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改善的管理对策

现场改善的管理对策

• 级别:文档——绝密、机密、秘密、内部资料 场所——A类、B类、C类
公司规定:G级以上人员均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技术 人员和掌握公司秘密的人员须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第二部分
现场存在问题

现场管理
生产现场的实情:
到处存在的不良现象 不良品的发生 设备、夹具、专用工具的故障 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 劳动事故的发生 人员安排不合理 无作业指导书和检验标准 整理、整顿做的不彻底 大量浪费时间(找东西、不必要的会议多、找标准、乱 走动 工作现场的气氛恶化(团队精神不足、无工作气氛)

八 成本控制
• 物料的控制 • 生产安排不合理 • 生产时间的控制 • 不良品的控制 • 设备的调试的控制 (用于调试设备的材料过于浪
费) • 首检的控制 (批量报废)

九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 安全第一
预防第一
• 部门经理负责制,主任、领班责任制。
• 领班职责:
1、执行安全和劳保规章制度,组织管理。
规章制度等等。 • 不定期培训:
来自上级领导的指导,各种会议记录, 异常问题的分析,客户投诉和退货的问题检讨, 各种形式的竞赛以及参观别的公司生产线和托外训练等

十二 5S和环境管理
5S概念—对生产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处状态不断地进 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从而提高素养的活动。 • 整理—清理不用和报废的物品,摆放好有

三 生产线管理的内容
• 职责和责任(领导不仅仅是一种权力) • 生产进度 • 生产效率 • 过程品质 • 成本管理 •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 劳动纪律 • 培训 • 5S和环境管理 • 保密 • 员工文化

四 管理职责和责任
1 主任
领班
员工
2 职责—为实现资源最有效配置和利用,我们班组从事 的全部活动(包括生产进度、效率、品质、安全、 劳保、5S、培训、员工纪律、保密、员工文化等等 )
现场改善的管理对策
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第一部分
生产管理内容概要

一 定义
• 什么是生产管理
为使生产达到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质,在与电 池生产直接相关的第一线,将人、料、能、法、环、 信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实现生产过程有效转 换的一种综合性管理。

二 生产过程
输入
转化
输出
以市场促现场,以现场保市场
、环境文件、应急、监测、测量、记录、评审。 • 四废:废水、废气、废渣、废声。 • 环境事故响应 • 危险品管理 • 固、液废弃物管理 • 环境教育和信息交流 • 持续改进和提高

十三 保密
• 执行公司的«保密制度»,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 • 种类:
文档资料(书面文档、电子文档) 工作场所 (A类、B类、C类)

现场管理
一、在生产现场中,经常见到的不良现象有: 1、工作人员穿戴不整。如男员工头发蓬乱,留长发,
或衣服敝开;女员工头巾脱落;鞋子拖搭,衣服肮脏等。其 不良影响有:
A、 有碍观瞻,影响工作场所的气氛; B、 给人懒散随便的感觉,影响工作士气; C、 穿载不整齐不统一,由于不容易识别而妨碍可视化 管理; D、 在某些场合,如加工车间,穿戴不整容易发生危险 。

现场管理
2、机器设备摆放不当。 如生产线上的设备阻碍作业者的动作,或设备的个别
地方向人行通道伸出而阻碍行走;运输工具停在区域线以外 等。其不良影响有:
A、 生产线设备摆放不当会使作业流程不通畅,影响作 业效率;
B、 由于机器摆放位置不当可能会增加制品搬运距离; C、 设备摆放在通道上影响材料或成品的运送,也容易 发生危险。
2、培训上岗和转岗员工,按章作业。
3、组织日常检查,纠正错误行为。
4、发现险情和事故立即停止作业、及时
报告,组织现场救护和人员撤离

• 员工职责: 1、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完成本职工作。 2、严格按设备安全规程操作,杜绝违章行为。 3、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并安全撤离现场。 4、严 格执行劳动保护规定。
用的东西。 • 整顿—(1S后)整理后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
的布置和摆放。 • 清扫—(2S后)对动态的生产现场的设备、工
具、物品、工作地面等进行打扫。 • 清洁—(3S后)保持生产现场的良好状态,持
之以恒、不变、不倒退。 • 素养—(4S后)经过4S之后要达到的一种思想
境界。

环境管理
• ISO14001 • 环境方针、环境因素、环保法律法规、环境目标指标
七 过程品质
• 品质体系:ISO9001
QS9000
• 不良率和成品率—人、机、物、法、环 1、人—个性、情绪、精神等等 2 、机—稳定性、部件的寿命、保养等等 3 、物—规格、材质、性能、包装等等 4 、法—设计、管理、实施、分析等等 5 、环—温度、湿度、杂质、污染、安全等等
• SPC—统计过程控制

现场管理
3、机器设备保养不当。如马达等转动设备没有定时加油 ;空调机滤气网没有及时清扫;机器上磨损的部件没有及时 更换,等等。其不良影响有,
A、 机器不整洁,使用者会感到不舒服,影响工作士气 ;
B、 机器设备保养不好,影响它的使用寿命; C、 机器设备保养不当,性能不稳定,直接影响产品的 品质; D、 机器设备保养不好,导致故障频繁,影响生产效率 。

十 劳动纪律
• 严格执行«员工手册»和各种规章制度 • 几点要求:
1 、以身作则 2 、程式化(也即军事化) 3 、科学化(调动积极性和实行奖惩相结合)

十一 培训
• 定期培训: 1、 自身培训—接受公司培训和自我提高 三种技能:技术、人际、解决问题。 2 、员工培训—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 包括:安全、品质、效率、5S、环境和劳动保护、
3 责任—无效和失效的问题。
承担
检讨
分析

预防
跟踪
释放

五 生产进度
1、 流水线—产品按一定的工艺路线有规律地从前一道
工序流到后一道工序并形成产品的一种先进科学的生 产组织形式。 2 、工序专业化——大批量 3、 节拍——均衡性、工序同期化 4、 流量——连续性 5 、周期——工序生产能力 6、 甘特图——表述生产计划及完成计划情况的一种进度 表

六 生产效率
作业方法—寻求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
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 1、生产过程分析—“六何提问”、“四种技巧”对生产 过程考查分析和改善,以不断提高效率。 2 、动作研究—作业动作标准化。动作的经济原则 三大类22项:
第一类人体动作8项。 第二类操作场所的布置8项。 第三类工具设备6项。

相关主题