和困难斗争,像海燕一样渴望在战斗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⑧第三十一小节描写了小溪流到空地上后的一片美丽的景色。
有“小黄花”“青蛙卵”“苍蝇”“水生小甲虫”“姬蜂”“黑星黄粉蝶”还有毛茸茸的花草,虽然都不起眼的东西,但作者却是带着欢喜的眼光来看待,因而它们都是可爱的,美丽的,带来了春的气息。
以上是我粗浅看法,肯定有许多疏漏或不妥之处,请各位看客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