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历年考试相关资料)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核”是(B )A、辩证法思想 B 、唯物主义思想 C 、可知论思想D 、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A 、古希腊罗马哲学;B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 、法国启蒙哲学;D 、德国古典哲学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容;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BCD )A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B 、现代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 、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新成就;D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锐化;E 、现代西方哲学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BCD )A 、控制论;B 、细胞学说;C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 、生物进化论;E 、信息论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A 、客观实在性;B 、运动变化性;C 、可知性;D 、广延性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D )A 、容和形式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 、绝对和相对的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表明( B )A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B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 、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D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9、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B )A 、唯心主义观点;B 、唯物主义观点;C 、相对主义观点;D 、形而上学观点10、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B )A 、普遍性和特殊性;B 、斗争性和同一性;C 、绝对性和相对性;D 、变动性和稳定性11、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提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C )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D 、容决定形式的规律12、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 )A 、掌握火候,适可而止;B、知彼知已,百战不殆;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 )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主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D )A 、客观性;B 、无限性;C 、方向性;D 、一维性1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A ) A 、主观反映; B 、歪曲反映; C 、虚幻反映; D 、正确反映16、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分别认为( A )A 、世界万物在一个共同的本原; B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 C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 D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17、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提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B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本质决定现象规律18、下列选项中,属于容与形式关系的是( D )A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C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D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9、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C )A 、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 、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 、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 、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20、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C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1、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A )A 、形而上学观点;B 、唯心主义观点;C 、庸俗进化论观点;D 、相对主义观点22、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A ) A 、世界的统一性; B 、世界运动变化; C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 、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23、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D )A 、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B 、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C 、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D 、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24、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A )A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25、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B )A 、激变论; B 、循环论; C 、庸俗进化论;D 、庸俗唯物论26、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 D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7、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D )A 、理在事先;B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C 、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D 、心外无物28、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 )A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29、时间的特点是( B )A 、间断性;B 、不可逆性;C 、广延性;D 、伸性30、人类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 D )A 、环境的变化;B 、高等动物的产生;C 、生物的进化;D 、社会性劳动31、下列变化中,属于发展的是( D )A 、大雁由北方飞到南方;B 、封建王朝的宫廷政变;C 、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D 、旧中国的覆灭和新中国的诞生32、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是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 )A 、辩证的否定的原理;B 、新事物必须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 、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D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原理33、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坚强领导,广大航天科技人员的刻苦研究、反复实验,指挥人员的精心组织和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 月11 日至17 日成功发射和返回。
从因果关系上看,这属于( C )A 、多果一因;B 、同因异果;C 、一果多因;D 、同果异因34、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其中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 B )A 、对立统一的观点; B 、普遍联系的观点; C 、质量互变的观点;D 、辩证否定的观点35、有人提出,只能说白马是白马,不能说白马是马,因为马还包括黑马、红马、黄马等。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A )A 、个性和共性的联系; B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C 、本质和现象的联系; D 、容和形式的联系3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 、激变论的观点;D 、庸俗进化论的观点36、人类对森林过度的砍伐,对草原和湿地的破坏,工业和汽车排放大量的CO2使我国喜马拉雅山的冰峰不断消融。
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D)A 、一因多果; B 、同因异果; C 、同果异因; D 、一果多因37、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火、气等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 )A 、朴素唯物主义;B 、庸俗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38、空间是指( C )A 、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 、物质运动的顺序性;C 、物质运动的广延性;D 、物质运行的规律性39、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是否( C )A 、普遍联系; B 、永恒发展; C 、有一个共同本原; D 、有共同发展规律4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D )A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B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C 、矛盾的同一性;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关系问题41、“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所以,以后的各种情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推演出来”,这是一种( C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C )A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C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D )A 、吾心便是宇宙;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心外无物; D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44、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运动和物质关系的是( D )A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B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C 、运动是物质的在根据;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5、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 D )A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B 、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46、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 A )A 、农民播种小麦;B 、法官审理案件;C 、运动员参加比赛;D 、演员进行表演47、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C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 、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48、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
这种观点属于( B )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49、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 A )A 、投身社会实践;B 、认识客观规律;C 、加强主观努力;D 、制订周密计划50、哲学上的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有( C )A 、共同的发展规律;B 、共同的发展过程;C 、共同的本原;D 、共同的形式51、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 ) A 、唯物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宿命论观点5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有关系属于(B)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 、容和形式的关系53、中共十六大报告即充分肯定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又实事地指出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为前者是主流,后者是支流。
这是用( D )A 、事物发展的因和外因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D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54、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