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牧场奶牛常见疾病诊疗方案

牧场奶牛常见疾病诊疗方案

牧场奶牛常见疾病诊疗方案
胎衣不下
母牛产后12小时胎衣仍未排出,即为胎衣不下,亦称胎衣滞留或胎膜滞留。

该病可增加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增加卵巢囊肿的发病率,增加奶牛配种的次数,增加流产的发生率,增加奶牛胎间距,减少产奶,甚至因不孕造成奶牛过早淘汰。

【临床症状】
初期一般没有全身症状,经1—2天后,停滞的胎衣开始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排出污红色混有胎衣碎片的恶臭液体,患畜卧下,排出量较多。

由于感染及腐败胎衣的刺激,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

腐败分解产物若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宫炎和毒血症,患牛表现体温稍高、精神沉郁、瘤胃弛缓、食欲减退、泌乳减少等。

【治疗】
增强子宫收缩,促进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分离,防止胎衣腐败,预防子宫内膜炎。

1.增强子宫收缩,促进胎衣排出。

首先注入氯前列醇钠0.4-0.8mg、皮下注射催产素10毫升(100国际单位)。

2.增强体质产后灌服远征速补钙每天2瓶、远征齐苷素10克,连用3天。

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重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为奶牛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该病造成母牛不能正常受孕繁殖,减少产犊,降低品种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母牛的泌乳性能,增加母牛淘汰。

【临床症状】
急性子宫内膜炎根据临床症状及阴门中排出的分泌物即可作出临床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则可根据临床症状,发情时分泌物的形状,阴道、直肠检查结果可作出初步诊断。

【治疗】
控制并消除感染,防止感染扩散;清除子宫内容物,促进子宫收缩;对症治疗,消除全身症状。

1、远征普佑宁、普得平分别肌肉注射控制全身症状。

2、25%硫酸镁100毫升、远征促孕灌注液1支子宫灌注连用2-3次每周
一次。

3、增强体质灌服远征速补钙每天2瓶、远征齐苷素10克,连用3天
卵巢疾病
卵巢疾病指母牛卵巢机能发生障碍,卵巢的正常周期活动紊乱,临床表现母牛不发情或发情异常,造成不能怀孕的一类疾病。

主要包括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卵巢囊肿、排卵延迟及不排卵等。

卵巢疾病的诊断
(1)卵巢静止。

母牛长时间不发情,直肠检查卵巢上摸不到卵泡或黄体;卵巢萎缩时,卵巢往往变硬,体积显著缩小,如豌豆或枣核大。

间隔1周左右,经几次检查,卵巢一直没有变化,就可作出诊断。

(2)持久黄体。

发情周期停止循环,不发情。

直肠检杏,一侧或两侧卵巢增大,卵巢表面上有突出的黄体,黄体体积较大,质地较卵巢实质为硬,有韵呈蘑
菇状,中央凹陷。

有时在一个卵巢上摸到1~2个或多个较小的黄体。

子宫松软,触诊无收缩反应,有时伴有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间隔5~7天重复检查3次,在卵巢的同一位置触摸到同样的黄体,即可确诊为持久黄体。

但要注意与正常妊娠黄体相区别,受孕母牛的子宫变化明显,触诊有较明显的收缩反应。

(3)卵巢囊种。

异常发情,牛大部分长期不发情(不发情型),但有一部分慕雄狂牛表现频繁、不规则、长时问持续发情。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牛都表现整个外生殖器轻度水肿和弛缓,阴唇增大、松弛、水肿。

慕雄狂牛还可能发生阴道脱出和阴道积气。

阴门排出的黏液数量增多,比发情的黏液还要黏稠。

直肠检查,可触摸到一侧或两侧卵巢有一个或数个直径为2.5~6.5厘米的囊泡,充满液体,卵泡囊肿壁薄且容易破裂,黄体囊肿壁厚,持续时间在10天以上。

卵巢上无黄体,也无黄体组织,甚至无囊肿黄体存在。

(4)卵泡发育迟缓或排卵延迟。

卵泡的发育和外表发情症状和正常发情一样,发情时间延长达3~5天,最后有的能排卵并形成黄体,有的则不排卵,发生卵泡闭锁。

诊断需要间隔几个小时,多次仔细的进行直肠检查。

【治疗】
1.卵巢静止的治疗
(1)促卵泡激素(FSH),肌肉注射100~200国际单位,每日或隔日1次,共用2~3次,每注射1次后需做检查,没有效果方可再次使用,直至出现发情征象为止。

(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静脉注射2 500~5 000国际单位,或肌肉注射10 000—20 000国际单位。

2.持久黄体的治疗
(1)前列腺素:F2α(P克F2α)及其类似物为首选药,
3.卵巢囊肿的治疗
(1)促黄体素(LH),肌肉注射100~200国际单位。

隔日1次,连注1~2次。

(2)促排3号(LRH—A3),肌肉注射O.5~l毫克。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静脉注射5 000国际单位,或肌肉注射10 000国际单位。

4.排卵延迟及不排卵的治疗
(1)促黄体素(LH),200—300国际单位,肌肉注射。

(2)促排3号(LRH—A3),O.1~0.2毫克,肌肉注射。

注:以上卵巢疾病都可用远征促孕灌注液子宫灌注以改善子宫微循环,为卵巢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疾病恢复。

产后瘫痪
产后瘫痪又叫乳热症或低钙血症,也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1~3天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

本病的主要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减退或消失,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精神抑制和昏迷。

【临床症状】
病初,食欲降低或废绝,体温正常或稍降低(37.5℃),对外界反应迟钝,站立时前后肢频频倒步。

有的病牛,当人接触时,张口吐舌,摇头晃耳,敏感性增高。

典型症状是卧地不起,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倒地初,兴奋不安,试图站立,站立后,四肢无力,左右摇晃,摔倒后则安然卧地。

伏卧时,颈部呈s状弯曲,也有头颈弯向胸一侧,鼻镜干燥,眼睑闭合,嗜睡。

鼻端、耳尖、蹄末梢发凉,
针刺反应消失,跗关节以下知觉消失明显,球节弯曲。

病牛昏迷时,侧卧于地,四腿直伸,呼吸微弱,易伴发瘤胃膨胀。

脉搏增数,心音模糊不清。

血液检查,血钙降低,血磷降低,血糖升高。

【治疗】
1.一般治疗原则是补充葡萄糖酸钙溶液和高渗葡萄糖溶液,同时补充Vc、氯化钾以及适量抗生素等,具体用量以临床表现而定。

2.2-3次使用钙剂仍不能站立者,可用20%磷酸二氢钠500毫升,或3%磷酸钙溶液1 000毫升,同时硫酸镁注射液100~150毫升,1次静脉注射。

3.产后预防灌服远征速补钙每天2瓶、远征齐苷素10克,连用3天
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场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常见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但主要是由于多种病原微生物入侵乳头池引起乳房感染而发病【临床症状】
根据有无明显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分临床型和隐性型两种。

1.临床型乳房炎。

乳房出现发热、疼痛、肿胀、发红,乳汁异常等,
产奶量明显减少。

根据炎症过程的性质,临床型乳房炎又可分为
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纤维蛋白性乳房炎、脓性卡他性
乳房炎、乳房脓肿、乳房蜂窝织炎、出血性乳房炎和坏疽性乳房
炎。

2.隐性型乳房炎。

乳房和乳汁无明显肉眼可见异常,但乳汁在理
化性质、细胞学和细菌学上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乳汁pH值在7以
上,呈偏碱性;氯化物含量增加至O.14%以上;乳汁体细胞数升
高至50万个/毫升以上;细菌数和电导值明显增加。

【治疗】
1.普得平、普佑宁分别肌肉注射。

2.普得平5毫升加沃瑞特0.5克乳区灌注
3.乳立宁10毫升乳区灌注,也可肌肉注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