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有限公司废水池施工方案文件编号:受控状态:分发号:修订次数:第 1.0 次更改持有者:重大综合一般蒲城7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聚乙烯装置及PE/PP包装仓库聚乙烯装置土建工程废水池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11109-CM0302-C-023编制:审核:批准:江苏省江建集团有限公司蒲城项目部2012年 11月30日目次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特点及施工技术关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施工工序控制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主要资源需求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施工机具需求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措施用料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劳动力需求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质量标准和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HSE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JHA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编制依据废水池施工图《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2011)2、工程概况工程简述2.1.1工程名称: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7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聚乙烯装置废水池土建工程2.1.2 建设单位: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1.3监理单位: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2.1.4 EPC总承包单位: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2.1.5 施工单位:江苏省江建集团有限公司2.1.6工作内容:主体钢筋、模板、混凝土、脚手架等工作。
工程特点及施工技术关键废水池地基处理为500mm厚3:7灰土,压实系数,C30S6混凝土。
基础底标高为、,池底厚500mm,池壁厚400mm、300mm,局部顶板厚100mm,其余部位设栏杆,池壁预埋柔性套管,泵基础预埋8M16螺栓,爬梯为φ20@400并镀锌,池外壁水平钢筋1/3~1/4高度范围加密,池壁高900mm处设水平施工缝,设4mm厚止水钢板,水池内壁及池顶板下表面均用环氧沥青涂层防腐。
施工技术关键是水平施工缝处理、试水、冬季施工。
3、施工方法主要施工工序控制点计划开始施工时间为2012年11月28日,计划完成时间为2013年01月30日。
主要施工工序为:土方开挖→3:7灰土回填→垫层→池底→池壁→顶板→试水→土方回填。
主要施工工艺3.2.1土方开挖工程1)土方开挖施工本工程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后留200 mm厚虚土进行人工清理。
本工程为整体地基处理,由西南角进入基槽向西开挖,最后退挖至东南角退出现场,见下图。
多余土方与垃圾及时外运至业主指定的位置。
放坡系数为1:,操作面800mm ,如下图所示。
土方开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验槽,并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0.75±0.000m-4.600m (383.0m)(387.6m)-5.600m (382.0m)345012050100046504200施工机械进入现场要经过的道路应做好必要的加固工作。
基坑验槽后应立即3:7灰土回填,以免地基土被扰动。
基坑开挖前,应立即进行围护。
采用钢管立桩,立桩距坑边距离为米,间距不大于3米,高度为米。
并设两道水平钢管横杆,第一道横杆离地面米,第二道横杆离地面米,要求护栏横平竖直并且牢固,围护材料要刷红白相间油漆标志。
2)土方开挖注意事项:施工现场的电线应架空、拉设应合理,不得妨碍土方开挖。
机械开挖时挖斗不得对已施工完成桩进行撞击破坏活动。
基槽开挖应有水平标桩,严格控制基底标高,标桩间的距离宜≤3m,以防基底超挖。
对定位桩和水准点等应注意保护好,挖土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其可靠性。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土方车辆运输时禁止鸣喇叭,以减少噪音。
严格控制运土车辆装土高度,以免在运输途中渣土掉落。
3.2.2地基处理工程1)施工准备: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应用生石灰粉,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在基槽边坡上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
采用人工搅拌、摊平,震动压路机夯实。
2)施工方法:a)灰土拌合:灰土的体积比3∶7。
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
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b)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
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c)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d)分层铺灰土:灰土回填厚度为500mm,分三步回填,每层的灰土虚铺厚度200mm。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找平,与坑壁上的木撅对应检查。
e)夯打密实:夯打的遍数应不少于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f)灰土回填每层夯实后,通知检测单位,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灰土压实系数。
g)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水准仪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3.2.3模板工程1)模板的配备a)主体部分采用清水混凝土,采用12mm 厚胶合板。
b)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满足以下要求: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接缝严密;便于模板的安拆;竖向结构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满涂隔离剂(水溶性);浇筑混凝土前用水湿润木模板,但不得有积水;模板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拆除;模板接缝应严密,可采用双面胶封贴;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
2)墙模板墙厚400mm、 300mm,模板竖楞用四道40×80mm木方,间距500mm。
横楞采用φ48×钢管,间距500mm;应下密上疏(墙底部间距250mm两道),并用斜撑将墙模支撑以保证垂直度, M14对拉螺栓与横楞固定,间距500mm。
3)梁、板模板梁250×500mm。
梁底支撑一排,支撑间距1000mm。
梁底横杆采用φ48×钢管,间距500mm与支撑连接牢固。
梁侧采用40×80mm木方横楞,间距500mm;2φ48×脚手钢管竖楞,间距500mm与竖楞连接牢固,采用M12对拉螺栓将梁两侧横杆对拉牢固,对拉螺栓水平间距同竖楞,垂直间距300mm;斜撑采用φ48×脚手钢管,间距500mm与横杆连接牢固。
在梁上口采用φ48×脚手钢管固定,以保证垂直度与几何尺寸。
板厚100mm,板底支撑采用φ48×钢管,支撑间距1000mm,支撑顶部采用U型托,横杆采用φ48×钢管,小龙骨为40×80mm木方,间距500mm。
4)模板缝处理为防止漏浆,在模板缝隙可用双面胶进行处理。
模板底部缝隙应提前一天用水泥砂浆嵌塞。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5)模板拆除梁、墙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一般不低于。
拆模必须小心,不得强行棍撬,要求既不能损坏成品混凝土,也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模板的损坏,以提高模板周转次数。
梁、板净跨均小于8m,混凝土强度≥75%设计强度后再进行梁、板底模拆除。
6)脱模剂选用脱模剂应采用无污染、无残留的优质脱模剂,本工程拟采用水性脱模剂。
7)模板清修保养已拆除的模板首先进行清洗,然后采取必要的维修,修整后妥善保存,以备使用。
所有模板铺设前表面擦洗干净,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内不得残留任何杂物,所有板面都均匀地涂刷水性的脱模剂。
9)模板筛选本工程模板每次拆除完毕后必须进行仔细筛选,根据使用情况及时淘汰;其平整度或瑕疵会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则该模板作废,重新更换。
3.2.4 钢筋工程施工:1)钢筋材料见下表:2)钢筋保护层厚度: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地下二类b,钢筋保护层厚度为:底板、梁40mm,池壁、顶板35mm。
3)钢筋加工a)钢筋的切断、弯曲钢筋断料长度需严格按加工图纸所示下料长度。
断料时必须采用切断机断料,不得使用电气焊。
不同直径钢筋弯曲时需按相应的弯曲半径加工。
钢筋弯曲时要保证弯曲角度和平段长度符合要求。
Ⅰ级钢筋使用在梁内做箍筋使用时按抗震要求末端做135°弯钩,弯曲直径大于受力主筋直径且大于等于倍的箍筋直径,平直段长度按抗震要求为10 倍的钢筋直径。
b)箍筋、定位筋的加工:墙钢筋绑扎时除了按设计要求绑扎箍筋外还应设置定位筋进行固定,定位筋采用φ12 钢筋统一制作。
c)加工后堆放:钢筋加工后按规格分部位码放整齐,并制作明显标牌,标明型号、直径、使用部位等。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保证排水畅通,钢筋下部垫高,防止生锈。
4)钢筋绑扎a)墙钢筋绑扎及定位竖向结构钢筋骨架通过加设保护层垫块、拉结筋、定位筋等措施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墙钢筋采用定位筋固定,定位筋间距500mm设置,混凝土浇筑前,应加斜撑固定,以保证墙筋在砼浇筑过程中不位移。
墙筋的定位采用搭设脚手架固定,搭设通长双排脚手架,用架管在墙四周定位并与脚手架连接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