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列代数式》名师教案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列代数式》名师教案

3.1 列代数式
列代数式
教学目标
1、 分清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代数式。

2、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代数式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
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3、 让学生体会到代数式能刻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的
简洁美,并提高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问题中的关键性的词语,分清数量关系中的运算层次和运算顺序,正确列出代数式。

由特殊归纳一般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一般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列代数式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给出一些特殊的例子,由这些特殊的例子引入一般的新知识,引导学生去比较、分析、归纳,经历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

本课列代数式的方法,可使学生的思维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并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意识。

这节课承上启下,为下一节课求代数式的值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知道字母可以表示数,在解决问题时,常常需要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列代数式。

1、试一试
设某数为x ,用代数式表示:
(1)比该数的3倍大1的数;
(2)该数与它的
31的和; (3)该数与5
2的和的3倍; (3)该数的倒数与5的差.
解:略。

(由学生思考后,请两位同学写出答案,其余同学给予评析。


在实际问题中,有许多与数量有关的事情也需要用代数式表示。

能否举出一些实例?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对有见解的学生加以肯定和鼓励。


2、课余时间登山时,你有没有注意过,随着山的高度的增加,温度有何变化?
做一做
某地区夏季高山上的温度,从山脚处开始每升高100米降0.7℃。

如果山脚温度是28℃,那么(1)山上300米处的温度为;500米处温度为。

(2)一般地,山上x米处的温度为。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接触到乘坐出租车的问题,乘坐出租车当然要交费。

试一试
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为7元,3千米后每千米为1.8元。

(1)某人乘坐出租车4千米需元;6千米需元。

(2)一般地,乘坐x(x>3)千米需元。

由此你可看出列代数式有何优势?(使问题变得简洁,更具一般性、普遍性。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

学生通过观察、推测等方法,可以把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发现,列代数式为我们解决与数量有关的问题带来了方便。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列代数式。

4、板书课题:列代数式。

二、展开
1、例4 用代数式表示。

(1)a、b两数的平方和;
(2)a、b两数和的平方;
(3)a、b两数的和与它们的差的乘积;
(4)偶数,奇数.
(学生列出代数式后,小组讨论,关键要分清“平方和”与“和的平方”这两个概念。

教师巡视后把不同答案板书,请学生观察后说出解题依据。

最后多媒体显示正确答案。


解:略。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改进,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他们学得轻松和愉快。

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2、游戏
规则:根据例4请学生自行编题,指名同学列出代数式。

要求出题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题目与众不同。

可请回答正确的同学向大家介绍经验,从而揭示列代数式的本质特征。

(学生自行编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通过尝试,进一步理解“平方和”与“和的平方”等概念,体会到列代数式的严谨性。


3、接着我们来解决一道实际问题。

例(补充)某商店进了一批货,出售时要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

如果数量x与售价c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表内售价栏内的0.08是塑料袋的价格。

你能写出用数量x表示售价c的代数式吗?
(由学生观察归纳,讨论后,请学生各抒己见,然后得出结论。


解:c=2x+0.3x+0.08,即c=2.3x+0.08.
(通过变式图表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的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而且本题还渗透着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可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随意报给学生几个x的值,让学生计算出应付的费用,为下一节学好代数式的值埋下伏笔,也可让学生体会随着x的变化,付费也随之变化的关系,能较好的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三、课堂小结
1、根据数量关系中的运算层次和运算顺序,正确列出代数式。

2、通过探索由特殊到一般的变化规律,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
基本策略。

3、学习列代数式,为下一节课的求代数式的值打下基础。

(采用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适时点拨的小结方式,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89页习题3.1的第5、6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