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设计《语言的魅力》

教案设计《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自贡市育才小学陈兰教学思路:
本次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盲人的可怜。

2、通过画面前后变化的对比,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添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么有魅力。

教学难点:
明白恰当的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一、复习引入: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语言的魅力》。

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

请同学说说课题中的哪些字应该重读?(魅力)为什么?然后再读课题。

2、复习词语。

师:接下来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大家上节课掌握生字的情况。

(请同学读大屏上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画面对比,体会魅力
(一)、画面对比:
师:请孩子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文中最有魅力的一句话。

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生汇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课件展示
师:这是诗人让·彼浩勒给盲老人修改后的一句话,木牌上开始是怎样写的?
生:汇报(我什么也看不见。

)课件展示
师:孩子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为什么大家都认为下面这句话更有魅力呢?接下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找找原因。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当木牌上还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时”(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
A:感悟老人的可怜。

1、师: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勾画出这段话中描写这位老人(出示课件)外貌的语句?(学生汇报时课件相机出示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2、师:孩子们老人给你什么印象?你是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学生汇报到时就突出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形容衣衫褴褛)
3、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句话。

4、全班齐读这句话。

(读出老人的无助、可怜)
B:感悟行人的无情。

1、师:孩子们老人是如此的可怜,让人理所当然的想到他肯定会要到很多钱。

是吧?然而现实却怎样呢?请你用喜欢的符号在这个自然段中勾出相关的语句。

(课件相机出示语句)
2、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什么?(相机点拨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

(毫不在乎,很不在意,觉得可笑,觉得无所谓,不管自己的事)
3、学生汇报后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句话。

4、师:老人已经很久没要到钱了,孩子们此时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老人怎样的画面?(老人在哭,今天没吃一口饭已经饿得不行了….)
5、孩子们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什么?(难过、无奈、心酸、不满….)大家都说得很好,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老人的可怜,读出行人的无情。

(课件出示语句)
第二幅画面:
师:孩子们诗人让··彼浩勒在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后,这幅画面发生的哪些变化呢?请孩子们自读课文2——5自然段说说画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a:钱多了;
b:给钱的人多了;
c:老人的心情变了;
······
师:对,这些都是看得到的变化,还有什么看不到的变化吗?
生:d:人们都变得很有爱心了,世界充满了爱。

e:社会变得温暖了
······
(二)、体会魅力:
1、师:孩子们为什么加了几个字后会让画面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春天到了”(课件突出“春天到了”这几个字)。

春天到了,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谁来说一说。

(有的学生说:“看见了,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

”有的学生说:“看见了茂盛的绿树、耀眼的红花。

”有的学生说:“听到莺歌燕语声。

”想到:到郊外去走走、踏青、钓鱼,体会到:活着真好、真幸福……)
2、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

(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生机勃勃......)
3、师:孩子们春天太美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中的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呢?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文中描写春天的语句。

4、引导读描写春天的句子。

(读出春天的美)先个别读(引导读出四个“那”的不同,读出反问的语气。

)再全班读。

5、师:是呀,春天多美啊!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莺歌燕舞、流水人家(课件打出一幅春光图)(响起轻松欢快的音乐),我们可以走进大自然幸福的享受春光,可是(语气拖长、重)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眼前却一片漆黑,(课件打出漆黑的画面)他什么也看不见。

(响起了哀婉的《江河水》)他这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孩子们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如果此时你正路过这个街边你最想做什么?(关心安慰老人的话,给钱)
6、孩子们你们真善良,真有爱心。

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读出对老人的同情,打动忙碌的人们吧。

(齐读课文第六自然读)
师:于是过往的商人停下脚步,衣着华丽的绅士停下脚步,贵妇人停下脚步纷纷送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孩子们假如此时你就是那位给钱的商人、绅士、贵妇人,我是一位记者。

师随机采访:
(1):这位先生上午你从这儿过的时候都没给钱,为什么下午你却要给呢?
(2):这位小姐,看样子你不是很有钱,为什么还要给他那么多钱呢?
(3):这位小朋友,你为什么要给老人钱呢?
(4):请问这位先生,看到木牌上的字你想到了什么呢?
师小结:孩子们,这句话加了几个字后,就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心,让大家从无动于衷变到纷纷相助。

让老人从叹息到笑了这就是这句话的魅力,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三、拓展:
师:孩子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这样有魅力的语言,谁能来说说?(汇报后师小结:孩子们你们说的太好了,让我们用心去体会语言的魅力,让自己的语言也越变越有魅力!)
四、板书设计:
22、语言的魅力
无动于衷纷纷相助
叹息笑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